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
江之滸,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北郭有步曰鐵爐步,余乘舟來,居九年,往來求其所以為鐵爐者無有。問之人,曰:“蓋嘗有鍛者居,其人去而爐毀者不知年矣,獨有其號冒而存?!?/p>
余曰:“嘻,世固有事去名存而冒焉若是耶?”
步之人曰:“子何獨怪是?今世有負其姓而立于天下者,曰:‘吾門大,他不我敵也。問其位與德,曰:‘久矣其先也。然而彼猶曰‘我大,世亦曰‘某氏大,其冒于號有以異于茲步者乎?向使有聞茲步之號,而不足釜锜、錢镈、刀鐵者,懷價而來,能有得其欲乎?則求位與德于彼,其不可得亦猶是也。位存焉而德無有,猶不足以大其門,然世且樂為之下,子胡不怪彼而獨怪于是?大者桀冒禹,紂冒湯,幽厲冒文武,以傲天下,由不知推其本而姑大其故號,以至于敗,為世笑僇,斯可以甚懼。若求茲步之實,而不得釜锜、錢镈、刀鐵者,則去而之他,又何害乎?子之驚于是,末矣?!?/p>
余以為古有太史,觀民風,采民言,若是者,則有得矣。嘉其言可采,書以為志。
(《柳宗元集校注》卷二八)
①永州:唐代州名,今湖南永州。鐵爐步:唐時永州的一個地名。步,同“埠”,碼頭。志:記,古代的一種文體,多用來記敘人物、制度、地方的歷史情況。
②滸:水邊。
③九年:作者自永貞元年(805)被貶永州,到作此文時已有九年。
④釜:無腳的鍋。綺:有腳的鍋。錢:鐵鏟。鋅:鋤草的鋤頭。鋏:斧頭。
⑤桀:夏朝末代君主。禹:夏朝開國之君。
⑥紂:商朝末代君主。湯:商朝開國之君。
⑦幽:指周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厲:指周厲王,西周第十位君主,因違背周人的意志和利益,導致百姓反叛,周厲王逃到彘地(今山西霍州東北),最終死于彘地。文:指周文王,商末周部族領袖,統(tǒng)一了渭河流域,為西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武:指周武王,周文王之子,西周的開國之君。
⑧僇:侮辱,羞辱。
江河岸邊,凡是船可以系纜、人可以上下的地方稱為“步”。永州城北有個步,名叫鐵爐步。我乘船來永州居住了九年,反復尋求它叫鐵爐步的原因,卻不能獲悉。向人打聽這件事,得到的回答是:“大概曾經(jīng)有個打鐵的人居住過,那人離去后鐵爐已毀壞不知有多少年了,唯獨這個名字名不副實地存留了下來。”
我說:“嘻!世上真有事物消失而名稱卻保留著,名不副實到這種程度的嗎?”
鐵爐步的人說:“您為什么只對這個感到奇怪呢?如今世上有依仗著他的姓氏而立身于天下的人,說什么我家門第高,別人比不上我。要是問他的官位和功業(yè),便說是很久以前祖先的事情??墒撬匀徽f自己門第高,世人也說某人門第高,這樣冒用名號與這個鐵爐步有什么不同嗎?假如有聽到鐵爐步這個名稱,而又缺少鐵鍋、鐵鏟、鋤頭、刀斧的人,帶著錢來購買,能夠?qū)崿F(xiàn)他的愿望嗎?可見,想要在那些冒用祖先名號的人身上尋求官位和功業(yè),必然不能獲得,就像到鐵爐步買鐵器一樣。有官位而沒有功業(yè),仍然不能光大其門第,可是世人卻甘心拜倒在他們面前。您為什么不奇怪那樣的事,卻只對鐵爐步感到奇怪呢?突出的例子是夏桀冒用大禹的名號,商紂王冒用商湯的名號,周幽王、周厲王冒用周文王、周武王的名號,用來傲視天下。由于他們不知道尋求祖先建功立業(yè)的根本,卻只想夸耀舊有的名號,以至于敗亡,被人們恥笑,這是應該令人戒懼的事。如果有人訪求鐵爐步的鐵爐,但沒有買到鐵鍋、鐵鏟、鋤頭、刀斧,于是就離開這里到別處去買,又有什么害處呢?您為此感到驚奇,眼光也太窄小了!”
我認為古代有史官,主要負責觀察民間風俗,采集民間言論,像上述這些話就很有價值。我贊賞這些話,覺得它值得采集,于是寫下來作為一篇志。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從永州鐵爐步的名存實亡、名實不副說開去,引發(fā)議論和思考。
讀懂這篇文章的關鍵是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此文作于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屬于中唐時期。當時,門閥世族的勢力雖有所削弱,但仍享受種種特權,以姓氏高低來決定仕途官位的風氣仍然很重。作者將那些官位與功業(yè)不符合、只靠門第和祖宗名望來升官發(fā)財?shù)娜艘曌鳌拌F爐步”,對其進行了揭露和嘲諷,指出他們必將遭到身敗名裂、為天下人恥笑的下場。因此,整篇文章頗具針對性和現(xiàn)實意義。
柳宗元是一位頗有理想和抱負的知識分子,面對安史之亂后唐朝逐漸衰落的時局,他有革新的意愿,這篇文章也可以看作是他政治理想的表露,那就是希望完全打破門閥制度和門第觀念,給當時的中下層知識分子展示自我的機會和舞臺,此外,他認為統(tǒng)治者要做到任人唯賢,任用名實相副之人。這些進步思想至今仍有借鑒意義。(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