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京東
體育課上,我聽見有人喊“我要打死你!”,心想:是哪個孩子說出如此“狠話”?!定睛一瞅,又是那個“小霸王!”之所以這樣稱呼他,是因為他經常和同學打架,得理不饒人。
事后,和他的班主任談及此事,了解到這個男孩在上一年級時,就經常有這種舉動。平時,若有人招惹到他,他勢必把人“收拾”得服服帖帖;課堂上用器械,他總是先挑一個最好的,沒有人敢跟他爭搶;課堂練習時總有人哭著跟我告他的狀。我聽到、看到的都是他的缺點,我感到作為老師,要更加關注他。
通過觀察,我發(fā)現他還是有優(yōu)點的,如集體榮譽感特別強,跳“8”字長繩,他總是帶領所有男生抓緊練習。同樣,我也在其中發(fā)現了問題,就是他的帶領實質上是“暴力”,哪個同學沒有跳好,總免不了受他一拳。這樣,同學們在他的“壓迫”下,沖突日漸增多。
我課下找到他,和他進行了單獨談話?!澳阌X得現在和同學之間的關系好嗎?”他眼睛看著別處,沉默。“老師看的出來,你很熱心,跟同學們說的不一樣。老師覺得你有的時候做的很棒,信不信?”他眼中掠過一絲驚訝的神情,目光注視著我,還是沉默。“上次小惠在課上吐了,你主動幫她拿來水瓶,讓她漱口。下課了,你總是幫助老師收拾體育器材,還有……”我話還沒說完,他就主動開口:“老師,您說,我也努力做了,可是為什么我跟同學們的關系還是不好呢?有時他們不聽我的話,我就很惱火,跟我說的問題,我也知道是對的,就是接受不了?!?/p>
他開始和我交流了,這是一個好的開端?!澳憧窗?,別人說你,你都很生氣,換你動手打同學,同學能接受你嗎?從小老師就教育你,同學間要友愛,要與同學和睦相處。你也知道同學跟你提的意見有的是對的,就要試著接受他們正確的意見。你是個聰明的孩子,老師相信你一定知道今后應該怎么做!”他若有所思。
看得出,這次談話對他來說還是有一定影響的。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對待同學的態(tài)度有了明顯的轉變。不再隨便向同學舉起拳頭,還幫助女生抬重物,雖然大家還是很“怕”他,但是同學和他的關系逐漸和諧起來。
我們日常工作中,常會遇到一些脾氣倔強的學生,教師越是運用權威進行批評,他們的叛逆情緒就越高。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師生對立、關系緊張。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理解,適時的傾聽,平等的交流,勝過長篇大論的勸說。尤其是小學5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教師更要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一上來就“雷霆萬鈞”。當矛盾發(fā)生時,教師要主動與學生交談,認真耐心地聽他們訴說,了解他們的想法,體會他們的情感,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