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濤 劉桂花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農業(yè)產業(yè)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作為農業(yè)大國,所種植的農產品種類非常多,玉米便是其中一種。玉米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農作物,其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受到眾多人的喜愛和青睞。玉米不僅可以直接作為菜品來使用,也可作為制作工業(yè)酒精的原料,其作用具有多樣化。為了滿足社會對玉米農作物的需求,應當不斷地創(chuàng)新玉米種植技術,提高玉米種植技術水平,保障玉米種植的高產。寬窄行種植技術便是玉米種植中的一種,其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土壤的作用,讓玉米享受到更多的陽光,促進玉米種植產量的提升,推動農業(yè)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的相關數(shù)據(jù)計算
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主要是通過改變玉米之間的行距來進行栽培。寬行部分通常在80厘米至90厘米之間,窄行部分則為40厘米。在此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需要對玉米的株距進行計算,其方法如下:一是單粒播種精品種子的株距計算。精量播種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一般為0.57)/畝留苗數(shù)*種子發(fā)芽率(一般大于92%);二是半精量播種種子的株距計算。半精量播種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一般為0.57米)/畝留苗數(shù)。
二、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的實施要點
1、科學選種,優(yōu)化處理種子
為了使所種植的玉米在質量上達到較好的狀態(tài),給人們提供更為優(yōu)質品種的玉米,在種植玉米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高產,還要保障其質量??筛鶕?jù)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條件,如土壤條件、氣候條件以及種植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等,來選擇適宜的玉米種子,以提高玉米種子的存活率,適應當?shù)氐姆N植環(huán)境,產出更多量的優(yōu)質玉米。所選擇的玉米種子在凈度上應當大于98%,在發(fā)芽率方面至少要達到90%以上。
在選擇完玉米種子之后,還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以保障最終的玉米產量和質量達到預期目標。所選玉米種子不僅要快速適應當?shù)氐姆N植環(huán)境,滿足當?shù)貙τ衩灼贩N的需求,還應當將受到病蟲害損傷,或是種子不夠花飽滿,存在顆粒的種子剔除在外,篩選留下優(yōu)質的玉米種子。然后要于太陽下進行曬種,整個過程至少要有一天,最長不可超過三天。在太陽下曬過后的種子具有較高的吸水能力,能提高種子的存活率。在播種之前,還需要將種子浸泡于科學配比的藥水中,或是采用包衣制劑。
2、做好整地和播種工作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農業(yè)種植業(yè)也開始走向機械化,不再只是依靠農民手工種植,而是鼓勵使用種植機械設備,因此在種植玉米之前,可利用拖拉機來進行整地工作。在選擇拖拉機的時候,可選擇型號較小,并且要具有滅茬、旋耕等功能,最好還能幫助施肥。在處理種植地的耕作層時,應充分發(fā)揮深松機的作用,加深耕作層。一般情況下,上一次深松工作和下一次深松工作之前,應當保持一定的間隔,間隔時間可控制在兩至三年內。當耕作層五厘米深地的溫度,穩(wěn)定在六攝氏度至八攝氏度之間,并且土壤中的含水量達到70%之后,便可以開始播種。實施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則需要將原來的土地進行整改,寬行寬度最小應為120厘米,最大不可超過130厘米,窄行寬度則要控制在30厘米至40厘米之間。在處理玉米株與株之間的距離時,需要根據(jù)玉米的品種來確定,一般情況下株間距應當在20厘米至20厘米之間,密度可控制在5000株至7000株之間。施肥的時候可選擇高氮緩控復合肥,根據(jù)實際情況來控制施肥量,可交叉種植寬壟和窄壟,要提高玉米種植的透光性。
3、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播種完成之后,需要進行除草工作,所采用的除草劑應當具備無毒性,要能夠起到良好的除草效果,最佳的除草時間通常在晴天,陰天不太適宜。當玉米種子出苗之后,更是要注重除草工作的實施,需要觀察玉米種植地雜草的生長狀況,基于玉米生長的實際情況,來選用適宜的除草藥劑。要加強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應當充分了解影響玉米生長的病蟲害類型,如常見的蚜蟲、莖腐病等。為了避免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莖腐病,可利用百菌清可濕性粉劑來進行防治,其濃度應當為75%。另外,可以在藥劑只能夠添加葉面肥,然后進行噴灑,噴灑兩次,每次噴灑后要隔五天再進行噴灑。如果玉米出現(xiàn)蚜蟲害的時候,可以選用抗蚜蟲藥劑來進行防治。
三、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的優(yōu)劣性
1、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的優(yōu)勢
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效應用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有利于為玉米帶來更為充足的光照。通過人為的方式來為玉米制造邊行,使每一株玉米都能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吸收太陽能,避免玉米株在生長過程中彼此遮擋而導致部分玉米無法享受陽光,以致于其生長緩慢,營養(yǎng)不良。這種種植方式不僅有利于提高太陽能利用率,還能增高玉米種植地白日的溫度,促進玉米的健康生長;二是實施玉米寬窄行種植方式,將寬壟和窄壟進行交叉種植,有利于改善玉米種植的通風性,其可提高空氣交換能力,讓玉米植株享受到更為新鮮的空氣,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風速提升后,玉米地的夜間溫度便會有所下降,與白日的溫度形成較大的溫差,這有利于玉米吸收營養(yǎng)物質,增加玉米的種植產量;三是有利于促進玉米種植機械化的發(fā)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將玉米種植分為種植區(qū)域和休息區(qū)域,科學的區(qū)域劃分可加強對土地的管理,使其實用性更強。
2、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的劣勢
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的劣勢在于,其雖然能夠充分發(fā)揮土地資源的作用,并且?guī)椭衩自谏L過程中有效吸收土地上層的各類資源,但是卻增強了土地下部資源的競爭性。所種植的玉米根部會在地下?lián)屗趾头柿希@一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改善。
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是玉米種植中的一項新技術,其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有利于提高玉米種植產量,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改善。加強對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可實現(xiàn)玉米種植產量最大化。
(作者單位:276600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農業(yè)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