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珍
【摘要】幼小銜接自主管理能力培養(yǎng)一直是家長與老師心中分外關心的問題。幼兒園與小學學童在心理與行為上具有不同的發(fā)展特征,幼兒自主管理能力與幼兒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規(guī)劃,會對幼兒將來的學習與未來的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形成良性循環(huán)。那么應該如何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培養(yǎng)與形成自我管理能力,使幼兒順利地完成自主管理,成為教育界最關注的問題。幼兒園應從動態(tài)性、游戲性、文藝性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施教活動,從而幫助幼兒快速養(yǎng)成自主管理能力。
【關鍵詞】幼小銜接;自主管理;教學教育
因為幼兒園對于幼小教育與小學教育有著明顯差異,所以對于自主管理能力將從規(guī)則、激勵、互動等環(huán)節(jié)展開落實,避免因幼兒年齡等問題忽略了教學與行為習慣養(yǎng)成之間的聯(lián)系,造成“脫節(jié)”現(xiàn)象。幼兒從家庭到幼兒園之間存在一定的“坡度”問題,幼小銜接階段自主管理能力的養(yǎng)成離不開家長與教師的雙相結合,所以家長應與幼兒園形成相互關系,做好應對工作,在家庭生活與幼兒園學習中進行雙向輔助,這樣才會引領幼兒走好這個“坡度”,及時針對不同幼兒進行相應調整,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秀良好的成長與學習環(huán)境。
一、樹立規(guī)則服從意識,培養(yǎng)幼兒自主管理能力
(一)家長培養(yǎng)與養(yǎng)成幼兒自主管理能力
在培養(yǎng)過程中,幼兒的規(guī)則服從意識尤為重要,規(guī)則服從意識對于幼兒現(xiàn)階段、小學、中學乃至大學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幼兒園與家長應當及時進行樹立與培養(yǎng),例如家庭中,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穿脫衣服、洗襪子、疊被子、整理自己衣物等。物品整理:在家中自己的玩具、衣服、圖書等物品學習分類有序整理,并由家長監(jiān)督配合幫助幼兒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整理習慣。生活自立習慣是養(yǎng)成幼兒自主管理能力的基礎,對于幼兒以后注意力、學習力、觀察力等能力養(yǎng)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要明確“家園結合”的重要性,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在教育幼兒方面與家長始終保持一心,做好幼兒反饋雙向工作。
(二)幼兒園培養(yǎng)與養(yǎng)成幼兒自主管理能力
1.幼兒園培養(yǎng)之班級管理
在培養(yǎng)幼兒自主管理中,班級管理也非常重要,幼兒在園內需要保持注意力的穩(wěn)定和持久,不被外界因素所干擾,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服從意識對于幼兒的思維敏捷性和注意力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例如在班級里制定文明規(guī)則:每天保持微笑,請求別人幫助時要說“請”,借了物品使用要及時歸還并表示感謝,做錯了事情要及時道歉等。且制定值日生表格,幫助幼兒更好的鍛煉自理能力,同時還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同時制定獎懲機制,比如通過幼兒正確行為積累紅心,紅心達到一定數量時可以給予不同程度的獎勵,從口頭表揚到實物獎勵;而不良行為則會產生扣除紅心的懲罰,累計次數越多,幼兒也會受到教師和家長的提醒以及糾正,有利于幼兒產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對于自主管理能力的養(yǎng)成有莫大的助益。
2.幼兒園培養(yǎng)之一日常規(guī)調整
在幼兒的一日常規(guī)方面,幼兒園階段和小學階段有些跨越式的不同,幼兒園階段孩子們學習以游戲為主,生活以舒適為主,但是步入小學,他們要面對長時間的學習以及失去午睡時間等等。幼兒一日常規(guī)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生活、師生關系以及標準和要求三方面上。學習生活: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循序漸進的調整教學方式,以授課為主游戲為輔。師生關系:幼兒教師更加側重幼兒的生活起居,例如孩子尿褲子、不吃飯,都需要教師幫助他們換上干凈衣物,督促他們吃飯等。幼兒教師更像是幼兒在園內的“家長”。但是步入小學更加考驗幼兒的獨立性,孩子與教師的接觸主要在課堂上。標準及要求:在課堂上要求孩子們端正地坐好,認真聽課,沒有允許不可以隨意下地走動。要讓幼兒提前適應小學的授課方式以及課堂紀律。
二、通過親子互動使幼兒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幼兒教育是學習的重要啟蒙階段,很多習慣都會在此期間養(yǎng)成并影響到幼兒的一生,而園內開展親子互動則為家長和孩子額外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在這里,家長可以通過更直接的方式來了解孩子在園內的綜合表現(xiàn),同時根據現(xiàn)有問題與教師進行相應的調整規(guī)劃,同時也可以參加園內的親子活動,幫助孩子更好的形成習慣。親子互動的形式有很多:親子談話、親子游戲。談話要注意風格和頻率,談話內容要精細:面對幼兒提出自由開放的問題,根據他們的回答信息進行分析、擴充,激發(fā)他們從不同角度思考相關問題,提升思維能力。親子游戲則首先要重視游戲的主旨意義。游戲中繼續(xù)重視兒童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方向,不要為完成游戲而游戲。對家長來說,做親子游戲不是上課,無論何種游戲方式,家長應當是游戲參與的一份子,要保持平等姿態(tài),重視互相配合。如果能讓寶寶主動尋求合作方,家長自然而然地指導幼兒知識和技能最好。評判親子游戲是否成功的標準是:游戲的過程能否給雙方帶來樂趣,游戲能否讓孩子在親子游戲體驗中擁有成功的快樂,能否讓家長感受到親子互動的幸福。親子活動重在參與性,我國幼教專家陳鶴琴就曾指出:孩子以游戲為生活。現(xiàn)在很多幼教導向都以游戲性教育為主。通過游戲親子活動,可以使幼兒得到全方面的發(fā)展,對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可達到水到渠成的進度。
