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琳,李 剛,賈鈺瑩,張秀梅,李 哲,葉雨盛,王延波
(遼寧省農業(yè)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遼寧 沈陽 110161)
根據(jù)遼寧晚熟區(qū)的育種目標,為選育出配合力高、堅稈耐密植、穗位整齊、水分低、適合機械化生產、高產穩(wěn)產及抗逆性強的優(yōu)良玉米雜交種,遼寧省農業(yè)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確立外雜選/旅系血緣的主體雜優(yōu)模式并開展玉米品種選育研究[1 ~3]。
母本遼2042 是以美國雜交種為基礎材料,經早世代、大群體、高密度選擇,結合大小斑病和絲黑穗病抗病接種鑒定,以系譜法經8 代自交于2012 年選育而成。
父本遼2596 是以丹598/鐵9010 為基礎材料,經7 代自交及抗逆鑒定、配合力測定于 2012年選育而成。
2013 年組配雜交組合,2016 年參加遼寧省晚熟玉米品種預備試驗,2017 ~2018 年參加遼寧省晚熟玉米品種區(qū)域試驗,2018 年參加遼寧省晚熟玉米品種生產試驗,2019 年通過了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遼審玉20190017)。
遼單2607 在遼寧省春播生育期128 d 左右,比對照種沈玉21 生育期短1 d。 需活動積溫3 019.7 ℃,屬于晚熟玉米雜交種。 芽鞘紫色,葉緣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84 cm,穗位高128 cm,成株葉片數(shù)21 片,果穗筒型,穗軸紅色,穗行18行,穗長19.1 cm,禿尖長0.8 cm,粒型為中間型,籽粒橙黃色,百粒重33.4 g,出籽率83.0%。
經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沈陽)測定,遼單2607 的籽粒容重為734 g/L,粗淀粉含量為74.22%,粗脂肪含量為3.61%,粗蛋白含量為11.21%。
經沈陽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2017 年、2018年兩次玉米主要病害人工接種鑒定,遼單2607 中抗玉米大斑病,中抗玉米莖腐病,感玉米穗腐病,抗玉米絲黑穗病,中抗玉米灰斑病。
2017 年參加遼寧省晚熟玉米品種區(qū)域試驗,遼單2607 的平均產量為10 195.5 kg/hm2,比對照沈玉21 增產6.1%,6 個點增產,2 個點減產。2018 年參加遼寧省晚熟玉米品種區(qū)域試驗,遼單2607 的平均產量為9 654.0 kg/hm2,比對照沈玉21 增產5.8%,7 個點增產,1 個點減產。
表 1 遼單2607 玉米品種區(qū)域試驗結果
2018 年參加遼寧省晚熟玉米品種生產試驗,遼單2607 的平均產量為9 300.0 kg/hm2,比對照種沈玉21 增產3.7%,6 個點增產,無減產點。
表 2 遼單2607 玉米品種生產試驗結果
玉米品種遼單2607 適宜在≥10 ℃活動積溫多于3 000 ℃的遼寧省晚熟玉米區(qū)域種植,可間種、套種或清種,適合于坡崗地、平肥地。 清種適宜密度為52 500 株/hm2左右,在北方春播區(qū)播種時期以4 月中下旬為宜。 建議每hm2底肥施用農家肥25 000 ~30 000 kg,種肥施復合肥450 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75 kg。 播種前可采用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劑拌種的方法防治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 使用甲拌磷或甲胺磷顆粒劑于大喇叭口期灌心的方法防治玉米粘蟲,使用甲拌磷或甲基1605 顆粒劑灌心的方法防治玉米螟蟲。 生育期中后期注意防治玉米穗腐病。
制種田父母本比例為1 ∶6。 父本行、母本行的適宜種植密度均為67 500 株/hm2。 先播種1/2的父本,一期播種的父本出苗后可播種剩余父本和母本。 在苗期、抽雄散粉前實行嚴格去雜措施,收獲及脫粒時需剔除雜穗,并注意防止機械混雜。父母本提純工作需每隔3 ~4 年開展1 次。 為了保證親本純度,父母本田間繁殖區(qū)的空間隔離距離需大于5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