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華,李世雄,崔小飛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610066)
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混凝土工程較為常用的摻和料為粉煤灰。粉煤灰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應用,技術比較成熟,風險較小。近年來,火山灰材料在道路工程、建材等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采用天然火山灰質材料作為礦物摻和料,技術性能優(yōu)良,經濟效益明顯[2]。本文通過對比試驗,研究火山灰混凝土的技術特性。
試驗火山灰為某公司生產的火山巖微粉,粉煤灰為某電廠Ⅱ級灰,試驗結果見表1、表2。
表1 粉煤灰品質試驗結果
表2 火山灰品質試驗結果
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隨著齡期的增長,粉煤灰的強度活性指數逐漸變大,火山灰強度活性指數在一個區(qū)間變化,14d后火山灰的強度活性指數小于粉煤灰的強度活性指數。
進行水泥及粉煤灰兩種摻和料水化熱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水泥及混合膠凝材料水化熱試驗結果統(tǒng)計
從試驗結果看,摻20%火山灰的混合膠凝材料水化熱比摻20%粉煤灰的混合膠凝材料水化熱3d、7d大3%~5%左右,摻20%火山灰的混合膠凝材料3d、7d水化熱占同齡期純水泥水化熱的88.6%、88.8%,說明摻20%火山灰時,可有效降低膠凝材料水化熱11%左右。
本次試驗配合比為二級配泵送混凝土,按純水泥、摻粉煤灰、摻火山灰,進行不同摻量下(15%、20%、25%)混凝土性能試驗,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混凝土配合比拌和物試驗結果
從試驗結果看,在用水量、水膠比和設計塌落度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摻量的增加,火山灰混凝土拌和物減水劑用量增大,含氣量減??;火山灰混凝土減水劑和引氣劑用量比粉煤灰混凝土用量多,說明了火山灰對其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引起混凝土減水劑和引氣劑用量有較大差別的主要原因是摻和料比表面積和顆粒形狀的影響,粉煤灰是完整的球型顆粒,其潤滑作用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2],而火山灰不規(guī)則的多孔結構,對水的吸附能力強,導致需水量的增加。
按表4成型檢測3d、7d、14d、28d、56d、90d抗壓、劈拉強度,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硬化混凝土強度試驗結果
根據試驗結果,繪制摻火山灰混凝土不同摻量的強度柱狀圖(見圖1、圖2),分析強度的發(fā)展趨勢。
圖1 C與不同摻量C+H抗壓強度對比
圖2 C與不同摻量C+H劈拉強度對比
由試驗結果可知,摻火山灰的混凝土在三個摻量中,摻量為20%時抗壓、劈拉強度最高。
根據試驗結果,繪制摻火山灰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相同摻量的強度增長趨勢圖(如圖3-圖8),分析強度對比情況。
圖3 C+H15%與C+F15%抗壓強度對比
圖4 C+H20%與C+F20%抗壓強度對比
圖5 C+H25%與C+F25%抗壓強度對比
圖6 C+H15%與C+F15%劈拉強度對比
圖7 C+H20%與C+F20%劈拉強度對比
圖8 C+H25%與C+F25%劈拉強度對比
