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吳府勝 劉鵾 楊海平 包志剛 姚樹建 張鋒 劉德深 王艷
摘要濟南市位于山東省中西部,氣候適宜,為許多外來樹種的生長提供了優(yōu)越條件。針對濟南市的外來樹種資源進行調查研究,清查外來樹種的種類和數量,進而能夠評估和預測這些外來樹種的入侵性,指導引進適合當地條件的樹種資源,同時又防止外來樹種面積擴大擴增和生物隱患。據調查,濟南市來源清楚的外來樹種資源共計40科70屬129種、品種。通過對濟南市引進的外來樹種資源特點分析、適應性評價等發(fā)現問題,并提出管理建議和利用對策。
關鍵詞濟南;外來樹種;調查
中圖分類號S73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20)15-013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5.03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Introduction of Exotic Tree Species Resources in Jinan
LIU Tao,WU Fusheng, LIU Kun et al
(Shandong ?Forest Germplasm Resources Center,Jinan, Shandong ?250102)
AbstractJinan City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 of Shandong Province, with a favorable climate, which provides superior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of many exotic tree species. We investigated the exotic tree species resources in Jinan City, uncovered the types and quantities of exotic tree species, and then can assess and predict the invasiveness of these exotic tree species, guide the introduction of tree species resources suitable for local conditions, and prevent exotic tree species area expansion and biological risk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Jinan City has a clear source of exotic tree species with a total of 40 families, 70 genera and 129 species and varie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otic tree resources introduced in Jinan and the evaluation of its adaptability, we put forward management suggestions and utilization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Jinan;Exotic tree species;Investigation
基金項目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設與運行項目(2005 DKA21003)。
作者簡介劉濤(1982—),男,山東梁山人,工程師,從事景觀園林綠化及林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
*通信作者,高級工程師,從事林木種質資源調查收集保護與利用工作。
收稿日期2019-12-28;修回日期2020-03-20
濟南市位于山東省中西部,117°00′E、36°40′N,南依泰山,北跨黃河,背山面水,地處魯中南山地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適宜,為許多外來樹種的生長提供了優(yōu)越條件和場所。濟南市引進外來樹種的歷史較悠久,種類繁多,如松屬,楊屬,豆科的刺槐、紫穗槐等,這些樹種都已成為濟南市重要的經濟生態(tài)樹種。在新的發(fā)展形勢下,引進國內外優(yōu)良新品種,實現本區(qū)域經濟社會更好的發(fā)展,外來樹種的引種和栽培變得更加普遍和廣泛。隨著引種栽培的外來樹種資源數量迅速增加,評估和預測這些外來樹種的入侵性,防止外來樹種大面積擴散,防范生態(tài)風險顯得日趨緊迫。
1研究內容與方法
