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標
人們常說: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一個好的校長就是一所好的學校。怎樣管理好一所學校是一個校長必須鉆研思考的問題。只有懂管理、會管理才能充分發(fā)揮師生的積極性,使學校和諧,使教育教學質量逐年上升。
作為一名農村校長,怎樣搞好學校的工作,通過十幾年的工作實踐,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校長應該明確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
1.教育觀念落后,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
很多小學管理者還實行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觀念,如在學校管理上只重視學科教學和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偏重以自己的經驗和前任的經驗作為目前學校管理的依據(jù)不利于學校的長遠發(fā)展。
2.學校管理不民主
學校的全部事務都由校長掌控,教學活動中幾乎沒有教學權,每一步教學只能按照學校管理制定的具體方針執(zhí)行,而不能按自己擅長或適當?shù)慕虒W方式安排教學,更不用說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打擊了教師的積極性。
3.管理上偏重考試結果
受傳統(tǒng)教育體制的影響,應試教育已深入學校每一位管理者和教育者心中,教育功利優(yōu)勢超嚴重。這就導致了管理者在管理上更偏重考試結果,而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個性,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管理好學校要制定規(guī)章制度
學校管理工作應當有章可循,要有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校的管理要科學化,首先要建立健全適合教育發(fā)展、符合學校實際的各種制度,制度應包括行政、教學、后勤、體衛(wèi)、財務等各方面。有了這些制度,學校的一切工作才可能走向正規(guī)化,校長的工作才能有據(jù)可依。要貫徹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要讓制度來管理學校。有了完善的制度,校長首先應該帶頭遵守制度,絕不能凌駕于制度之上,校長只有以身示范,教師才能自覺遵守制度,尊重校長,才能自覺的去工作。若校長視制度如兒戲,把制度拋之腦后,只按自己的意愿來管理學校,教師們就會每天看校長的臉色行事,揣測校長的意圖而工作,那學校的工作就不可能做好,學校也就沒有發(fā)展。
三、管理好一所學校、校長要率先垂范
校長要有對教育政策的敏銳解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決策并及時調整。制定的決策要符合實際的需要,要有正確性。在決策的執(zhí)行中,校長要當師生的楷模,要成為教育政策的堅定踐行者,要求老師做到的,校長自己先做到,不說空話。
校長要實事求是,做事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能把身邊簡單的事做好,調研核實,座談溝通,要求校長為老師服務,教師才能為學生服務。在生活上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教師群體活動,開拓共處合作,溝通交流的空間,搭建教師互相學習的平臺,凝聚共事共識的親和力,形成合力。
四、校長要抓好教育教學工作
學校的工作需要切切實實以教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是育人工作中最經常,占用時間最多,最重要的活動,校長在學校管理工作中要排除干擾,自始至終突出教學工作的地位。校長要做好教學常規(guī)管理方案的制定,制定方案時,一定要突出指導性原則,對教師的各項環(huán)節(jié)提出明確要求。一是要建立學校管理責任制,校長、教導主任、任課教師對教學質量都有責任,只有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把關,教學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校長要走進教師,走進學生,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要經常深入到教學第一線聽課、評課。指導性評課,必須一課一評。要有指導性意見。經常翻閱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作業(yè),在備課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與自身的知識經驗以及學生實際相結合,教案設計與授課方式要盡量相符。經常召開不同形式的師生座談會,利用適當場合與教師個別談話,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要傾聽教師對教學管理的意見或建議及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要求。
五、校長要多關注教師
校長要深入到教學管理中去、和廣大教師一起,共同研究適合學校發(fā)展的辦學思想。如果教師不理解校長的教學思想,那校長的辦學理念也只是空想,因此校長要先研究自己所管理教師的特點,讓管理思想去適應老師,在管理上力爭做到因人而異,而不是讓教師硬著頭皮來適應校長的管理思想。
教學管理要“以人為本”,教師是有情感的生命體,校長要試著走進教師的心靈中去,注重人的情感,做到以情感人。校長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強“情感投入”,學會熱情關心人,充分信任人,誠懇對待人,善于激勵人,要多接觸教師,多和教師在閑談中討論與教學相關的問題。校長和教師在一起時,校長才會被教師所認同。
六、校長要鉆研業(yè)務
打鐵還須自身硬,校長應是教育的權威。身為校長要不斷學習研究,擴大和豐富自己的知識視野,拓寬知識面,掌握現(xiàn)代教育理論,提高現(xiàn)代教育運用水平,做到知識上權威,教學上能手、管理上專家,從而促使管理能力的提高。校長要帶頭搞教研,以此帶教風。校本研究在學校教學管理及提高教學質量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被更多的校長所重視。一所學校的校本教研搞得如何,即是檢驗教師隊伍的關鍵,也是一所學校教學質量是否勝而不衰的生命線。當教師們還在為教研如何才能入門而大傷腦筋時,作為校長已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和指導教師們如何就一個教學問題開展小課題研究和行動研究,那么,老師們會豁然開朗,茅塞頓開。學校的教學管理自然達到一個新的境地。
農村學校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要管理好一個學校,校長任重而道遠。建立一整套適合學校自身發(fā)展、促進學校教研教改水平、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管理制度措施是考驗一個校長能力的全部。農村學校管理是一項系統(tǒng)的、漫長的、復雜的過程,單從一方面達不到管理的目的,必須多管齊下,齊頭并進。面對目前農村的發(fā)展形勢和出現(xiàn)的新問題,農村學校校長一定要轉變思路,與時俱進,在不斷的學習和研究中進一步提升自己,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中提高學校的辦學規(guī)模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