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情 韓 磊 劉 輝 彭健美 任 媛 管湘平 王 娟
乳腺癌屬女性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飲食習慣的改變,乳腺癌的發(fā)病逐漸上升,據統(tǒng)計,全球新增乳腺癌患者約120萬/年,同時死于乳腺癌的患者約50萬/年,且近年來更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因此,針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對其改善預后顯得尤為重要[1-2]。目前臨床上診斷乳腺癌的常用手段包括鉬靶X線、常規(guī)超聲、磁共振等,但都對乳腺腫瘤的性質難以深入判斷,往往特異性不高,而隨著影像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超聲彈性成像(UE)逐漸成為診斷早期乳腺癌的熱點,有文獻報道其不僅可有效判斷腫瘤的性質及惡性程度,而且還被逐漸應用于乳腺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中[3-5]。本研究通過分析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及其征象與乳腺癌ER等受體的相關性,旨在為UE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提供一定的臨床參考。
回顧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女性乳腺腫塊(單病灶)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經術后病理確診),年齡31~64歲,平均年齡為(44.2±8.4)歲;腫塊平均直徑為(2.5±0.4)cm,術后病理情況:良性腫瘤者80例、惡性腫瘤者40例。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為初診患者且均經術后病理診斷;②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③所有患者均無手術禁忌證;④所有患者均依從性好,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儀器選用百勝MYLAB90超聲診斷儀,邁瑞Resona8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13 MHz。所有患者取仰臥位,同時雙臂上舉,將雙側乳腺充分暴露,先應用二維超聲檢查,常規(guī)掃描后觀察并記錄病灶的位置、形態(tài)、直徑等,而后獲取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并依照Adler半定量分級法評估腫瘤的血供情況,最后啟動UE模式對腫瘤進行彈性評分。
對惡性腫瘤患者的術后石蠟標本進行相關免疫組化分析,并記錄其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原癌基因(Her-2)的表達水平情況。
①比較良惡性腫塊常規(guī)超聲及UE聲像圖特征的差異情況;②比較常規(guī)超聲和UE檢查的結果差異情況;③比較常規(guī)超聲和UE檢查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性差異;④分析乳腺癌患者ER等表達情況與UE超聲征象的相關性。
運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數(shù)據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當P<0.05時,有統(tǒng)計學差異。
惡性腫塊患者形態(tài)不規(guī)則、微鈣化、腫塊后方回聲衰減、邊緣模糊或毛刺等圖像特征均明顯高于良性腫塊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良惡性腫塊常規(guī)超聲及UE聲像圖特征的差異情況比較(例,%)
常規(guī)超聲診斷乳腺良性腫塊及惡性腫塊的符合率為81.3%及72.5%,而超聲彈性成像診斷乳腺良性腫塊及惡性腫塊的符合率為92.5% 和90.0%,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常規(guī)超聲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率分別為72.5%、81.3% 和78.3%,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率分別為90.0%、92.5% 和91.7%,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2 常規(guī)超聲、UE及二者聯(lián)合檢查的結果差異情況比較(例,%)
表3 比較2種檢查方式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性差異(例,%)
經分析發(fā)現(xiàn)乳腺癌ER受體陽性表達情況與乳腺惡性腫瘤的形態(tài)、邊界相關,PR受體陽性表達情況與乳腺惡性腫瘤的大小、邊緣及邊界相關,而Her-2陽性表達情況與乳腺惡性腫瘤的形態(tài)、邊緣、邊界及腋窩淋巴結轉移相關,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 乳腺癌患者ER等表達情況與UE超聲征象的相關性分析/%
乳腺癌在女性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一,且我國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大約20萬,同時每年約有5萬人死于乳腺癌,其對女性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診治對提高乳腺癌的臨床療效顯得非常重要,而目前針對乳腺癌的診斷多為影像學方面的手段,如鉬靶X線、B超、MRI等,其雖對乳腺癌的診斷有著一定的臨床價值,但存在放射性、敏感度低及價格昂貴等缺陷,因此臨床上急需一種無創(chuàng)低廉且敏感度高的檢查來提高乳腺癌的確診率,而UE的出現(xiàn)使之成為可能[6-8]。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及其與乳腺癌ER等受體的相關性,以期為UE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提供一定的臨床參考。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惡性腫塊患者形態(tài)不規(guī)則、微鈣化、腫塊后方回聲衰減、邊緣模糊或毛刺等圖像特征均明顯高于良性腫塊患者,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表明UE超聲征象在鑒別乳腺良惡性疾病中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另外發(fā)現(xiàn)常規(guī)超聲診斷乳腺良性腫塊及惡性腫塊的符合率為81.3%及72.5%,而超聲彈性成像診斷乳腺良性腫塊及惡性腫塊的符合率為92.5%和90.0%,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同時常規(guī)超聲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率分別為72.5%、81.3%和78.3%,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率分別為90.0%、92.5%和91.7%,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以上結果表明UE診斷乳腺癌準確度顯著高于常規(guī)超聲技術,分析原因可能為UE根據不同組織彈性系數(shù)的不同,在施以外力的情況下,通過收集被測物體各片段信號且轉化為彩色編碼成像來反應組織的軟硬程度,進而鑒別組織的良惡性[9-10]。
乳腺癌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疾病,其分子生物學標志物的異常表達可調控腫瘤細胞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移等生物學行為,進而導致腫瘤組織形態(tài)學的改變,我們推測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超聲征象所表現(xiàn)出來,因此乳腺癌的分子標志物的表達可能與相應的超聲征象存在一定的相關性[11-12]。本研究經分析發(fā)現(xiàn)乳腺癌ER受體陽性表達情況與乳腺惡性腫瘤的形態(tài)、邊界相關,PR受體陽性表達情況與乳腺惡性腫瘤的大小、邊緣及邊界相關,而Her-2陽性表達情況與乳腺惡性腫瘤的形態(tài)、邊緣、邊界及腋窩淋巴結轉移相關,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此通過UE來參考乳腺癌的ER、PR及Her-2的表達情況可能為乳腺癌的診療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還需加大樣本量對其進行深入研究[13]。
綜上所述,UE對乳腺癌鑒別診斷的臨床價值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超聲檢查,同時乳腺癌的分子標志物與其UE的超聲征象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此可為乳腺癌的診療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