自2011年以來,筆者對濟南市外來樹種資源進行了深入調查工作。此次調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查清濟南轄區(qū)內引進樹種種質資源的種類、數量與分布情況,客觀掌握其動態(tài)變化。開展外來樹種資源調查研究對于正確評估其對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在全面制定相關技術規(guī)程和調查方案的基礎上,對濟南市引進的外來樹種資源開展調查[1]。調查之前先查閱資料[2-5],了解相關引進數據;調查采用踏查方式進行,記錄分布地點、來源、種群數量、生境、伴生植物、生長狀況等。
2結果與分析
2.1濟南市引進樹種資源分析
通過對來源清楚的引進林木種質資源調查,濟南市共有外來樹種資源40科70屬129種、品種,主要涵蓋園林綠化樹種[6]、經濟林樹種和用材樹種等。這些引進的外來樹種資源豐富了濟南市的樹種種類,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林木育種材料。外來樹種中的歐美楊、美洲黑楊、刺槐、懸鈴木、絨毛白蠟、日本落葉松、雪松、水杉、紫穗槐等均已成為濟南的主要造林綠化樹種。
2.1.1引進針葉樹種資源分析。
濟南市引進針葉樹種資源5科12屬19種,包括松科有4屬9種,杉科有2屬2種,柏科有3屬4種,紅豆杉科有2屬3種,三尖杉科有1屬1種(表1)。這些針葉樹種的引進豐富了濟南市的針葉樹種資源,特別是常綠針葉樹種資源,為園林綠化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2.1.2引進闊葉樹種資源分析。
濟南市引進闊葉樹種資源35科58屬110種,其中大部分為綠化觀賞樹種(表2)。
2.2濟南市引進樹種優(yōu)勢資源分析
從表1、2可以看出,濟南從國內外引進了眾多的樹種資源,極大地豐富了林木種質資源,增加了森林物種和遺傳多樣性,引進的這些種質資源既是開展林木育種的遺傳材料,又為濟南的林業(yè)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2.2.1經濟林樹種資源。
近年來經濟林引種發(fā)展迅速,核桃、板栗、蘋果、梨、甜櫻桃、油桃、桃、葡萄、杏、藍莓等一大批經濟林新品種的引進提高了濟南市經濟林的產量和品質,使得經濟林品種結構得到了優(yōu)化,成為濟南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發(fā)展農村經濟、帶動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
2.2.2園林綠化樹種資源。
引進的雪松、華山松、白皮松、圓柏、龍柏、懸鈴木、銀杏、杜仲、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美國紅楓、北美海棠、日本櫻花、廣玉蘭、紅瑞木、紫薇、大葉黃楊、日本北海道黃楊等園林綠化樹種的廣泛栽植增加了城市綠化的色彩和觀賞效果,展示出了較高的觀賞價值。
2.2.3生態(tài)造林樹種資源。
引進的生態(tài)保護樹種如刺槐、紫穗槐、絨毛白蠟等在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以及鹽堿地造林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以107楊為代表的楊樹良種也已成為主栽品種,深受群眾歡迎,在營造速生豐產林、工程項目造林方面,為林業(yè)生產和板材產業(yè)發(fā)展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2.3適應性評價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濟南市外來樹種的引進不同于草本植物的無意傳播,其大部分都是有意引進的一些用材樹種、園林綠化樹種和經濟林樹種。其中園林綠化樹種和經濟林樹種占多數,還有一部分樹種,如刺槐、紫穗槐等作為重要的水土保持樹種得到了大面積栽培,且這些樹種大部分在濟南表現良好,表現出了較強的適應性。
2.3.1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影響的外來樹種[7]。
從調查結果來看,火炬樹、紫穗槐、刺槐等因繁殖率高、競爭力強,能形成純種群落,已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構成了影響。以火炬樹為例,火炬樹在1959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引種,1974年以來向全國各省區(qū)推廣,在黃河流域以北各?。▍^(qū))栽培較多,主要用于荒山綠化兼作鹽堿荒地風景林樹種?;鹁鏄渚哂袕姶蟮姆N間競爭優(yōu)勢,如在濟南火炬樹和黃櫨的混交林中,如今已難覓黃櫨蹤跡。據研究,種下1棵火炬樹,第2年就會發(fā)展成100多棵,5年后就會覆蓋半徑5~8 m的所有土地,并表現出強大的侵占力,在紅葉谷、濟南植物園、大明湖畔、千佛山北坡、高新區(qū)等地均有火炬樹分布。
對于火炬樹這類具備外來有害植物基本特征的植物,應該引起警惕,在造林規(guī)劃設計及造林綠化工作中嚴格掌握標準,凡是立地條件允許當地造林綠化樹種生長的,不能再設計和栽植火炬樹。密切注意火炬樹林緣的擴散態(tài)勢,在當前情況下,必要時進行人為適當控制。
2.3.2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一定影響的樹種。
