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玉
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很多家長都懂得這一點。但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那么容易,往往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中間還可能經(jīng)歷反復。不過,習慣的養(yǎng)成有一定訣竅,掌握了訣竅就會事半功倍——
已經(jīng)上小學的兒子還經(jīng)常纏著我給他講故事,卻從不自己看書,我從培養(yǎng)“起床鬧鈴”式的習慣入手,讓他學會自主閱讀
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還經(jīng)常纏著我給他講故事。我給他買的故事書,雖然大多是拼音版的,他完全能看懂,但只要我不給他講,他就不會主動看。平時他愛看電視,看起來沒完沒了。我一再提醒他,不要只看電視,要學會看書,他只是嘟囔一句“真啰唆”,沒一點改變,要么依然故我地看電視,要么拿本書追著我央求“講講唄”。我決定想個辦法培養(yǎng)兒子讀書的習慣。
心理學上說,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認識,最好先改變他的潛意識。我決定從改變孩子的潛意識入手,讓他覺得他本來就是個愛讀書的人。
從潛意識入手改變一個人的認識,有多種途徑,可以在他做一件事情時故意在旁邊悄悄地對他說話,傳達某種信息,讓他不經(jīng)意間聽到;也可以給他催眠,讓他在催眠狀態(tài)中改變潛意識。我選擇了后一種辦法——不過我不用對兒子進行催眠,而是選擇早晨他快起床時對他“呼喚”。這個辦法看似簡單,但需要注意說話的方式,表達要簡潔、明確,要用積極正面的語言。
我用了將近一周的時間,每天早上喊兒子起床時都在他耳邊反復呼喚他:“愛讀書的寶貝,起床了!”如此喊上三五遍,兒子就會從睡夢中醒來。我繼續(xù)喊他:“愛讀書的寶貝,快起來吧!”剛開始,兒子會睜著惺忪的睡眼問:“我愛讀書嗎?”我立即肯定地回答:“對呀,你很愛讀書!”兒子不相信地嘟囔:“我好像不愛讀書,愛看電視!”我就以肯定的語氣糾正他:“你很愛讀書!”兒子依然不相信地問:“為什么?”我就語氣輕松地告訴他:“因為讀書非常有趣啊!”
如此堅持了一周,我一遍一遍地強化他的認識:他愛讀書,讀書非常有趣!無論他質(zhì)疑還是否定,我都態(tài)度堅決地告訴他:“你很愛讀書!”“讀書很有意思!”
慢慢地他好像對這樣的“起床鬧鈴”習慣了,不再質(zhì)疑、否定。我知道,意識轉變已經(jīng)成功,該進行行為的培養(yǎng)了。
我把他的房間收拾干凈,把他能讀的書錯落有致地放在他隨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有時間,我就會拿起我的書坐在他的房間讀??吹轿易谒姆块g讀書,他也會拿起他的書,坐在我身邊讀,不懂的地方會問我,不再纏著我給他講了。有時候他也會看電視,看完后發(fā)現(xiàn)我在他房間認真地讀書,他會主動拿起他的書跟我一起讀。
我有意識地引導了一個多月,他基本上養(yǎng)成了自覺讀書的習慣。當然,他還會看電視,但在我和他協(xié)商好,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超過1個小時后,他看完電視就會自覺去看書。有時讀書入了迷,他會忘記看電視,臨睡時才猛然想起:“哎呀,我今天都沒看電視!”我故意問他:“你忙什么呢,連電視都忘了看?”他就說:“我讀書??!”我追問:“你怎么那么愛讀書?”他就會說:“因為讀書有意思??!”那語氣就好像他一貫這么認為似的。就這樣,我通過轉變孩子的潛意識,加上行為方面的引導,順利讓兒子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
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大概需要21天。堅持讓兒子背詩詞終有收獲
對于有的行為來說,孩子一旦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就會堅持下來并形成習慣。但有些事情,即使孩子的看法改變了,意識到了某種行為的必要性,但如果不跟蹤督促,他也很難堅持下去,更別說習以為常了。
雖然兒子才上小學,但我已經(jīng)看出他理工男的特質(zhì)——寫作業(yè),他從來都是先寫數(shù)學,語文放在最后,理由是語文“不討人喜歡”。雖然他的語文成績并不差,但我還是想讓他對語文再下點功夫。我決定每天讓他背誦一兩首古詩,以培養(yǎng)他對文字美的感受能力。我先是按照以前的辦法,改變他對詩歌的認識,等他對每天背詩的計劃接受以后,我便帶他每天背誦,長的詩詞每天背一首,短的每天背兩首。
也許是詩歌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他還沒能領悟,也許是他天生的興趣不在此,詩詞背誦的計劃沒堅持幾天,他就不干了,每天都需要我動員一番才能完成??此车脤嵲诿銖?,我想過就此打住,再找其他切入點,可轉念一想,兒子記憶力那么好,一首短詩十幾分鐘就能背誦,讓他每天堅持十幾分鐘實在算不上負擔。他覺得沒意思,只因他沒能領悟詩詞的美,背多了,領悟了,他一定會喜歡。
我決定把計劃堅持到底。不是說,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大概需要21天嗎?那我就先堅持21天再說。
雖然兒子每天背誦時都會抗拒一番,但在我的堅持下,他沒有放棄。一個多月后,有一天我們有事要出去,計劃了一下時間,感覺晚上10點多才能回來。兒子想起了什么似的說:“那么晚才能回來,我肯定還沒到家就睡著了,今天的詩還怎么背呀?我還是現(xiàn)在就背吧!”說著,趁我們收拾東西時他提前把任務完成了。我知道,以后再背詩,我可以不用陪他,也無須再強制他了。
而且,我也看到了令人欣慰的結果。一次和朋友一起帶孩子出去野餐,郊外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大人也不禁陶醉其中,孩子們更是歡快地追逐嬉戲。中午吃飯時,朋友問孩子們:“春天美不美?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孩子們有的說看到了麥苗、油菜花,有的說看到了老牛,有的說看到了小燕子在麥田上飛,還有小蜜蜂在采蜜。兒子想了想說:“我看到了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北慌笥押苁强滟澚艘环5业男牢窟h不止這點虛榮心的滿足,因為我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兒子終于領悟到了文字之美,擁有了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堅持,但堅持多長時間合適,并不好把握,尤其是那些短時間內(nèi)很難看出成效的事情,時間把握不當還會前功盡棄。
一位朋友曾經(jīng)按我說的辦法培養(yǎng)她兒子練字的習慣。經(jīng)她一番努力,孩子同意去上書法班,而且堅持了下來,不到一個學期寫的字就比以前漂亮多了??膳笥淹瑫r又讓孩子學了乒乓球、游泳、機器人拼裝、作文等,弄得孩子一到周末就很緊張。孩子抱怨興趣班太多,要求減少,她便根據(jù)孩子的意見,一番權衡后把書法班停了。因為她覺得男孩子愛動,體育類的培訓班更適合孩子;機器人是孩子的最愛,孩子不愿放棄;作文是孩子的弱項,必須得補。只有書法課能停。
可沒想到,孩子的字雖然進步很大,但還沒定型,書法課一停下來,沒過多久就恢復到了以前的潦草。朋友發(fā)現(xiàn)后想再讓孩子重返書法班,孩子因為已經(jīng)習慣了新的生活節(jié)奏,說什么也不愿意。朋友懊悔不已。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