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伍玉
校訓是一所學校文化育人的核心內容,也是一所學校文化育人的靈魂。學校辦學必須重視以校訓來引領整個學校的文化建設,重視發(fā)揮校訓育人的功能。本文以我校為例,談談如何利用校訓來引領學校的文化建設,做到校訓育人。
一、提煉核心理念,制定學校校訓
核心理念是學校教育、教學與管理活動的最高指導思想與最根本的價值追求。核心理念的確立,是學校文化戰(zhàn)略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確立鮮明而校本化的核心理念才能使學校的“文化力”大大提升。
1. 挖掘文化資源,提煉核心理念。將樂是歷史古縣,素有文化古邑的美稱,被譽為“閩儒鼻祖”“程氏正宗”的北宋理學家楊時誕生于此。楊時留下的厚重文化遺產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財富。學校命名為楊時小學,旨在繼承、發(fā)展楊時文化,弘揚楊時精神,增強辦學內涵,提升辦學品位。
楊時一生的種種美德、學問根植于一個“誠”字。我們圍繞“誠學窮理、尊師重教、愛國懷鄉(xiāng)、清廉為民”的楊時精神,總結楊時文化的當代教育價值。依據(jù)國家教育方針確定了培養(yǎng)目標,著眼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煉出學校文化核心辦學理念——誠敬。
2. 制定學校校訓,貫穿“三風一訓”。我們要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的人,培養(yǎng)具有現(xiàn)代核心素養(yǎng)的學生,所以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時候,我們應有所取舍,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發(fā)展。我校核心文化理念“誠敬”包含“誠敬”自我(誠于己)、“誠敬”他人(誠于人)、“誠敬”學問(誠于學)?!罢\于己”的精神內核包括自覺主動(自主)、自我約束(自律)、自我相信(自信)、自我奮斗(自強)四種素養(yǎng),強調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展的自立精神;“誠于人”的精神內核包括誠于諾言(守信)、誠于敬人(明禮)、誠于助人(互助)、誠于愛人(友愛)四種素養(yǎng),強調培養(yǎng)學生與人、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共生意識;“誠于學”的精神內核包括快樂學習(樂學)、勤于學習(勤學)、廣泛學習(博學)、終身學習(恒學)四種素養(yǎng),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為學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
在“誠敬”文化的引領下,學校以“弘揚楊時精神,培育有理想、有擔當、有智慧的時代新人”為辦學目標,秉承“誠敬立德、誠學立人、和諧立?!钡霓k學思想,以“誠于己、誠于人、誠于學”為校訓,加強學校規(guī)范化、精細化管理,立德樹人,打造“以誠感人,以誠育人”的教風和“誠學窮理”的學風,形成“正心誠意”的校風?!罢\敬”文化貫穿于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目標和“三風一訓”。
二、利用校訓引領,實踐校訓育人
我校充分發(fā)揮楊時文化的育人功能,以環(huán)境熏陶、校本課程開發(fā)、活動開展為抓手,學習“誠學窮理、尊師重教、愛國懷鄉(xiāng)、清廉為民”的楊時精神,弘揚社會正氣,培養(yǎng)具有“誠敬”品格的學子。
