高曉玲 鄧安
【摘? ? 要】在疫情背景下,村小教師既要優(yōu)選資源推送視頻課,又要華麗轉身當網(wǎng)絡主播,還要精心設計課程力爭多樣化,更要線下多交流搭建家校之橋。
【關鍵詞】推送資源? 課程多樣化? 家校交流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200
一、優(yōu)選資源推送視頻課
線上教學進行之初,學校及業(yè)務主管部門引導我們村小教師打開了多扇窗戶,很多教育教學網(wǎng)站、APP、公眾號為大家免費提供了海量的教學資源。于是老師們就運用優(yōu)教信使、騰訊視屏、武漢教育云空中課堂等,直接推送視頻課。
在筆者看來,當這些窗戶打開的時候,我們能夠看見更多更精彩的世界。我自己的五年級道德與法治,優(yōu)教助手上提供了很多的小視頻,一般兩三分鐘。這些小視頻很有趣,而且通俗易懂,學生在收看的時候,能很快被吸引,一節(jié)課有兩三個小視頻,重點內(nèi)容就理解得差不多了。并且這些視頻能反復播放,可以想看再看。就像同班任教的徐老師認為,騰訊視屏上有很多教學視頻,許多視頻講解比我們自己講的精彩。每天晚上先將這些視頻篩選出來,將鏈接發(fā)給自己收藏起來,需要的時候再用。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輔導、訓練、總結、筆記整理、作業(yè)反饋、小檢測。從教學圖片上發(fā)現(xiàn),我從抖音上也能找到許多教學視頻,并且從學生那兒了解到,這些視頻確實有用。這也更新了我對抖音的認識,之前我還一直以為抖音只是娛樂而已。當然,其他老師還有許多好的做法,也值得我們分享。
二、硬著頭皮化身為網(wǎng)絡主播
隨著線上教學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們村小教師不斷挑戰(zhàn)自我,不能一味借用、照搬人家的現(xiàn)成品,而是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網(wǎng)絡技術,例如下載軟件、云上備課、云課堂授課、制作海報、發(fā)布信息、管理作業(yè)等,一句話開展線上直播,化身為網(wǎng)絡主播。不會,怎么辦?請教、求助、學習!很多時候,同事在電話里說得再細,我還是一頭霧水,只好把師傅請進門來手把手地教,自己也一步一步地記。要當“主播”的那天下午,想到馬上要與學生們隔空相見,還要面對許多家長,內(nèi)心很激動,也很緊張。我暗暗告訴自己,直播前一定要注意每一個細節(jié),做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直播前15分鐘可以進課堂了,可我一直不能平靜,在房間走來走去,最后3分鐘我又深吸了一口氣,坐在了電腦前。試播時,孩子們都反應有雜音,我又下載了“希沃云課堂雜音修復工具”,問題得以解決。
記得有一次直播前半個多小時發(fā)布海報,明明按師傅教的辦法在操作,可老是發(fā)不出去;趕緊拉了師傅來家救急,原來是我忘了粘貼!還有一次是凌晨三點多完成編輯,就順手關閉了系統(tǒng),后來想起要看看還會不會跑板,一打開,課件不見了!翻來覆去地找,就是沒影兒。這可是好幾個小時的心血啊,況且天亮后就要上課!我繼續(xù)找,就胡亂點擊,后來居然在“新建課件組”的“返回上一級”里找到了,而且第二天的直播課的反響還是很不錯的!
網(wǎng)絡授課、線上教學,不僅是對學生的教育,也催促著我們隨時代向前進;也唯有不斷學習,才能不落伍!
三、精心設計課程力爭內(nèi)容多樣化
教學進度進入第六周以后,學生們的眼睛累了,厭學情緒起來了;老師們的眼睛則更累,職業(yè)倦怠也隨之產(chǎn)生了。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像線下教學那樣,一味地去趕進度,做大量的練習和檢測,而是要適當放慢腳步回頭看:能不看手機的,設計課程時,就不要看手機;能夠讓師生放松心情的,設計課程時,就不要安排過緊、過多、過難的內(nèi)容。特別要注重開齊課程,把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文化課與以培養(yǎng)技能為主的實踐課結合起來,像愛國主義教育課、綜合實踐課、勞動課、體育課、音樂欣賞課、繪畫課等,組織學生讀一讀、背一背、說一說、演一演、畫一畫、看一看、量一量、唱一唱、跳一跳,以此來愉悅師生身心。
四、線下多交流搭建家校之橋
筆者認為,我們開展網(wǎng)絡授課,技術并不是第一位的,沒有與學生及家長的心理溝通和情感交流,沒有家長的大力支持,線上教學往往發(fā)揮不了效果;所以平時可以多打幾個電話,多說幾句鼓勵的話,多說幾句理解的話,讓學生及其家長與我們站在同一個戰(zhàn)壕里,一起戰(zhàn)斗。
之前在村小,學生最討厭的是作業(yè)布置多、對學生苛責多、表揚溝通少的老師。在學校工作會議上,領導也反復提到對于學生的激勵。我從五年級網(wǎng)課了解到,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家長是陪在學生身邊的,這些家長確實付出了努力,學生確實有進步。有的學生作業(yè)上的畫圖,畫得特別有創(chuàng)意,作業(yè)做得也特有思想。對于這些學生和家長,我從作業(yè)評價上給了很多的鼓勵,很多的好評!家長很高興,學生也很開心!
對于有問題的學生,及時跟家長打電話溝通。問題解決了的學生,有進步的學生,再次打電話表揚。同時也對學生家長進行電話采訪,了解學生聽課是否聽得懂,好多都是家長和學生同時回答的,家長不忘教導自己的孩子對老師說聲“謝謝”。我心里甜滋滋的,成就感又增添了幾分。
在疫情背景下的線上教學實踐中,我,我的學生們,還有熱心的家長們,我們合力譜就了一曲網(wǎng)教學習交響樂,雖然它五味雜陳,雖說它不夠悅耳動聽,依然是寶貴的經(jīng)驗。在今后的教學生涯里,要努力做一個學生喜愛、家長歡迎、領導信任、搭建家校之橋的光榮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