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十幾年,似乎時時刻刻有事情做早已成為習慣深入血液中。哪怕一個3天的小長假,有時都會覺得閑得不那么真實。別人說我就是不會享受生活,煙酒不沾,按時回家,人生的樂趣似乎一竅不通,除了忙工作啥也不會。這些話,我偶爾還真的是能夠聽進去的,可是真到想要享受點兒啥的時候,不是趕上一波忙碌,就是提不起興趣來。
這次疫情帶來的半強制式的休假著實讓我有了放飛自我的機會,當然是在家里。前半個月,外面的疫情鬧的沸沸揚揚,但說實話在北京家里的生活還是比較從容的,生活物資的供應基本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出門就帶口罩也很快就能夠適應了,所以日子過得還算悠閑。然而,當一次次延期開工的通知出臺以后,我的心態(tài)漸漸變了。
我當然也知道天天在家里歇著是舒服的,可是從各方面接收到的消息讓我對復工以后是不是真的有事可做懷疑起來。首當其沖的就是每年重頭的日內瓦車展取消,這讓我切身感受到國外也已經被這次疫情深深影響;此外,以往年后扎堆的各種新車試駕活動取消的取消,沒取消的也100% 變成了線上發(fā)布的方式,毫無疑問也讓我們日常的內容產出受到了影響。
行業(yè)內這兩方面的變化最直接的就是切斷了我們直接面對最新汽車產品的渠道,所以作為以內容為基礎的我們來說,日子真真不好過。與此同時,大家都宅在家里的日子改變了很多人的作息和生活方式,正好給已經很火的短視頻加了一瓢油。盡管年齡和90后00后沒法比,我自認為還是比較能夠接受新鮮事物的,可是在刷了幾天短視頻以后,很多話也是不吐不快的。
隔行如隔山,其他品類的短視頻我不敢說,但至少在汽車類目下,除了那些純娛樂性質的,能夠看得的內容真的是良莠不齊。我不否認看到了很多科普汽車知識和反映實際問題的優(yōu)秀作品,可更多的是炒冷飯,帶節(jié)奏,甚至傳播錯誤信息的,更可怕的是越是在我看來不靠譜的視頻,留言和點贊數量往往還很高。看到這種情況,我確實有種三觀崩塌的感覺,有的時候甚至覺得很迷茫,迷茫到底什么樣的內容才是讀者喜聞樂見的,什么樣的內容才是對各方都負責任的。
說真的,我沒有想出頭緒來。
從一個傳統(tǒng)媒體出身的從業(yè)者來說,我們做出來的內容可能不會都那么吸引人,可至少是起源于查證、實踐和真實的體驗。聳人聽聞的標題,非黑即白的言論可能一時爽,應該不會真的一直爽下去吧。
寫下前面這句話的時候,我其實底氣是不足的,那些我看不上的內容獲得的成千上萬的留言和點贊的事實天天真真切切出現在我面前,現實正在啪啪打我的臉。
大治之前有個大亂也是正常的。想起當年出去掃蕩盜版光盤的日子,再看看現在自己電腦上裝的正版軟件,我還是相信日子總還是會向著更加有秩序,更理性的方向發(fā)展著的。只是這個時間到底有多長,現在是真不好說,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對于我和整個雜志社來說,堅持做有價值的內容,是不會變的目標,具體到那個時候我們還在不在,就不知道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就算被優(yōu)秀的后浪拍死在沙灘上,也可以含笑了。
說著說著,傷感了。大概是我老在家里待著情緒有變化了吧。放眼看去,形勢雖依然嚴峻,但比起國外來說已經很好了。
加油吧,自己,以及那些被疾病困擾著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