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艷麗,王鳳玲,隋小芳,黃佳濱,張智勇,蔡棟梁,李 欣,弓立平,王雪彤,張開宇
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指出,腦卒中是60歲以上成年人死亡和疾病負擔的第二大原因[1]。據(jù)統(tǒng)計,中等收入國家腦卒中發(fā)病率以100%的速度快速增長,致使與腦卒中相關的醫(yī)療費用隨之不斷增加[2],這種趨勢需要有效的腦卒中預防措施。根據(jù)2013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潛在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導致90%以上腦卒中負擔,通過控制危險因素可減輕75%以上腦卒中疾病負擔[3-4]??刂莆kU因素是預防和減少腦卒中事件發(fā)生的有效途徑。本研究旨在分析佳木斯郊區(qū)老年腦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險因素,以期為臨床預防工作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方法選取2017年2月月—2017年5月佳木斯郊區(qū)60歲及以上1 735名常住居民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3個危險因素為腦卒中高危人群,臨床資料完整,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既往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或(和)腦卒中病史,合并嚴重心、肺、肝、腎、腫瘤等疾病及嚴重溝通障礙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面對面方法進行問卷調查,由專業(yè)醫(yī)務工作者采集研究對象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腦卒中危險因素包括:吸煙、血脂異常、缺乏運動(達不到每周鍛煉≥3次、每次≥40 min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超重或肥胖(體質指數(shù)≥26 kg/m2)、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腦卒中家族史。分析篩查老年腦卒中高危人群危險因素特點,并將老年腦卒中高危人群分為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比較腦卒中危險因素是否存在性別差異。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老年腦卒中高危人群危險因素分布情況 本研究共篩查出504名老年腦卒中高危人群,其中老年女性245名(48.6%),老年男性259名(51.4%)。詳見表1。
表1 老年腦卒中高危人群危險因素分布情況(n=504)
2.2 不同性別腦卒中高危人群平均血壓及生化指標及危險因素比較 腦卒中人群老年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及吸煙人數(shù)高于老年女性(P<0.05),老年女性三酰甘油和總膽固醇明顯高于老年男性(P<0.05)。老年男性血脂異常和吸煙史比例高于老年女性(P<0.05)。詳見表2、表3。
表2 不同性別腦卒中高危人群平均血壓及生化指標比較
表3 不同性別腦卒中高危人群危險因素比較 單位:例(%)
隨著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發(fā)生改變,同時腦卒中發(fā)病率持續(xù)升高,但腦卒中屬于可預防的疾病[5],有效降低腦卒中發(fā)病率的經(jīng)濟方法是管理可干預性的危險因素。本研究包括9項腦卒中可干預性危險因素,其中老年腦卒中高危人群可干預危險因素居前5位依次為:高血壓91.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86.9%,血脂異常77.4%,缺乏運動54.4%,明顯超重或肥胖53.8%。腦卒中人群老年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及吸煙人數(shù)高于老年女性(P<0.05),老年女性三酰甘油和總膽固醇高于老年男性(P<0.05)。老年男性血脂異常和吸煙史比例高于老年女性(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腦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壓居危險因素首位,高血壓是腦卒中重要的可干預性危險因素,且控制血壓是腦卒中的一級預防策略。臨床工作者應積極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包括解釋高血壓病因、危害、用藥方法、依從性及合理飲食方案等相關知識。本研究人群中明顯超重或肥胖、缺乏運動及吸煙檢出率均較高,且老年男性吸煙史比例高于老年女性(P<0.05)。Rutten-Jacobs等[6]研究顯示,生活方式是腦卒中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相關研究表明,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罹患腦卒中風險[7-8]。血脂異常檢出率為77.4%僅低于高血壓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提示血脂異常在增加腦卒中風險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有研究顯示,血脂異常病人出血性腦卒中風險增加[9],因此,臨床工作中應合理調節(jié)血脂,并制定健康的飲食方案及運動計劃。糖尿病檢出率為26.2%,糖尿病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其罹患腦卒中風險是無糖尿病病人的1.5~3.0倍[1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腦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檢出率為86.9%,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動脈壁彈性減弱并加速血栓形成等作用增加了腦卒中風險,老年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老年女性。男性和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病率差異可能與女性體內激素水平較高有關,雌激素可增加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促進蛋氨酸合成酶催化5-甲基四氫葉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生成蛋氨酸,從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與維生素水平及生活習慣等因素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吸煙人數(shù)明顯高于女性,吸煙者血液蛋氨酸合成酶活性降低、活性氧自由基生成增加,葉酸、維生素B1降低等機制導致同型半胱氨酸生成增加。老年腦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發(fā)病率高,但知曉率及治療率低,應加強宣傳力度,以便早期治療并降低腦卒中發(fā)病率。
本研究具有明顯區(qū)域代表性。根據(jù)本次篩查結果可提供本地區(qū)老年腦卒中高危人群危險因素分布情況,從而對老年腦卒中高危病人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制定個體化生活干預措施及指導基礎疾病治療,從而降低腦卒中發(fā)生風險,促使腦卒中高危人群從初級預防中獲益,有利于遏制腦卒中發(fā)病率迅速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