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寧,崔立業(yè),陶越安
老年人機體功能減弱、抵抗力降低且常伴有多種基礎疾病,易發(fā)生肺部感染[1]。我國老年肺部感染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高,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提高療效、改善預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2]。研究顯示,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與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關系[3],上述指標對評估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價值鮮有報道。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21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了IL-6、PCT、CRP對評估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價值?,F(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21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男115例,女99例;年齡65~85(71.17±5.25)歲。①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肺部感染臨床診斷標準[4],且經(jīng)實驗室檢查確診;年齡≥65歲;臨床資料完整。②排除標準:支氣管擴張合并肺膿腫、感染;合并心、肺、腎、肝等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合并卡氏肺孢子蟲肺炎、放射性肺炎、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性病毒感染、囊性肺纖維化、活動性肺結核者;接受骨髓移植或器官移植需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者;近3個月接受過放療、化療者。本研究獲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2.1一般資料收集:患者性別、年齡、既往史(吸煙)、基礎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原菌檢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嗜麥芽桿菌等)。
1.2.2IL-6、PCT、CRP檢測:納入者均于入院后采集外周靜脈血4 ml,經(jīng)3000 r/min離心10 min,血清分離后置于-20℃冰箱保存待檢。采用免疫熒光法檢測PCT、CRP水平,試劑盒購自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雙抗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IL-6水平,試劑盒購自北京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3其他實驗室指標檢測:采用美國雅培公司生產(chǎn)的Cell-Dyn 3700型血細胞分析儀測定紅細胞(RBC)、白細胞(WBC)計數(shù),試劑盒均購自北京百奧萊博公司;采用武漢盛世達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BS-22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總膽固醇(TC)、血紅蛋白(Hb)、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水平,試劑盒均購自江蘇科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美國貝克曼公司生產(chǎn)的ACL7000型全自動凝血分析儀,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D-二聚體水平,試劑盒為美國ABI公司產(chǎn)品;采用酶動力法及尿素酶速率法分別測定血肌酐(Ccr)和尿素(BUN)水平,試劑盒均購自上海西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4病原菌檢查:根據(jù)相關標準[5]以常規(guī)方法進行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痰標本培養(yǎng)鑒定,采用K-B法測定菌株藥物敏感性,結果根據(jù)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推薦的標準[6]進行判定。
1.3觀察指標 分析納入者住院期間(2個月內(nèi))預后情況,根據(jù)預后將其分為死亡組和存活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判斷血清IL-6、PCT、CRP與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關系,并分析其對患者死亡的預測價值。
2.1預后分析 21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住院2個月內(nèi)存活率為78.97%(169/214)歸入存活組;病死率為21.03%(45/214)歸入死亡組。
2.2單因素分析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與基礎疾病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菌種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及WBC、AST、BUN、PCT、CRP、IL-6水平有明顯相關性(P<0.05)。見表1。
表1 影響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2.3IL-6、PCT、CRP對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價值評價 采用ROC曲線結果顯示,IL-6、PCT、CRP對不良預后均有一定預測價值,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18(標準誤0.039,P<0.001,95%CI 1.876,2.238)、0.876(標準誤0.037,P<0.001,95%CI 1.648,3.428)、0.828(標準誤0.042,P<0.001,95%CI 1.491,2.147);其中IL-6預測不良預后的最佳截斷值為28.23 pg/ml,此時敏感度0.711,特異度0.829;PCT的最佳截斷值為6.68 μg/L,此時敏感度0.956,特異度0.923;CRP的最佳截斷值為11.82 mg/L,此時敏感度0.911,特異度0.896。
2.4多因素分析 將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期間死亡作為因變量,將上述存在差異的單因素作為自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白細胞、金黃色葡萄球菌、IL-6、PCT、CRP是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肺部感染是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常見疾病之一,老年人由于肺功能減退、免疫功能下降、基礎疾病多樣,極易患肺部感染,其預后差,病死率高,是老年住院患者主要死因之一[7-8]。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期間病死率21.03%,與馬江帆等[9]報道的肺部感染病死率高達11%~26%的結果一致。早期控制影響老年肺部感染預后的影響因素對治療老年肺部感染、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研究顯示,IL-6、PCT、CRP水平與肺部感染密切關聯(lián)[10];關于上述指標對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評價的價值鮮有報道,因此本研究對此展開深入探討。
本研究結果顯示,死亡組IL-6水平顯著高于存活組,IL-6對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測不良預后的最佳截斷值為28.23 pg/ml,敏感度為0.711,特異度為0.829,提示IL-6水平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判斷中具有一定臨床價值。倪剛等[11]研究顯示,IL-6評估長期臥床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病情程度敏感度為0.696,特異度0.714,本研究結論與其報道有差異,可能與樣本量的大小有關。IL-6是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細胞因子,在機體遭受病原菌感染時,炎性因子刺激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等釋放IL-6,致體內(nèi)IL-6含量升高;IL-6參與了急性期反應,能夠反映病情的急性期和慢性期[12-14]。說明IL-6水平可作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評估的重要參考指標。
本研究結果顯示,PCT、CRP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其對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死亡具有一定預測價值,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76、0.828,證實PCT、CRP水平均與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預后密切相關。PCT及CRP是臨床中反映炎性狀態(tài)靈敏度較高的指標。PCT檢測主要用于鑒別細菌或非細菌感染,且特異性及靈敏度較高,其缺陷在于機體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也可出現(xiàn)增高[15]。另有研究顯示,PCT水平變化可能是其作為炎性因子參與了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病過程,高敏感度及特異度使得PCT能在低劑量下準確反映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準確指導患者用藥[16]。CRP為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臨床常用于評定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及感染的實驗室指標,其半衰期僅19 h,故感染或創(chuàng)傷后升高快,感染或創(chuàng)傷緩解后下降快,靈敏度高[17]。筆者認為,PCT、CRP作為肺部感染發(fā)生發(fā)展中的重要因子,變化較快,靈敏度及特異性高,對評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IL-6、PCT、CRP聯(lián)合檢測可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預后提供重要信息,臨床早期應引起重視,予以相應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