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輝,劉亞超
(魯山縣婦幼保健院 護理部,河南 平頂山 467300)
宮頸癌是常見婦科疾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陰道排液、不規(guī)則流血等,若未及時治療,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腹腔鏡手術可切除病變組織,改善癥狀,但手術可引發(fā)應激反應,影響治療效果[1]。徐海亞等[2]研究指出,通過一定的護理干預可減輕患者負面情緒,緩解應激反應。量化評估策略護理干預通過量化評估的方法,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有助于減輕應激反應,保證手術效果。本研究探討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護理干預在早期宮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魯山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56例早期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依照入院時間分為量化評估組和常規(guī)組,每組28例。量化評估組:年齡33~54歲,平均(43.78±4.82)歲;21例鱗細胞癌,7例腺細胞癌;小學及初中6例,高中及中專12例,大專及以上10例;臨床分期12例為Ⅰa期,7例Ⅰb期,4例Ⅱa期,5例Ⅱb期。常規(guī)組:年齡34~55歲,平均(44.37±4.46)歲;23例鱗細胞癌,5例腺細胞癌;小學及初中5例,高中及中專14例,大專及以上9例;臨床分期11例為Ⅰa期,6例Ⅰb期,7例Ⅱa期,4例Ⅱb期。兩組患者年齡、疾病類型、受教育程度、臨床分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魯山縣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病理學確診為宮頸癌,符合《宮頸癌診斷與治療指南》[3]診斷標準。(2)排除標準:①存在免疫系統(tǒng)疾病;②存在手術禁忌證;③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
1.3 干預方法
1.3.1常規(guī)組 進行常規(guī)圍手術期護理。常規(guī)術前準備,注意清點腹腔鏡手術所需器械,檢查物品安全性及可用性。器械護理人員提前上臺,合理安裝擺放腹腔鏡器械,確保術中能準確傳遞器械。巡回護士核對患者信息,保證無誤后進入手術室,協(xié)助擺好合適體位,創(chuàng)建輸液通道。術中密切監(jiān)測機體生命體征,及時調整輸液量、輸液速度,并做好保暖工作。術后仔細清點器械,同值班護士做好交接工作。
1.3.2量化評估組 采用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1)入院評估: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價患者焦慮、抑郁情緒。SAS分值25~100分,無、輕度、中度、重度焦慮依次對應<50、50~59、60~69、≥70分,<50分量化為Ⅰ級,50~69分量化為Ⅱ級,≥70分量化為Ⅲ級;SDS分值25~100分,無、輕度、中度、重度抑郁分別對應<53、53~62、63~72、>72分,<53分量化Ⅰ級,53~72分量化為Ⅱ級,>72分量化為Ⅲ級。(2)術前:向Ⅰ級患者介紹腹腔鏡手術背景、手術注意事項,糾正錯誤認知;邀請術后恢復較好的患者分享治療心得,以減輕疑慮;Ⅱ級與Ⅲ級患者由有心理護理經(jīng)驗的??谱o士負責,結合家庭背景、收入情況、受教育程度等采用音樂療法、放松訓練、暗示療法等幫助患者減輕壓力。(3)術中:對手術時間較長者,進行肢體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溫度、光源至合適強度,避免環(huán)境因素影響。(4)術后:訪視巡回人員及時告知患者家屬手術成功,了解其感受,耐心解答疑問,通過眼神、肢體語言等方式鼓勵患者配合術后康復治療。
1.4 觀察指標(1)術前、術后7 d時SAS評分、SDS評分。(2)麻醉誘導前30 min(T1)、創(chuàng)建氣腹時(T2)、創(chuàng)建氣腹后30 min(T3)、手術結束時(T4)的血壓及心率。(3)護理滿意度,以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NSNS)評定,總分19~95分,95分為非常滿意,76~94分為滿意,57~75分為一般,38~56分為不滿意,19~37分為非常不滿意。滿意度為滿意例數(shù)與非常滿意例數(shù)之和所占百分比。
2.1 SAS、SDS評分術前兩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7 d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均降低,量化評估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前、術后7 d SAS、SDS評分比較分)
2.2 血壓、心率T1、T2、T3、T4時量化評估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心率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與T1時比較,T2、T3、T4時兩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壓、心率變化比較
2.3 滿意度量化評估組滿意度為96.43%(27/28),高于常規(guī)組的71.43%(20/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比較(n,%)
調查顯示,新發(fā)癌癥患者中約9.8%屬于宮頸癌,每年約20萬人因宮頸癌死亡[4]。腹腔鏡手術是常用治療措施,但多數(shù)患者負面情緒嚴重,易引發(fā)應激反應,影響康復。進行適當?shù)膰中g期護理對宮頸癌手術的順利實施非常重要。
量化評估策略護理干預通過對個體心理狀態(tài)進行量化評估,有針對性地采取干預措施,有助于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減輕其應激反應,有助于術后恢復[5]。宮頸癌患者住院后,由于日常生活、家庭及社會角色改變,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抵觸心理,影響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量化評估組術后SAS、SDS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可見量化評估策略護理干預可減輕患者術后負面情緒?;诹炕u估方法下的護理措施通過對焦慮、抑郁情緒進行量化評估,有助于制定個性化心理疏導策略,以緩解壓力,消除疑慮,減輕焦慮、抑郁情緒[6]。腹腔鏡手術相較于既往開放術式,雖能減輕機體創(chuàng)傷,促進恢復,但其仍屬于侵入性操作,術中患者仍可出現(xiàn)應激反應,尤其是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更易出現(xiàn)應激反應,術后恢復較慢[7]。本研究結果顯示,量化評估組術中患者血壓及心率波動小于常規(guī)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組,提示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護理干預有助于穩(wěn)定患者術中血壓及心率。在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護理干預中,通過術前心理指導,可幫助患者減輕恐懼心理,增強其治療信心;通過肢體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減輕手術給患者帶來的不適和不良影響;采用音樂療法、放松訓練、暗示療法等可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減輕心理應激,繼而促使手術順利進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8]。
綜上所述,在早期宮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圍手術期采用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幫助穩(wěn)定患者血壓、心率,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