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彩云 王娟 劉小輝
隨著近年來生活方式的轉變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人群存在著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這種現(xiàn)象導致高血壓疾病的臨床發(fā)病率不斷增。高血壓在目前臨床上屬于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腎臟是十分重要的臟器,而持續(xù)性的高血壓會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腎小球囊壓力升高,患者的腎小球會逐漸發(fā)生萎縮、纖維化以及腎動脈硬化[1]。在患者發(fā)生高血壓的早期,腎臟損傷時,患者的起病往往較為隱蔽,很容易出現(xiàn)漏診的情況,所以需要對患者進行早期的損傷診斷,這對于患者的臨床治療和病情評估都有積極意義。目前臨床上對患者腎功能指標進行檢測時,主要是對患者的血清Cr、BUN進行診斷,如果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具有病理意義的結果,則說明患者的腎功能已經發(fā)生了嚴重損傷,所以在臨床上對于腎損傷的早期診斷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才能保證患者后續(xù)的治療。MAU是一種腎損傷的早期診斷指標,在臨床上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CysC是一種能夠反映患者腎小球濾過率的內源性標志物。本文旨在探討CysC和MAU在高血壓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害中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12月本院內科住院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20例作為實驗組,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齡35~75歲。實驗組納入標準:高血壓病程1~5年;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中相關指標。實驗組排除標準:各種原發(fā)性腎臟疾病、腫瘤、心功能障礙、肝硬化引起的繼發(fā)性腎損害、中晚期腎損傷及精神障礙患者。同期選取本院體檢中心健康檢查者6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30~70歲。對照組排除標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MAU檢測 留取晨尿約5 ml,采用免疫熒光層析法檢測,試劑盒為萬孚生物技術公司提供,儀器采用飛測二代免疫熒光檢測儀。
1.2.2 CysC、Cr、BUN檢測 早晨空腹抽取無抗凝靜脈血4 ml,離心分離血清,儀器均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動生化儀,CysC采用膠乳增強比濁法,試劑盒為美康生物公司提供;Cr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試劑盒為美康生物公司提供;BUN采用尿素酶谷氨酸脫氫酶法,試劑盒為武漢生之源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應用原廠配套的質控物、試劑與校準品進行質量控制,檢驗操作按照說明書內容進行。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CysC、MAU、Cr、BUN水平以及CysC、MAU、Cr、BUN檢測陽性率。各項指標正常參考范圍:CysC正常參考范圍為 0.59~1.03 mg/L,MAU 正常參考范圍為 0~20 mg/L,Cr正常參考范圍為 41~111 μmol/L,BUN 正常參考范圍為2.6~9.5 mmol/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CysC、MAU、Cr、BUN水平比較 實驗組患者CysC、MAU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Cr、BUN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CysC、MAU、Cr、BUN檢測陽性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檢測CysC、MAU陽性率均高于Cr、BUN陽性率,且實驗組患者檢測CysC、MAU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CysC、MAU、Cr、BUN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CysC、MAU、Cr、BUN水平比較(±s)
注 :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CysC(mg/L) MAU(mg/L) Cr(μmol/L) BUN(mmol/L)實驗組 120 1.38±0.82a 49.10±11.03a 80.63±16.96 6.31±2.16對照組 60 0.81±0.19 12.20±4.17 75.35±16.32 5.69±1.98 t 5.307 25.006 1.994 1.865 P<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CysC、MAU、Cr、BUN檢測陽性率比較 [n(%)]
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臨床相關研究顯示,高血壓合并腎損害疾病的發(fā)生率在40%左右[2]。如果患者機體長期受到高血壓的影響,則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較多的并發(fā)癥,對于患者的腦動脈、冠狀動脈以及腎動脈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而高血壓性腎損傷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fā)生率。隨著我國近年來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目前臨床上的高血壓患者數(shù)量有明顯增多的趨勢,而發(fā)生早期腎損傷的患者也越來越多。早期腎損傷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基于患者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則能夠恢復患者的腎臟功能,避免患者病情出現(xiàn)持續(xù)性進展的情況[3]。
CysC是機體核細胞產生的分子量為13.3 kD的蛋白質,這種物質僅能夠在腎臟的近曲小管內降解,不會受到腎小管分泌、患者差異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這種物質在人體內的分泌速率和產生量較為穩(wěn)定,而如果患者出現(xiàn)腎臟早期損傷,患者的這項指標會有明顯升高,故而可將其作為腎小球功能的評估指標[4]。在腎功能不同程度降低時,均具有良好的敏感度,是一種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理想內源性指標[5,6]。CysC主要是在雞蛋清中分離純化所得,被稱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這種物質由122個氨基酸組成,屬于一種低分子量蛋白質,在人體的各個組織和體液中廣泛存在,而這種物質由細胞核以穩(wěn)定的速率產生,在產生后可以分泌至細胞外液。如果患者的腎小球出現(xiàn)輕微損傷,患者的血液中胱抑素含量會出現(xiàn)明顯升高,隨著患者病情加重,這種指標的數(shù)值會逐漸升高。CysC的分子量較小,并且這種物質帶有正電荷能夠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而在通過后幾乎會被近曲小管完全重吸收,不會再次進入血液循環(huán),所以如果患者體內出現(xiàn)CysC濃度增高的情況,則說明患者出現(xiàn)了明顯的腎臟損傷。
所有腎臟疾病最為嚴重的結局是終末期腎臟病,一旦患者病情發(fā)展為終末期,則會對患者家庭乃至社會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在對各種腎臟疾病進行治療時,一定要選擇一種早期診斷方式和治療方案。CysC是一種能夠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變化的理想標志物,在各種腎臟疾病的早期診斷中能夠獲得良好的優(yōu)勢。
MAU相對分子質量65000,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白蛋白經過腎小管基底膜過濾后,近曲小管重吸收,不能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健康人在尿液中可以檢測到很微量的白蛋白(<20 mg/L),但當腎小球濾過膜受到損害時,在尿中的含量會增高。高血壓患者由于長期的高血壓,使腎小球毛細血管張力增大,引起腎血流動力學改變,腎小球處于高濾過狀態(tài),導致MAU排泄增加[7]。研究發(fā)現(xiàn),高血壓患者早期腎臟損害時,Cr和BUN升高并不明顯,容易造成病情的拖延,加重患者腎功能的進一步損傷,MAU在腎功能損害的早期即有明顯上升,對于高血壓早期腎損傷患者的診斷靈敏性高[8]。做好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檢測,能夠有助于明確患者早期腎損傷的狀況,有助于直接反映患者的MAU,屬于一種可檢測的早期腎損傷高靈敏度方案。
綜上所述,MAU與CysC聯(lián)合檢驗的方法能夠有效地反映早期腎功能損害情況,可大幅度提升高血壓性腎損傷的檢出率,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對疾病的監(jiān)控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