從曲線圖可知,在摻量為20%的情況下,同齡期摻火山灰的混凝土強度與摻粉煤灰的混凝土強度相差不大,其它摻量下摻粉煤灰的混凝土強度比摻火山灰的混凝土強度都高;兩種摻和料混凝土7d前強度發(fā)展迅速,7d后強度發(fā)展放緩,摻火山灰的混凝土后期強度增長較摻粉煤灰的要緩。分析原因可能是:在常溫水化初期,粉煤灰和火山灰這兩種摻和料主要起填充作用,化學反應活性居次要地位;相對而言,具有多棱狀外形的火山灰顆粒由于其特殊的結構屬性對初始結構的作用,以及高堿含量加速了早期水化速度和水化程度,使得摻火山灰的混凝土產生了較好的早期強度效應[3]。在水化后期,粉煤灰的活性效應發(fā)揮作用,漿體結構逐步密實,強度逐步提高,而火山灰中活性物質——無定型或玻璃體物質以及沸石類化合物含量較少,在水泥水化反應基本結束后,漿體強度發(fā)展較為緩慢[4]。隨著火山灰的摻量增大,后期的強度發(fā)展比摻粉煤灰混凝土要緩慢。
4.2.1 混凝土的碳化試驗
在兩種摻和料不同齡期混凝土劈拉試驗后的劈拉面上滴1%的酚酞乙醇溶液,劈拉面顯示均成酒紅色,表明摻火山灰和粉煤灰的混凝土在最大試驗齡期90d時均未碳化。
4.2.2 混凝土的抗凍、抗?jié)B試驗
分別成型不同摻量下的抗凍、抗?jié)B試樣,試驗結果如下。
從表6可知,同摻量火山灰與粉煤灰混凝土相對動彈性模量、質量損失率、抗?jié)B性能相差不大。隨著火山灰摻量的增加,抗?jié)B性能變強。
表6 混凝土抗凍抗?jié)B試驗結果
4.2.3 混凝土的干縮(濕脹)試驗
成型混凝土干縮試件,測定不同齡期試件的干縮(濕脹)情況,試驗結果見表7。
表7 混凝土干縮(濕脹)試驗結果統(tǒng)計
根據試驗數據,繪制干縮(濕脹)趨勢圖如圖9所示,并進行相應分析。
圖9 不同摻和料及摻量混凝土干縮濕脹趨勢
從試驗結果看出,無摻和料的混凝土干縮最大;火山灰和粉煤灰各摻15%、20%的混凝土干縮相差不大,摻25%時兩種摻和料的干縮相差很大;隨著火山灰摻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干縮變大。
4.2.4 現場混凝土的溫升試驗
試驗室模擬施工現場進行了三種狀態(tài)的混凝土內部溫度檢測,結果見表8。
表8 現場混凝土溫度檢測結果
根據試驗結果,繪制混凝土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見圖10)。
圖10 混凝土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從圖中可以看出,不摻摻和料的混凝土溫度增長最快,最終溫度最高,溫降緩慢;20%摻量的粉煤灰混凝土溫度增長最慢,最高溫度最低,下降相對較快;20%火山灰混凝土溫度變化在摻20%粉煤灰和不摻之間;摻20%粉煤灰和不摻摻和料溫度最高可降低4℃左右,摻20%火山灰混凝土和不摻摻和料溫度最高可降低3℃左右,表明兩種摻和料都能降低混凝土內部水化熱溫升,兩種摻和料的降溫效果相差不大。
(1)隨著齡期的增長,14d后火山灰膠凝材料的強度活性指數小于粉煤灰的強度活性指數,膠凝材料中摻20%火山灰時,可有效降低水化熱11%左右。
(2)火山灰對減水劑和引氣劑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在最大摻量為25%、火山灰與粉煤灰相同摻量時,混凝土耐久性相差不大;摻20%火山灰的混凝土抗壓、劈拉強度最高,與同摻量粉煤灰的混凝土強度相差不大;其它摻量下摻粉煤灰的混凝土強度比摻火山灰的混凝土強度都高。摻火山灰的混凝土7d前強度發(fā)展迅速,7d后強度發(fā)展增長速度放緩,摻火山灰的混凝土后期強度增長較摻粉煤灰的要緩。
(3)不摻摻和料的混凝土干縮最大;火山灰和粉煤灰各摻15%、20%的干縮相差不大;摻25%時火山灰的干縮較大,隨著火山灰摻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干縮變大。
(4)不摻摻和料的混凝土溫度增長最快,最終溫度最高,下降相對較慢;摻20%火山灰可降低混凝土溫度3℃左右;火山灰和粉煤灰摻和料都能降低混凝土內部水化熱溫升,摻量為20%時,兩種摻和料的降溫效果相差不大。
總的來說,摻火山灰的混凝土和摻粉煤灰的混凝土性能各有不同,火山灰摻量為膠凝材料的20%時,膠砂性能和混凝土性能與同摻量的粉煤灰性能基本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