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每當看到一朵朵圣潔的白玉蘭花傲然綻放,不禁讓我想起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給予我的動力、期望與收獲。
記得我第一次申報白玉蘭戲劇獎新人主角獎時,已經24歲了,而當時新人獎的年齡限制就是24歲,這意味著我只有一次參賽的機會。我報的是荀派經典劇目《堪玉釧》,這出戲要前后塑造兩個人物,表演、唱腔和人物塑造都是非常有難度的,雖然已經學習和演出過,但達不到參賽的水平和要求。這出戲是恩師宋長榮老師親授的,宋老師把這出戲演得出神入化。為了更好地把一個楚楚可憐的大家閨秀和一個是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兩個女性人物演得截然不同,我便再次去找宋老師學習,深挖人物內心,學習表演技巧,認真仔細地琢磨老師是如何通過外化的表演來感動觀眾的。能在參賽演出中得到肯定,我自知其實都是老師們鼓勵我,若比起前輩們的表演,那我還差十萬八千里呢!所以即使得了新人表演獎我也并沒有非常滿足,我覺得還要繼續(xù)努力,爭取拿下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
七年后,我的愿望實現(xiàn)了,我獲得了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在這七年的時光里,除了傳統(tǒng)劇目的學習和演出,還參加了許多新編戲的創(chuàng)排,比如《浴火黎明》和《青絲恨》,還有參加尚長榮老師領銜主演的《曹操與楊修》和《貞觀盛事》的演出和電影拍攝,還參演了《映山紅》《唐琬》《金縷曲》《北平無戰(zhàn)事》等等,這些新編戲的創(chuàng)排和演出,讓我積累了非常寶貴的學習和演出經驗。之后,我用《金玉奴》申報了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這出戲雖然是荀派的經典劇目,但曾在上海風靡一時的京劇大師童芷苓先生塑造的金玉奴更是別具一格。我便向童芷苓先生的弟子李秋萍老師求教,想用童芷苓版本的《金玉奴》來參賽。李老師毫無保留地幫我分析人物和劇情,給我一點一點地摳戲。經過幾個月的反復練習和潛心琢磨,最終贏得了評審專家和觀眾的充分認可。
“白玉蘭”見證了我的成長和進步,而這離不開老師的精心指點和傾囊相授,更離不開上海京劇院的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同時,也非常感謝同事們“一棵菜”的職業(yè)精神,不斷地幫助我、鼓勵我。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天時、地利、人和雖缺一不可,但是我相信只要忠于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堅定自己的信念,一定會有一朵“白玉蘭”為你而盛開!京劇藝術之所以長青,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承前啟后的文藝工作者,他們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是生命來創(chuàng)作和保護傳統(tǒng)文化。而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我們更應該與時俱進,堅定文化自信的決心和信心,創(chuàng)作出更多無愧于這個時代和人民的京劇作品,讓蘊含悠久歷史的中國戲曲文化像白玉蘭一樣傲立于世界文化的百花園中。 (作者為第29屆上海白玉蘭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