1. 利用校訓,環(huán)境育人。首先,設計了體現(xiàn)“誠敬”理念的?;?。?;沼蓛蓚€正在促膝讀書的人物,巧妙地組成一個“誠”字。圖形中心一大一小正在促膝看書的人物,如同師生,如同伙伴,象征著校園內的人和諧共生,共同成長,形象地體現(xiàn)了學校“誠于己、誠于人、誠于學”的核心文化。其次,在校園文化景觀建設中嵌入“誠敬”文化。開辟愛崗敬業(yè)、誠學窮理的“師德榜”和楊時生平故事專欄。建設以楊時為主景觀、六尊塑像為輔助的塑像群,左側是孔子、程顥、程頤,右側是羅從彥、李侗、朱熹。建設“三風一訓”的墻面文化。建設9個樓名文化,分別是正心樓、誠意樓、含云樓、立雪樓、窮理樓、精思樓、力行樓、道南樓、靜心樓。建設楊時主題文化和“三愛”主題文化的南北連廊。建設四個主題園:桃李芬芳園,園內種植桃樹、李樹,寓意教師桃李滿天下;玉蘭幸福園,園內種植廣玉蘭、紫玉蘭,寓意教師幸福工作,學生孜孜以求,師生共同幸福成長;銀杏問道園,園中種植一圈銀杏,寓意教師在校教書育人,學生習得知識,學會做人,明白事理,堅定信心;杜英育才園,園中種植一圈中華杜英,寓意培育像楊時一樣有理想、有目標,從小誠學窮理、愛國懷鄉(xiāng),長大清廉為民的一代英才。建設班級、辦公室“誠敬育人”的文化氛圍。通過創(chuàng)設“一草一木皆有文化底蘊,一處一景盡顯楊時特色”的校園文化景觀,讓楊時精神、“誠敬”文化時時浸潤每個楊時學子。
2. 利用校訓,課程育人。我校組建校本課程開發(fā)團隊(成員包括楊時研究會專家、學校領導、教研室成員、品德骨干教師),歷時半年,開發(fā)了包含“楊時典故”“楊時名言”“楊時詩歌”“楊時家訓”“名人眼中的楊時”“勉學歌”等內容的“誠敬”校本教材《楊時讀本》。教材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品德教育、責任意識培養(yǎng)。編制了《課程實施綱要》并認真實施:全校學生每周學習《楊時讀本》1課時;教師以教材為本向學生系統(tǒng)介紹楊時思想;通過拓展延伸,對學生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學習方法、行為習慣等加以引導、培養(yǎng),在校本課程中融合德育,使德育校本化。
3. 利用校訓,體驗育人。我校以“導·悟·行”為抓手,持續(xù)深入開展“誠敬”育人活動,以導促悟,知行合一。(1)以史導“誠敬”。組織師生參觀“楊時生平故事”圖片展,聆聽“學習楊時典故,承傳楊時精神”報告會等,用歷史典故引導師生了解、感悟楊時精神,讓楊時精神潤澤生命。(2)以藝悟“誠敬”。舉辦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如“學習楊時,感悟誠敬”主題征文、“學楊時精神,做誠敬少年”主題隊會、“誠敬之光,啟航夢想”文藝匯演等活動,讓學生在藝術展示中,加深對楊時精神的領悟。通過以藝悟“誠敬”的實施,我校學生在各類文藝競賽中,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如舞蹈《小星星》獲三明市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節(jié)比賽小學組三等獎;小合唱《弟子規(guī)》獲福建省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節(jié)聲樂小學甲組三等獎、三明市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節(jié)比賽小學組二等獎。(3)以行踐“誠敬”。學校實施“一體兩翼”特色發(fā)展策略,以育“誠敬”品格為主體,以“楊時行”和“校園行”為兩翼,踐行楊時精神。
“楊時行”以踐行、弘揚楊時精神為主,借楊時誕辰965周年之際舉行楊時小學揭牌暨楊時塑像奠基儀式,開展楊時志愿者服務、道德講堂、“擔當使命,學習楊時”宣傳月活動;體驗“含云攻讀”、閱讀夏令營、“小手拉大手”楊時精神宣揚等活動。“校園行”以“誠敬”自我、“誠敬”他人、“誠敬”學問為指導,開展“國學經典誦讀”“‘誠敬閱讀之星”“‘誠敬小作家”“‘誠敬小畫家”“‘誠敬小數(shù)學家”“‘誠敬極速少年”“‘誠敬勞動之星”“誠學之星”等評選活動。將楊時精神和“誠于己,誠于人,誠于學”校訓內化為師生的做人準則,用楊時精神鍛造師魂和青少年的中國魂。校訓是學校的靈魂,我們要充分利用校訓的引領作用,以校訓育人,讓學校的個性特色鮮明,讓學校在育人路上走得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