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娟
GDM是指孕婦在妊娠期間首次出現(xiàn)糖耐量異常情況。一旦妊娠期孕婦出現(xiàn)GDM,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將可能引發(fā)不良妊娠結(jié)局。有研究指出,GDM是高血壓、2型糖尿病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前身[1]。當前,還沒有明確GDM的發(fā)病機制,但發(fā)現(xiàn)該病的發(fā)生與肝細胞分泌因子、肌肉因子以及脂肪等有一定關系,也有學者提出Betatrophin與GDM有所關聯(lián)。為驗證Betatrophin以及糖脂代謝與妊娠期糖尿病的關系開展了此項研究,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婦產(chǎn)科收治的70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孕婦均在孕7~13周行早期唐氏綜合征篩查,空腹抽血標本保存完好;于孕24~28周進行糖耐量檢測,讓孕婦在清晨空腹情況下口服葡萄糖,1 h后進行血糖檢測,如有某項超出正常值則定義為GDM。根據(jù)糖耐量檢測結(jié)果分為NGT組(正常孕婦)和GDM組(GDM孕婦 ),每組 35例。NGT 組孕婦年齡 24~36歲,平均年齡(26.98±3.25)歲;平均受檢孕周(13.25±0.53)周。GDM組孕婦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27.36±4.18)歲;平均受檢孕周(12.55±0.39)周。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①孕婦在懷孕前有糖尿病病史(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繼發(fā)性糖尿病等各種類型糖尿病);②合并風濕、心腦血管疾病或者免疫性疾病等的孕婦;③合并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者;④肝腎功能障礙以及臟器疾病孕婦;⑤近期使用過糖皮質(zhì)激素、降血糖、血脂和血壓藥物者。
1.3 方法
1.3.1 采集血液標本 參與此次試驗的70例孕婦均在孕7~13周進行空腹采血,抽血部位為肘靜脈外周,采集血液標本 3 ml,將血清在常溫下靜置 3000 r/min,離心 20 min 后置于 EP 管內(nèi),置于 -80℃的冰箱保存[2]。
1.3.2 檢測方法 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檢測所有孕婦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選用由武漢EIAab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試劑盒進行檢測,批間變異系數(shù)為7.2%、批內(nèi)變異系數(shù)為4.8%;選用美國亞培公司的自動免疫分析儀進行FINS檢測;選用德國西門子公司ADVIA1650自動生化分析儀器進行TC、TG、FBG、HDL-C、LDL-C 檢測[3]。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比較兩組孕婦血清Betatrophin水平;②觀察比較兩組孕婦糖脂代謝指標水平,糖脂代謝指標包括FBG、FINS、HOMA-IR、TC、TG、HDL-C、LDL-C。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婦血清Betatrophin水平對比 GDM組孕婦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為(325.37±63.35)pg/ml,NGT組孕婦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為(261.83±61.52)pg/ml;GDM組孕婦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顯著高于NG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孕婦糖脂代謝指標水平對比 GDM組孕婦的FBG、FINS、HOMA-IR、TC、TG、LDL-C均高于NGT組,HDL-C低于NGT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孕婦糖脂代謝指標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孕婦糖脂代謝指標水平對比(±s)
注 :與 NGT 組對比,aP<0.05
組別 例數(shù) FBG(mmol/L) FINS(U/L) HOMA-IR TG(mmol/L) TC(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GDM 組 35 5.01±1.03a 13.31±5.06a 2.21±0.65a 2.42±0.86a 6.48±1.96a 1.75±0.33a 2.67±0.50a NGT 組 35 3.98±0.92 10.65±4.25 1.84±0.32 1.85±0.74 5.22±1.69 1.98±0.38 2.31±0.31 t 4.412 2.381 3.021 2.972 2.880 2.704 3.620 P 0.000 0.020 0.004 0.004 0.005 0.009 0.001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GDM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逐年上漲趨勢,不但對母體健康存在嚴重威脅,同時也嚴重影響著胎兒以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因此,應積極找到GDM的發(fā)病機制以及相關影響因素,從而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相關研究顯示,血清Betatrophin水平升高是GDM的一個顯著表現(xiàn),生產(chǎn)后該水平會明顯降低,通過多變量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GDM狀態(tài)水平是Betatrophin獨立正相關的預測因素[4]。
既往對于血清Betatrophin的研究對象主要是24~28周的孕婦,通過糖耐量試驗檢測與血液標本檢測發(fā)現(xiàn):與糖耐量正常的妊娠孕婦相比,GDM孕婦的外周血Betatrophin水平更高。此次研究選擇的對象為7~13周的孕婦,發(fā)現(xiàn)GDM組孕婦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顯著高于NGT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將Betatrophin水平作為GDM判定的一項參考,是GDM的重要血清標志物。GDM孕婦普遍存在糖脂代謝紊亂情況,高血糖、高血脂得不到有效控制,使正常的脂質(zhì)運轉(zhuǎn)受到抑制,從而集聚大量脂肪進而影響胰島素正常分泌,最終使血糖水平持續(xù)增高。此次研 究 發(fā) 現(xiàn),GDM 組 的 FBG、FINS、HOMA-IR、TC、TG、LDL-C水平均顯著高于NGT組,HDL-C水平顯著低于NGT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C與LDL-C能夠反映出機體脂質(zhì)代謝是否紊亂,與脂質(zhì)堆積呈正相關。HDL-C可對脂質(zhì)進行逆向運轉(zhuǎn),其低表達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5]。
綜上所述,GDM孕婦血清Betatrophin水平以及糖脂代謝各項指標相比NGT孕婦更高(除HDL-C外),可將這些指標作為判定GDM的參考指標,為早期GDM預防提供參照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