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哲
業(yè)余從事舞臺藝術攝影有三十年,最熱衷的是拍攝樂隊指揮,三十年拍了多少指揮家?大概也有數百人。
優(yōu)秀的指揮家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同一個樂隊或合唱隊,在不同的指揮率領下,其表演風格往往有顯著變化。即使同一首樂曲,經不同指揮家的精心處理,也會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在世界樂壇上,有許多杰出的指揮家,如卡拉揚、小澤征爾、克勞迪奧·阿巴多、西蒙·拉特爾、杜達梅爾等,都是譽滿全球,他們的地位甚至超過現代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歌唱家。這是什么原因呢?演奏家和歌唱家固然有其令人欽佩的演奏演唱技能,在獨奏、獨唱時,常受到聽眾的贊揚和感謝,但是他們“指揮”的只是自己的樂器和歌喉。而指揮家指揮的是一個龐大的樂隊,甚至加上合唱隊,這里有各種不同的樂器,每個演員的表演個性和水平也各不相同,指揮家要把他們統(tǒng)一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進而創(chuàng)造出千姿百態(tài)的音樂來,這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指揮家的工作大體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前期準備;二是排練階段;三是演出階段。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拍攝指揮家呢?我的體會一是要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對音樂史、作曲家、音樂作品有較多的了解,熟悉中外各種樂器的性能特點,熟悉音樂基本知識,了解西洋樂隊與民族樂隊的編制特點。二是善于利用抓拍手法,捕捉指揮家最感人的瞬間。借助指揮家的指揮棒、手臂、手指、眼睛、面部表情,去對音樂進行詩意的表達,對指揮家進行藝術的刻畫。
去年2月下旬,2019年第二屆“尼康視界”全國攝影大展入展作品正式揭曉,我的《樂魂——中外優(yōu)秀指揮家肖像(組照八幅》入選。第二屆“尼康視界”全國攝影大展征集到33257位攝影人的334180件作品,最終甄選出100件入展作品。這組照片能在30多萬張照片中突圍入選,主要是通過抓取指揮家情緒高潮的瞬間,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虛得夢幻,充滿詩意。符合好照片的標準,一是寫滿時代痕跡,體現時代精神;二是詩性,有藝術的表達;三是情感力量,強烈的感情色彩和鮮明的立場;四是陌生化、不可重復和表達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