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鄭小宇(彭州市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
導讀
甲亢患者如何選擇碘食物對病情控制有很大影響。那么,關于應該如何正確選擇碘食物呢?
甲狀腺毒癥是指血循環(huán)中甲狀腺激素過多,引起以神經(jīng)、循環(huán)、消化系統(tǒng)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其中由于甲狀腺體本身功能亢進、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加所導致的甲狀腺毒癥稱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hyperthyroidism)簡稱甲亢。引起甲亢病因包括:Graves 病、多結(jié)節(jié)性甲狀腺腫伴甲亢(毒性多結(jié)節(jié)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垂體性甲亢等,其中以Graves 病最為常見,占所有甲亢的85%左右。癥狀主要有:易激動、煩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熱、多汗消廋、食欲亢進、大便便次增多或腹瀉,女性月經(jīng)稀少??砂橛兄芷谛月楸?、甲亢性肌病。
目前,關于甲亢的臨床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有3 種: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放射碘治療;手術(shù)治療。一旦確診甲亢,應該綜合評估患者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患者的身體狀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確保臨床療效。
飲食原則
少量多餐。甲亢患者常伴有消化功能紊亂,腸道吸收營養(yǎng)的能力下降,因此,建議甲亢患者改變?nèi)椭?,每天飲食增加?-7 餐,堅持少量多餐,切勿暴飲暴食,防止因機體代謝加快所致的精神不振及乏力等癥狀。
補充蛋白質(zhì)。甲亢病以代謝高為主要表現(xiàn),為彌補機體代謝損耗,可以多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
補水。與正常人相比,甲亢患者流汗多,每天補水量應該增加方可維持機體代謝水平。
避免過度纖維素。甲亢因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相比一般人腸胃蠕動快,容易出現(xiàn)腹瀉、腹脹等消化道癥狀。纖維素食物會加速腸胃蠕動。因此,甲亢患者應該限制纖維素攝入,以免引起腹瀉。
避免高碘食物。甲亢患者體內(nèi)的碘含量較高,為了避免病情加重,需限制高碘食物的攝入量。
基本原則。甲亢患者基本飲食原則如下: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增加餐次,減輕負氮平衡,控制體重下降;減少刺激性食物,杜絕茶、酒與咖啡;補充綜合維生素,補水。
碘食物選擇
并非所有的甲亢疾病都需要禁碘或者是不補碘。哪些甲亢患者需要低碘飲食呢?臨床上,甲狀腺疾病患者若表現(xiàn)為甲狀腺結(jié)節(jié)、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甲亢)、甲狀腺癌以及橋本氏甲狀腺炎,則需要低碘飲食。海帶、紫菜、海鮮等海產(chǎn)品以及黃藥子、昆布、夏枯草、海藻等藥物都是含碘量高的食物。
甲亢患者若是需要補碘,需要補多少呢?對于正常成人,每天最低碘生理需求是75 毫克,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控制碘缺乏病理事會以及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等一些國際組織認為,正常成年人每天平均攝入碘含量在150 毫克左右為佳,嬰幼兒、學前兒童90 毫克,12 歲以下學齡前兒童120 毫克,哺乳期與孕期婦女200 毫克。成人每天攝入標準碘鹽6-8 克便可以獲得120-150 毫克碘,完全是可以滿足成年人生理需求的。
甲亢患者就醫(yī)時喜歡問一個問題:我可不可以吃碘鹽?我可不可以吃海帶、海鮮等食物?曾經(jīng)有一名患有甲亢的孕婦,在孕期以及哺乳期都堅持低碘飲食,甚至很多甲亢患者拒絕加碘鹽。甲亢患者不建議刻意低碘與高碘食物,關鍵在于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甲狀腺功能的正常狀態(tài)。90%以上的甲亢患者為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發(fā)甲狀腺功能亢進,核心問題并非碘過剩,而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產(chǎn)生系列針對甲狀腺的自身抗體,促使甲狀腺自主合成超出生理所需甲狀腺素。其中,感染、精神壓力、盛怒、創(chuàng)傷與過勞等都是甲亢的誘發(fā)因素。滿足每天生理需求的碘并不是引起甲亢的病因。
對于病情已經(jīng)得到有效控制的甲亢患者,無需長期刻意低碘飲食和不吃任何海產(chǎn)品,這樣反而自己制造了一個缺碘環(huán)境。如果長期低碘飲食,可能導致甲狀腺長時間保持碘饑餓狀態(tài),調(diào)高甲狀腺攝碘功能,一旦甲亢治愈回歸到普通飲食,處于碘饑餓的甲狀腺攝取功能旺盛,容易再次引起甲亢??梢姡桃獾偷怙嬍撤炊鴷黾蛹卓簭桶l(fā)幾率,特別是曾經(jīng)患有甲亢的孕婦,不宜刻意低碘飲食,因為缺碘容易影響胎兒的智力發(fā)育。
綜上所述,甲亢選擇低碘食物對控制病情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