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偉,楊蘭增,趙會芬
(永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檢驗科,河南 商丘 476600)
結核性胸膜炎是結核病中僅次于肺結核的常見疾病,在胸腔積液的病因中占55%左右,主要是由于胸腔內有結核桿菌或其代謝產物進入后,引起胸膜炎癥反應[1]。結核性胸膜炎發(fā)病早期并無特異性癥狀,需結合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等進行診斷,傳統(tǒng)實驗室檢測方法無法準確進行診斷,而胸膜活檢因創(chuàng)傷性較大,并未被廣泛應用,因此對該病的診斷較困難[2]。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 test,T-SPOT.TB)是新型細胞學檢測技術,可通過檢測患者全血或胸腔積液中的特異性致敏T細胞,對該病進行診斷。鑒于此,本研究探討胸腔積液T-SPOT.TB對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永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2例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納入觀察組,將同期53例非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納入對照組。觀察組男43例,女29例,年齡18~72歲,平均(49.68±5.73)歲,病程1~8周,平均(3.72±2.49)周,其中單純性結核性胸膜炎58例,合并陳舊性肺結核8例,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6例。對照組男32例,女21例,年齡19~73歲,平均(49.73±5.78)歲,病程1.5~8周,平均(3.75±2.54)周,其中心源性胸腔積液17例,惡性胸腔積液12例,炎性胸膜炎18例,風濕性疾病3例,其他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①觀察組患者符合結核性胸膜炎診斷標準[3],且經臨床癥狀、體征、經皮胸膜穿刺活檢、診斷性治療確診;②對照組患者存在胸腔積液,并隨訪1~3個月排除結核病;③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陰性。(2)排除標準:①接受過抗結核治療;②嚴重心腎功能異常;③意識障礙或精神疾??;④存在穿刺禁忌證。
1.3 檢測方法(1)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普朗,規(guī)格:PUZS-600A/B,京械注準20182220295)檢測胸腔積液腺苷脫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2)采用熒光染色法檢測胸腔積液結核桿菌DNA(tuberculosis DNA,TB-DNA),按試劑盒(成都博奧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73401339)說明書進行檢測。(3)胸腔積液T-SPOT.TB。將30 mL胸腔積液經培養(yǎng)液處理后,將淋巴細胞用人淋巴細胞分離液進行分離,加入0.5 mL AIM-V培養(yǎng)液稀釋至每毫升含2.5×106個淋巴細胞,每份標本4個孔分別為AIM-V培養(yǎng)基、A抗原(早期分泌靶抗原6)、B抗原(培養(yǎng)濾液蛋白)及植物血凝素,將100 μL細胞終溶液加入每個孔,培養(yǎng)箱(體積分數為5%的二氧化碳,37 ℃)孵育16~18 h,次日洗板并加入50 μL酶標抗體工作液,孵育1 h(2~7 ℃),再加入50 μL底物工作液,使用顯色劑及酶標二抗顯色6~7 min(室溫),沖洗干燥后,使用顯微鏡(南京江南永新光學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72221144)對斑點數進行計數。
1.4 判定標準依照說明書進行判定。(1)ADA陽性:胸腔積液ADA≥45 U·L-1。(2)TB-DNA陽性:3張TB-DNA涂片中任2張找到抗酸桿菌。(3)T-SPOT.TB陽性:第4孔斑點數在25個以上則試驗有效,第2孔、第3孔之和在6個以上判定為陽性[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算胸腔積液ADA、TB-DNA、T-SPOT.TB診斷結核性胸膜炎的效能,采用一致性Kappa檢驗,以K值評價不同檢測結果的一致性,K值≥0.74即一致性高,0.40~<0.74即一致性一般,<0.40即一致性差。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診斷結果及性能胸腔積液ADA診斷符合率為69.60%(87/125),TB-DNA診斷符合率為68.80%(86/125),T-SPOT.TB診斷符合率為85.60%(107/125)。T-SPOT.TB檢測的一致性最高(Kappa=0.742,P<0.05)。見表1。
表1 3種檢查方法陽性檢出率比較[n(%)]
2.2 診斷效能3種檢測方法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胸腔積液T-SPOT.TB檢測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高于ADA、TB-DNA(P<0.05)。見表2。
表2 3種檢測方法的診斷效能比較(%)
我國結核桿菌感染率在全球僅次于印度,居于第2位,而結核桿菌引起的結核性胸膜炎較常見,但起病隱匿,易造成漏診、誤診[5]。臨床上診斷結核性胸膜炎常采用胸膜穿刺活檢進行結核菌培養(yǎng)試驗或病理檢查。由于細菌培養(yǎng)需要消耗較長時間,不利于早期診斷該病;病理檢查陰性率較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來,通過TB實驗室檢查診斷結核性胸膜炎越來越受到關注,其中ADA、TB-DNA較常見。ADA為特異性核酸代謝酶,可影響機體免疫活性,而結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積液中的免疫細胞受刺激后,大量促進淋巴細胞釋放,而輔助性T細胞增多可使ADA水平升高[6]。雖然ADA檢測靈敏度、特異度均較高,但研究發(fā)現,胸腔積液為細菌感染性或風濕性時,ADA檢測水平也較高[7]。胸腔積液TB-DNA是通過對結核桿菌DNA的數量進行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檢測,判定是否存在結核桿菌感染,特異性極高,但其敏感性較差,考慮主要是由于胸腔積液中TB數量少所致[8]。
本研究結果顯示,T-SPOT.TB檢測的一致性最高,胸腔積液T-SPOT.TB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高于ADA、TB-DNA,說明T-SPOT.TB檢測胸腔積液對結核性胸膜炎靈敏度、準確度及一致性較高,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結核性胸膜炎感染后,記憶性T細胞可長期存在于胸腔積液中,當該病的特異性抗原與記憶性T細胞再次相遇時,可使其迅速增殖活化,釋放γ-干擾素。T-SPOT.TB是通過檢測IFN-γ分泌情況,分析TB特異性抗原是否對單核細胞產生刺激,以判斷是否存在結核桿菌感染[9]。A抗原、B抗原可使胸腔積液中效應T細胞受到刺激后釋放,使斑點數增加。該檢測技術具有快速、高效的優(yōu)勢,檢測全程1~2 d即可完成;刺激源選擇致病性TB抗原,具有較高特異性,并且能夠對1/100萬的細胞因子進行檢測,具有高靈敏度[10-11]。結核性胸膜炎患者接受治療后,TB被消滅,胸腔積液中的T淋巴細胞消失,因此該檢測方式還能夠對患者體內TB是否被消滅進行評估,從而評估治療效果[12]。
綜上所述,胸腔積液T-SPOT.TB檢測對結核性胸膜炎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準確度,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