主要包括兩類樹種,一是引進主要用材樹種,如刺槐、楊樹等,部分林場進行了大面積栽植,雖沒有進行大的擴散,但也有林下次生林的形成,客觀上造成了局部地區(qū)森林生態(tài)多樣性減少;二是部分園林綠化樹種,如濟南市政府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視,對市內山體進行綠化改造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園林觀賞樹種,如木槿、黃櫨、側柏等,部分樹種已變?yōu)橐吧陀^上豐富了物種多樣性。但因為樹種生長周期長,目前還不能就這些樹種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力進行評價。
2.3.3無不良生態(tài)影響的樹種。
這類樹種主要是經濟林類樹種,如葡萄、蘋果等,因其多為人工選擇樹種,遺傳資源幅度小,在人類的適當干預下,可以為人類提供豐富林產品,為經濟發(fā)展作出一定貢獻,但離開人類的干預,則很快會走向衰落;另外還有一些樹種,如北美紅櫟、猩紅櫟等,生長適應性差,離開人工干預基本不能成活,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基本沒有不良的影響。
3對濟南市引進外來樹種資源的管理建議和對策
通過調查發(fā)現,濟南市引進的樹種資源在用材林經營、生態(tài)建設、經濟林建設和綠化美化環(huán)境中雖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只利用、不保存的短期行為和低水平的重復引進現象;
②引種程序不規(guī)范,存在重引種輕馴化的現象;
③引種目的不明確,缺乏計劃性,不考慮引種來源區(qū)和引種地區(qū)的地域和氣候差異,盲目引種的行為,致使引進樹種種質資源流失、造成浪費或產生重大損失。
3.1加強立法,科學規(guī)范引種馴化程序
應根據現有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完善濟南市對于引種馴化的地方法規(guī)和管理辦法的制定,規(guī)范引種程序[8-9]。通過收集引進目的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原產地以及引種地的生態(tài)與氣候信息、生長與栽培情況等相關信息,制定科學合理的引種方案,為引種后的管理提供科學依據,避免只引用、不保存的短期行為和重復引進,提高引進樹種的利用率和防范外來樹種的生物入侵。
3.2正確合理利用外來樹種資源
外來樹種是重要的生物資源和遺傳資源,不僅可以直接栽培利用,而且可以作為遺傳改良和培育植物新品種的重要遺傳材料。從長遠利益和發(fā)展角度來看,要在加強防范生物入侵的前提下,鼓勵積極開展外來樹種遺傳資源的引進和繁育,擴大濟南市的樹種資源種類。
安徽農業(yè)科學2020年
3.3加強管理,開展外來樹種入侵風險評估
國外已建立了多種外來植物入侵風險評估體系,評估體系主要從物種的繁殖與擴散特性、遺傳特性、生態(tài)適應能力[8]、有害特性和控制的難易等方面確定植物入侵的評價依據和標準[10]。引進新的外來樹種也將按照這個評價體系進行入侵風險評估,以此作為是否授予引種許可證的依據。針對現狀,建議濟南盡快開展外來樹種入侵風險評估,防止引入具有潛在危害的樹種資源,推動濟南林業(yè)的發(fā)展和提高引種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仝伯強,王磊,臧德奎,等.山東特有樹種資源調查[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9,47(16):130-132.
[2] 《山東木本植物名錄》編委會.山東木本植物名錄[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3] 李法曾.山東植物精要[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 陳漢斌.山東植物志[M].青島:青島出版社,1997.
[5] 《山東樹木志》編寫組.山東樹木志[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6] 房義福,吳曉星,李長貴,等.濟南市常綠闊葉樹種的調查與應用[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7,35(11):86-88.
[7] 張清,楊永利,張連城,等.外來樹種在天津濱海地區(qū)的引進及在園林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40(20):10465-10469.
[8] 張鶴,周君.濟南市木本園林植物資源調查與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22):148-151.
[9] 陳彥偉,曹應偉,李振寧,等.鄢陵園林植物引種馴化的現狀及對策[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0(4):26-27.
[10] 吳澤民,王嘉楠.城市林業(yè)的機遇與挑戰(zhàn)[J].中國城市林業(yè),2016,1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