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黃英
周末,我的新裙子到了,便迫不及待地穿上臭美。見琪琪經(jīng)過,連忙拉住她:“好不好看?”琪琪瞟了一眼癟癟嘴:“太難看了,瞧你的水桶腰?!迸畠旱牟钤u,讓我很郁悶。
女兒11歲了,正是叛逆期。我指出她的缺點,她要么當成耳邊風,要么發(fā)脾氣反駁。慢慢地,女兒不光和我疏遠了很多,給我差評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多。
見我臉色不好看,琪琪爸連忙把我拉到一旁:“女兒‘毒舌,是你經(jīng)常給她‘差評的副作用呢?孩子就像海綿,他們不但吸收你所講的話,也吸收你講話的方式?!辩麋靼值脑?,讓我開始反思。看到餐桌上的三明治,我想起前幾天參加企業(yè)管理培訓,學到一個三明治式溝通法,如果我能像裹三明治那樣,把批評藏在表揚和鼓勵的中間,說不定能讓女兒接受我的意見,趁機改變女兒“差評”的缺點,改善我們的親子關(guān)系呢?
想到這,我盡量溫和地說:“你的欣賞水平高,媽媽才請你參謀,不過你這話也太打擊人了。你和好朋友聊天,像陽光一樣溫暖,和媽媽說話,風格怎么變了呢?媽媽相信你,以后說話能像個暖寶寶。”聽了我的話,琪琪立即拿了一條長裙過來:“媽媽,您誤會了。我說的是這條裙子難看,它暴露了你的不足,像你這高雅氣質(zhì),和這條長裙挺配的,試一下吧?”
這是我第一次委婉地給琪琪提意見,沒想到,效果很不錯。那以后,我們不再針鋒相對,溝通也變得愉快順暢起來。慢慢地,我和女兒又成了無話不談的“閨蜜”。這也讓我有了繼續(xù)使用這個方法改造女兒的信心。
一天,小姨帶彤彤妹妹來家玩。琪琪拿出玩具,和妹妹玩得正開心。誰知,彤彤突然啪一聲把娃娃丟在地上:“這個娃娃太丑了,我不想看到它。”那可是琪琪親手做的娃娃,被妹妹一通批評,還狠狠地摔在地上,她肯定會生氣吧。我正在思考怎么處理,卻見琪琪咬著嘴唇,撿起娃娃拍了拍灰塵:“這個娃娃雖然沒有買的漂亮,但是姐姐自己做的。姐姐知道你欣賞水平高,可是,也不能打擊姐姐,扔姐姐的娃娃呀,姐姐很傷心。彤彤是有禮貌的小朋友,姐姐相信你以后不會這樣了,對嗎?”彤彤睜著大眼睛,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扮麋骱苡酗L度,是個懂事寬容的小姐姐呢。”小姨的夸獎,讓琪琪羞澀起來。我也贊許地摸了摸她的頭。
有了表揚和鼓勵作鋪墊,我提的意見女兒樂于接受了。并且,女兒也潛移默化學會了把意見包裹起來這種柔軟的溝通方式。變身“暖寶寶”的女兒,和我又恢復了從前的融洽。
(作者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