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榮 ,劉福莉 ,武艷 ,宋玉
(1.河北省黃驊市人民醫(yī)院,黃驊 061100;2.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石家莊 050031)
非小細胞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之一,患者發(fā)病后有較高的病死率, 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且患者預后效果一般較差,目前關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的研究報道較多, 但是分析其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狀況的研究報道較少[1,2]。NUSAP1 蛋白是一種DNA 和微管結合蛋白, 其在維護細胞周期的正常運作中對蛋白進行調控,在細胞周期中起重要作用[3]。 目前NUSAP1 蛋白在多種惡性腫瘤患者預后中呈高表達。 本次研究探討NUSAP1 蛋白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狀況的具體影響, 為臨床醫(yī)師改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狀況提供參考,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6 年 2 月-2019 年 2 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68 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癌組織標本, 根據(jù)患者NUSAP1 蛋白表達量分為高NUSAP1 蛋白表達組和低NUSAP1 蛋白表達組。高NUSAP1 蛋白表達組 36 例,男 23 例,女 13 例;病程范圍 6 個月-28 個月,平均病程(17.63±3.16)月;年齡范圍 30-63 歲,平均年齡(51.37±5.44)歲。 低NUSAP1 蛋白表達組 32 例,男 21 例,女 11 例;病程范圍 7 個月-30 個月,平均病程(18.43±3.59)個月;年齡范圍 29-64 歲,平均年齡(5081±4.93)歲。納入標準:⑴患者符合非小細胞肺癌的《中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敏感性突變和間變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斷治療指南(2015版)》[4]相關診斷標準并確診;⑵患者年齡在18-65歲之間;⑶患者術前均未接受其他治療方案。 排除標準:⑴患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疾??;⑵患者樣本采集前有全身性感染疾??;⑶分娩期、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婦女。 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符合相關倫理標準。
1.2 方法
1.2.1 熒光定量PCR 檢測方法 提取組織總DNA后采用反轉錄法轉錄為cDNA, 將cDNA 作為模板。 預變性 94℃,操作 5min;變性 95℃,操作 50s;退火 60℃,操作 40s;擴增 70℃,操作 40s;上述操作共進行30 個循環(huán);實驗共進行3 次。
1.2.2 免疫組化檢測方法 樣本組織行切片、脫蠟、水化后行抗原修復操作, 對樣本組織進行染色,操作過程嚴格按照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將磷酸鹽緩沖液作為對照,根據(jù)陽性染色強度和染色細胞比例作為判斷NUSAP1 蛋白的標準。 染色強度:棕褐色 3 分、棕黃色 2 分、黃色 1 分、無著色 0 分;陽性細胞比例大于75%為4 分, 陽性細胞比例51%-75%是3 分,陽性細胞比例26%-50%是2 分,陽性細胞比例5%-25%是1 分,陽性細胞比例小于5%為0 分;兩項乘積≥5 分為NUSAP1 蛋白高表達,<5 分為NUSAP1 蛋白低表達。
1.2.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4.0 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兩組計量結果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相關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 表示為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男性44 例占比64.71%,女性24 例占比35.29%;年齡≤60 歲22 例占比32.35%,有淋巴結轉移39 例占比 57.35%, 腫瘤直徑≤3cm 有 19 例占比27.94%,TNM 分期Ⅰ期31 例占比45.59%, Ⅱ~Ⅳ期37 例占比54.41%。 見表1。
表1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資料特征
2.2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USAP1 蛋白高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組織分型、病理分級、臨床分期、化療、長期吸煙史的非小細胞肺癌者NUSAP1 蛋白高表達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USAP1蛋白高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單因素分析(%)
2.3 影響非小細胞肺癌生存狀況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淋巴結轉移、 腫瘤直徑、TNM 分期、 長期吸煙史、NUSAP1 蛋白是影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狀況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見表 3。
非小細胞肺癌是呼吸系統(tǒng)主要惡性腫瘤疾病之一,由于其具有高發(fā)病率和高病死率,因此已經(jīng)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公共安全衛(wèi)生問題之一,臨床學者對非小細胞肺癌的關注度也不斷深入[5,6]。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開展使?jié)撛诜肿影悬c和分子標志物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成為可能, 其中NUSAP1 蛋白在參與細胞有絲分裂期間的紡錘體組裝以及維持細胞周期的正常運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7,8]。 臨床學者[9,10]認為 NUSAP1 蛋白在乳腺癌、肝癌等惡性腫瘤中表達量出現(xiàn)異常, 而NUSAP1蛋白會影響惡性腫瘤細胞的增殖和侵襲, 并影響患者的預后。NUSAP1 蛋白在紡錘體裝配中具有關鍵性作用,且在細胞增殖過程中具有特異性,而惡性腫瘤細胞進展過程中有絲分裂失調是常見的臨床特征, 同時NUSAP1 蛋白的過度表達會導致機體紡錘體微管發(fā)生深度捆綁反應, 進一步影響惡性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1,12]。 有臨床學者[13]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NUSAP1 蛋白參與了細胞癌細胞中的上調和表達, 另外通過對NUSAP1 蛋白進行下調能夠組止惡性細胞的增殖, 從而起到治療惡性腫瘤患者的效果。 本次研究探討NUSAP1 蛋白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狀況的影響, 為臨床醫(yī)師改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狀況提供參考。
表3 影響非小細胞肺癌生存狀況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NUSAP1 蛋白表達量升高會使惡性腫瘤中的細胞核內微管聚集并進一步導致機體惡性腫瘤細胞的周期發(fā)生停滯, 而當NUSAP1 蛋白表達量明顯下降后則會影響細胞紡錘體形成異常, 并使胞質分類發(fā)生異常[14]。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組織分型、 病理分級、 臨床分期、 化療、 長期吸煙史NUSAP1 蛋白高表達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可能原因是NUSAP1 蛋白可能參與了機體惡性腫瘤形成的過程, 且有可能能夠成為高選擇性化療靶點的一種; 另外當NUSAP1 蛋白表達量顯著升高時癌旁組織的NUSAP1 蛋白表達量會出現(xiàn)一定的變異, 另外NUSAP1 蛋白表達量過高與惡性腫瘤的早期復發(fā)以及侵襲性的發(fā)生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淋巴結轉移、腫瘤直徑、TNM 分期、長期吸煙史、NUSAP1蛋白是影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狀況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可能原因是 NUSAP1 蛋白能夠調節(jié)部分細胞因子并對惡性腫瘤的遷移、增殖、侵襲造成影響和抑制,并增強化療藥物的敏感性[15]。
綜上所述,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USAP1 蛋白表達較高, 不同臨床病理特征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USAP1 蛋白高表達率存在差異,同時NUSAP1 蛋白是影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狀況的獨立危險因素, 臨床醫(yī)師可以根據(jù)患者NUSAP1 蛋白表達量給予治療方案,改善患者生存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