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視覺內容產業(yè)高速發(fā)展,如今已實實在在進入了讀圖時代。一方面,技術變革和科技創(chuàng)新給視覺產業(yè)帶來了革命性沖擊,另一方面,內容生產工具的平民化,也使得更多社會大眾參與其中。讀圖時代,給從事新聞攝影的記者帶來了更多的挑戰(zhàn)與機遇,如何抓住發(fā)展機遇,有效應對挑戰(zhàn),將是新聞攝影工作者所面臨的問題。如何按照新聞攝影實時性、真實性等要求,拍攝出視覺沖擊力更強的新聞圖片,從而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成為新時代新聞攝影工作的挑戰(zhàn)。本文依據(jù)新聞攝影的特點和要求,對新聞攝影中視覺沖擊力的一些表現(xiàn)方法做了探究,并以此為其他人留下經驗與借鑒。
關鍵詞:新聞攝影;視覺文化;視覺表現(xiàn)力
新聞攝影并不只是具有單一性的價值,事實上,新聞攝影不單具有“新聞價值”另一個角度來看,還要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這兩種價值不可分割且有一定的聯(lián)系。比如說,在新聞攝影里,“新聞價值”要求攝影具有真實性,而“藝術價值”要求攝影中還有一定的視覺沖擊力。而這兩種價值之間的關系是缺一不可的,是互相影響的,哪一方面都不可忽略。換而言之,真實性也會影響到攝影的視覺表現(xiàn)力。另外,由于視覺文化的興起,導致當代出現(xiàn)了圖片壓倒文字的傾向,視覺文化與感性的、直觀的和快感的文化具有內在聯(lián)系。因此一個好的、完整的新聞攝影就可以通過真實的新聞傳播以及視覺文化來增加視覺表現(xiàn)力。
一、真實性能間接增加視覺表現(xiàn)力
1.真實性使新聞攝影具有了意義
對于新聞攝影來講,目的是傳遞一些真實的事件,即新聞信息。所以如果說新聞攝影傳達的是虛假的消息,失去了真實性,那么這樣的攝影就不能稱之為新聞攝影了,或者說,是毫無意義的“新聞攝影”。新聞攝影應當是直觀的,具體的,而不應該是抽象的,模糊的,這樣才能更好傳遞給受眾信息。因此,如果缺乏真實性,則間接也會使視覺沖擊力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新聞攝影一定要先確認并保證具有真實性,必須要在這個基礎上,再去關注其它的問題。
2.真實性是新聞的核心
互聯(lián)網時代,人人都是發(fā)布平臺,而大眾對于信息的獲取不再講求絕對精細,真實、快速成為第一要素。信息發(fā)布時效,已不是傳統(tǒng)紙媒的平臺優(yōu)勢,而有品質的大型報道策劃,恰是一張報紙得以被讀者認可和不斷追隨的核心競爭力。因此真實性對于紙媒來說尤為重要。除此之外,對于黨報來說,黨報是黨員干部成長的源泉,是把握時事、關心政治、思想凈化和行動自覺的重要工具。如果黨報中出現(xiàn)了虛假新聞則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偠灾?,黨報和傳統(tǒng)紙媒在短時間內是無法被新媒所取代的,同時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對于紙媒或黨報上的新聞攝影來說,就要更加注重真實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傳遞真實的新聞,進而增加視覺表現(xiàn)力。
二、結合事件主題
新聞特寫照片排版要緊密具體,要突出主體內容和事件主體。在攝影中,突出主體內容十分重要,主題是攝影的靈魂,而特寫便是突出主體內容和突出主題的很好方式。
比如知名的新聞攝影作品--一《烏干達干旱的惡果》,作者沒有像其他新聞攝影者一樣去拍攝災民的面部,也并沒有去拍攝干裂的黃土和荒蕪景色,反而拍攝了一個對比強烈的鏡頭一一潔白的大手和黑瘦的小手,這個圖片上的沒有其它的安排,而是通過強烈的對比去表達圖像主題。這個鏡頭表達出了人們不保護環(huán)境帶來的惡劣后果。而如果這張照片拍攝的不是這個特寫,而是拍攝的整片荒蕪的土地這樣的全景,這樣的畫面就很常見了,人們就習以為常了,是很難有這樣的特寫效果的,
三、人物形象具有接近性
好的新聞攝影,應當使人有身臨其境的現(xiàn)場感與代入感。當攝影能夠使人產生代入感時,那么攝影中蘊含的感情便能夠很容易的傳達給受眾。如果想要讓受眾產生代入感,那么攝影拍攝的人物或者事件必須是充滿感情和靈魂的。
比如說《埃塞俄比亞的饑兒》這部眾人皆知的作品,照片上的那個孩子,我們能清楚的看到在他的身上,似乎經歷了巨大的磨難,他正在用力吮吸著母親那沒有活力的、充滿晦澀的乳頭,這就十分具有現(xiàn)場感。這種新聞攝影照片,通常都是拍攝人連拍或者是拍攝很多作品而取得的照片,被拍者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這些表情動作都仿佛讓我們體會到那種親身經歷的感受。這一部作品也是如此,充分體現(xiàn)了身處在埃塞俄比亞的難民悲慘的生活,以及生命中慘痛的磨難,我們很容易能從中體會到那種絕望,以及隱藏在其中的一點點小小的希望。這張照片(特寫)能夠給人心里一記重擊,讓人久久不能平靜,給人以余音繞梁的效果。又比如某一屆的一部獲獎作品,圖中表達的是一個埃塞俄比亞的兒童用力的地抓緊面前的水管,他仿佛把水管當成他的全部,他緊閉著雙眼,拼盡全力的去吮吸水龍頭,可以感受的到他的饑渴……看著這畫面,你似乎能夠感受到他水分的流失,生命力的流失,你會身臨其境,仿佛自己也變得口渴。這部攝影中你能看到孩子的不幸,以及自然被破壞的現(xiàn)狀,使我們沉浸并產生共情心,這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新聞攝影作品,既傳達的真實新聞,又帶給人以震撼和思考。
四、結論
在新時代的環(huán)境下,媒體十分發(fā)達,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會發(fā)生,因此新聞攝影者更要注重新聞攝影的特點。在拍攝時,一個真實的事件、拍攝人物的真摯情感、人物的特寫或者是一個好的構圖都能夠增強新聞攝影的視覺表現(xiàn)力。總而言之,視覺表現(xiàn)力的體現(xiàn)不單單取決于任何一方面,只有新聞攝影者將每一方面都考慮到并且全部兼顧,才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才能夠增強新聞攝影的視覺表現(xiàn)力。
參考文獻:
[1]陰雅琳.新聞攝影的視覺沖擊力與形象感染力[J].青年記者,2014(1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