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醫(yī)學院病理教研室,福建 廈門 361000)
在醫(yī)學院教學中,病理學是醫(yī)學院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科,學生通過了解各種疾病的病理形態(tài),進而能夠認識疾病的本質[1]。因病理學屬于基礎學科,因此學生對病理學基礎知識的掌握非常重要,但因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師以課本為主,學生作為被動學習者,因此課堂教學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因而導致病理學教學質量不高[2-3]。為了有效提高病理學的教學質量,各大高校轉變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為主,因此,我校醫(yī)學院也實施教育教學改革,對課堂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其中在病理學教學中主要此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對比分析[4]。以下是具體的分析報告。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校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系2017 級學生90 名,將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5 名,對照組男8 例,女37 例,年齡19-22 歲,平均(20.33±1.03)歲;觀察組男5 例,女40 例,年齡18-23 歲,平均(20.14±0.92)歲。兩組患者上述各項資料情況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本研究資料可比。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作為客體,由教師講解為主,教師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安排課程進度,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在教學結束后進行考試相關能力考核。
觀察組采用翻轉課堂教學: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作為客體進行輔助學生學習。首先,教師對觀察組學生建立QQ 群,組建線上學習平臺,教師將整理的每節(jié)課的學習小視頻發(fā)布到QQ 群中,學習進行提前查看學習,對于不同的問題,學生進行查閱資料學習,加強對視頻內(nèi)容的理解,然后學生對學習期間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成員之間進行鞏固視頻中的內(nèi)容,并與學生預習的結果相結合,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則進入各個小組中,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引導解答,最后,針對全班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解,從學生個體學習到小組討論,再到全班學生集體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第三,在課后,教師針對每個小組存在的問題,由小組組長歸納總結,發(fā)送給教師,教師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將學習的重點發(fā)布到QQ 群中,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隨時學習,并且可以重復學習。對不懂的問題進行隨時請教老師。
病理學內(nèi)容學習結束后,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實施筆試,對比兩組的學生的筆試成績。
教師對學生的病理診斷能力、解決臨床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考核,以某一病例為案例,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每項能力評分為100 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學生的能力掌握越好。
學校對學生發(fā)放問卷調查,針對學生對課堂教學方法的滿意度進行評價,總分為100 分,評分8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84 分為滿意,60 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此次研究使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用率(%)表示課堂教學滿意度,行卡方檢驗;采?。ā纒)表示筆試成績、各項能力評分,行t檢驗。P<0.05 表示統(tǒng)計結果差異明顯,具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學生的筆試成績、病理診斷能力、解決臨床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學生(P<0.05),見表1。
表1 筆試成績和各項能力評分比較(±s,分)
表1 筆試成績和各項能力評分比較(±s,分)
觀察組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滿意度為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學生的77.78%(P<0.05),見表2。
表2 對課堂教學的滿意率比較[n(%)]
病理學在醫(yī)學院教學中屬于基礎性學科,并且也是一門橋梁學科,起到聯(lián)系基礎學科與臨床學科的作用,學生通過對各種疾病病理變化的學習,能夠全面了解各種疾病的本質,進而為臨床治療提供充分的理論基礎[5-6]。病理學知識學習是一門的基本功,學生的學習質量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各個綜合能力的考核[7]。因此在醫(yī)學院教學中,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臨床思維能力,同時也需要具備扎實的醫(yī)學基本理論知識,并且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需要不斷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于此,我校醫(yī)學院實施課堂教學改革,針對病理學教學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法,教師將教學的主體作為學生,教師作為客體進行引導學生學習,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教學結果相比較,翻轉課堂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論筆試成績,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滿意度顯著提高,兩種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比較差異顯著(P<0.05),說明在病理學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能調動學生的合作積極性,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主要源于翻轉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作為輔助教學的對象,教師通過制作各種短小的視頻,因視頻的內(nèi)容比較短,且視頻內(nèi)容比較少,并且以視頻的形式,因此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8-9]。教師將小視頻在課堂學習前發(fā)布在QQ群中,學生可以提前學習,并對不懂的問題進行查閱資料,然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探討,學生就不懂的問題進行相互交流,然后在教室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快速的掌握學習的內(nèi)容[10]。病理學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書本上的基本內(nèi)容,還要求學生進行拓展延伸學習,對疾病的病理變化進行全面掌握,并進行系統(tǒng)學習,有助于學生對病理學知識具有全局觀念[11-12]。課后,教師將每個小組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發(fā)布在QQ 群中,供學生思考學習。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并且學生通過學習解決不同的問題后,學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激勵學生不斷挑戰(zhàn)自我,加深對學習內(nèi)容的思考[13]。
綜上所述,在病理學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滿意度提高,值得在課堂教學中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