三、運用鼓勵機制、榜樣作用鼓舞幼兒,使幼兒樂于自理
3-6歲的兒童正處于在意外界看法、渴望表現(xiàn)自我得到認可的階段,適當的鼓勵可以深化自理行為在幼兒心中的印象,讓幼兒認為主動自理便可以獲得褒獎,得到認可,這對于幼兒培養(yǎng)自理能力起到了一種強化作用。可以以一周為周期,對幼兒良好的自理行為進行打分、貼小紅花等,利用分數的差別和紅花數量的多少來激發(fā)幼兒主動自理行為,久而久之幼兒就會具備自理能力。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對于鼓勵有些這樣的看法:“隨便什么事,你要小孩怎么做,做什么樣的人,學什么樣的事,求什么樣的知識,研究什么樣的問題,你要有一個法寶呢?”就是“鼓勵”。在鼓勵下學習、成長的孩子擁有自信心和樂觀的心態(tài),在學習中游刃有余。另外,榜樣的力量于幼兒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榜樣并不局限于園內表現(xiàn)出色的幼兒,一些被幼兒喜愛的動畫角色、繪本圖畫人物等都可以成為幼兒的榜樣。例如幼師可以截取《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動畫中的情節(jié),大頭兒子體諒父母,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這些都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幼兒園內,幼師還可根據幼兒們的投票或者每周自理分數的高低評選出一名小榜樣,“榜樣”的稱號對獲得稱號的幼兒起到肯定的作用,可保持他們的自理性,沒有得到“榜樣”稱號的幼兒也不會氣餒,他們心中有了目標,便會為之努力,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自理能力,為步入小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多方面綜合提升幼兒的能力,做到幼小無縫銜接
要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習慣與能力,光靠規(guī)則制度、獎勵措施與家長互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幼兒進行全方面的綜合培養(yǎng),可以從時間觀念、學習習慣、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等多方面進行培養(yǎng)。例如在時間觀念與學習習慣可以參考“番茄專注法”,針對幼兒,以每15-20分鐘進行一段浸入式集中教學,之后休息10分鐘,反復進行3-4次為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之后集中休息20-25分鐘。此方式會使兒童對時間觀念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知,并且通過這種以時間為基礎導向的浸入式學習法,還可以讓兒童更加高效快速的學習,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而語言表達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則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中獲取,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深刻指出:“孩子的閱讀開始越早,閱讀時思維過程越復雜,對智力發(fā)展就越有益。學會閱讀,就會練就一種很重要的技能,邊讀邊思考邊領會。”閱讀與幼兒以后的學習、生活有著的密切的關系,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對幼兒的一生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 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各種方式引導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泵繉W期,幼兒園都要投入一部分經費,充實圖書室的繪本圖書,內容涵蓋了親子感情、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教師組織幼兒開展讀書活動,指導幼兒將故事以角色表演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活動中提高了幼兒的專注力、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及表現(xiàn)力。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每天家長和孩子共同記錄讀書體會,月底全班評選出優(yōu)秀讀書家庭并給予獎勵。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了孩子們愛讀書的興趣,讓他們充分體會到閱讀的快樂,更拓寬了幼兒的閱讀領域,從小養(yǎng)成喜歡閱讀的習慣。通過這種閱讀習慣,幼兒可以掌握的知識儲備將會達到一個全新的水準,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會得到顯著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小銜接自主管理能力并不是單一方面,其中涵蓋了很多內容。而在培養(yǎng)中,我們將從多方面進行綜合實現(xiàn),從規(guī)則制定、到親子游戲互動,再到最重要的綜合培養(yǎng)。從時間觀念、學習習慣、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對幼兒實行提升,而在規(guī)則制定中,則通過幼兒自主整理物品、與別的伙伴協(xié)力完成班級指定清掃工作來鍛煉其自主管理與自理能力。并定制“獎懲機制表”對幼兒的心理起到一個積極的影響,讓幼兒明白公平競爭、綜合表現(xiàn)的重要性,從而自主的去學習,達到令家長與教師均滿意的結果。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山區(qū)幼兒園大班有效開展幼小銜接工作的探索與研究 》成果,課題編號:GDXKT20492】
【參考文獻】
[1]鄭少華,李鴻娟."在幼小銜接中培養(yǎng)幼兒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家 .(2017):93.Print.
[2]朱樂梅. 幼兒教育要滲透親子互動[J]. 新課程(綜合版), 2018(8).
[3] 宋平瑩."談如何注重幼兒良好習慣培養(yǎng),為幼小銜接助力."才智 .16 (2018):74.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