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
摘要:最近這些年,我國頻頻出現(xiàn)各種地質(zhì)災害,其中地震所產(chǎn)生的破壞性,對有序的社會以及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嚴重的影響。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設中,強化防震設計至關重要,對保障我國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在建筑行業(yè)中,設計建筑結構與設計建筑抗震之問存在著必然的聯(lián)系。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在當前技術水平之下,設計建筑結構的時候抗震結構設計的理念。
關鍵詞:建筑結構;抗震結構;設計理念
在設計建筑結構的時候,強化建筑物的抗震結構設計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既關系到全體業(yè)主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也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有序發(fā)展,在設計建筑工程結構的時候,主要涉及到建筑工程的高度要素、總體結構要素、承載力要素以及各個組成部件的性能要素。在建筑工程設計的時候,需要綜合各種要素,既要滿足業(yè)主的安全需求,又要保障建筑物的欣賞價值。
一、建筑工程抗震設計的現(xiàn)狀
(一)缺少科學化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jīng)驗
我國在研究地質(zhì)地震的時候,仍舊缺少相對完善的認知,并且沒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導致地震發(fā)生的原因和預防地震的措施,也沒有提出具有建設性的防治方案,在防范地震災害的時候,缺少科學化的規(guī)范制度和理論體系。所以在設計建筑物抗震結構的時候,是沒有完善的科學依據(jù)和理論體系支撐的,所以,設計完成的建筑結構不能與防震設計的相關理念相匹配。
(二)結構設計沒有立足于實際
在設計建筑物抗震結構的時候,普遍以固定的參數(shù)作為依據(jù),忽視在實際建筑工程的情況,在對建筑工程抗震結構展開設計的時候,完全依靠理論知識和計算數(shù)據(jù)。在設計的時候,以某些建筑工程的固有參數(shù)作為依據(jù),例如在研究設計建筑工程抗震結構的時候,便將地震的降級系數(shù)設定為統(tǒng)一的數(shù)據(jù),為2.81,為小震賦予固定化的統(tǒng)計意義。是在設計結構的過程當中,大多數(shù)使用小震。在檢驗和計算變形的時候,以及設計結構截面承載能力的時候,要根據(jù)實際的情況進行。在設計的過程當中,若是沒有對地震影響建筑結構的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判斷,那么在設計建筑結構主體的時候?qū)鲆暭毠?jié)問題。
二、設計建筑抗震結構的標準
(一)嚴格遵守相關的規(guī)范
我國在設計建筑抗震結構的時候,遵循的設計規(guī)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在設計的過程當中要對設計抗震結構的原則進行辯證和靈活的使用。在施工過程當中要以設計的標準作為基礎,與相關的施工經(jīng)驗相結合,保證建筑工程建設和設計工作與實際情況相符,保證設計的科學性和施工的高質(zhì)量。
(二)強化多級防震措施使用
在傳統(tǒng)的建筑結構當中,設計完成的防震結構大多數(shù)是三級防震措施,這種防震能力幾乎是大震不倒、中震不可修、小震不壞。但是在新的抗震結構設計技術之下,設計完成的建筑結構需要具有多級設防模式,對建筑工程的主體結構抗震性能提供保護,將可能會出現(xiàn)的經(jīng)濟損失降到最低,保證在地震中維系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三)結合性能設計理念和概念設計理念
在設計建筑抗震結構的時候,要對建筑工程施工場地的情況展開詳細的勘察,保證結果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對第一手資料予以掌握并做出綜合分析考慮,設計出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
三、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分析
建筑工程在抗震的時候,建筑設計發(fā)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在設計建筑抗震結構的時候,需要對原先的建筑設計做出較大的改動,在進行建筑結構建設的時候,要始終以設計完成的建筑抗震結構圖紙作為施工的依據(jù)。建筑工程結構的設計師在設計方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抗震的相關要求,設計建筑工程抗震結構的工作人員要以建筑工程的方案作為核心,科學化和合理化的布置結構部件,保障均勻的分布結構剛度以及結構質(zhì)量,協(xié)調(diào)建筑工程結構變形和結構受力,提升建筑工程在應對地震時候所表現(xiàn)的承載能力和性能。如果建筑工程的方案在設計過程中尚未考慮建筑工程的抗震需求,那么將會對設計建筑工程結構抗震結構形成很大的困難。設計建筑布局將會對設計建筑工程抗震布局形成一定的限制,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建筑工程結構部件的抗震能力,必須要強化結構構件的截面面積,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盡可能的降低很多不必要的浪費現(xiàn)象。所以,建筑工程單位在設計建筑抗震結構的時候,需要綜合設計屋頂建筑抗震結構、設計建筑平面布置、設計建筑整體體型等。
四、設計建筑抗震結構中的幾個設計問題
(一)設計建筑體型的問題分析
設計建筑工程的體型主要是包含有設計建筑結構的立體空間和平面形狀。在設計建筑主體體型的時候,要盡可能的保持其空間與平面的形狀規(guī)則化和簡潔性。在設計平面形狀的時候,若是想要獲得良好的效果,可以使用圓形、方形和矩形。設計建筑結構,為了提升建筑結構的藝術性和美觀度,設計的時候難免會出現(xiàn)復雜體型設計,但是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基于抗震功能,有機結合建筑藝術和建筑結構的使用功能。對建筑體型設計問題進行解決的時候,可以選擇使用組合體型的設計方案。
(二)設計建筑平面布置問題分析
在設計建筑的時候,平面布置是相對比較重要的內(nèi)容,平面布置能夠?qū)⒔ㄖこ痰囊蠛褪褂霉δ茏鞒龇答?,同時密切聯(lián)系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所以從概念上而言,在設計建筑抗震結構環(huán)節(jié),要注重設計建筑平面布置,使得建筑結構的質(zhì)量達到規(guī)定的標準,使得建筑結構的剛度獲得均勻的分布,協(xié)調(diào)對稱,避免出現(xiàn)突變現(xiàn)象。
(三)設計建筑結構杭震問題
設計高層建筑以及超高層建筑,對于屋頂建筑的抗震性能設計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最近及幾十年,從評估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結果得知,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最大限度的將屋頂建筑物的高度降低。選擇的建設材料要有均勻的剛度和較輕的材質(zhì),并且強度要大道標準。
五、結束語
在當前技術背景下,地震仍舊是不能快速準確預測的地質(zhì)災害,但是為了降低地震對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產(chǎn)生的惡性影響,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強化工程的抗震性能。設計人員要立足于整體觀念,綜合考慮安全性能和功能技術,設計出高安全系數(shù)的建筑結構。
參考文獻:
[1]董寶鋒.建筑結構設計中常見的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7):55-55.
[2]劉斯,劉焦.建筑結構設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門窗,2018(01):145-145.
[3]吳俊.論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建材發(fā)展導向,2019(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