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楊洪珍
(1 連云港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結核科 江蘇 連云港 222000)
(2 連云港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 江蘇 連云港 222000)
結核病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傳染病之一,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發(fā),臨床多采用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而抗結核藥物會對肝臟造成一定的損傷,久而久之形成抗結核藥致藥物性肝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嚴重時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將對異甘草酸鎂治療抗結核藥物所致藥物性肝損害的療效進行深入的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我院30 例抗結核藥物所致藥物性肝損害患者進行研究,將其分為兩個組別——對照組和觀察組。
對照組15 例,年齡24 ~54 歲,平均年齡(37.7±3.2)歲;病程2 ~6 年,平均病程(3.8±1.1)年;其中男性患者7 例,女性患者8 例。
觀察組15 例,年齡25 ~55 歲,平均年齡(37.5±3.1)歲;病程3 ~7 年,平均病程(3.5±1.0)年;其中男性患者8 例,女性患者7 例。
組間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抗結核藥致藥物性肝損害。②所有患者均對研究過程認可并且知曉,且為自愿參與研究。
排除標準:①心血管疾病者。②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③合并其他肝臟疾病者。
1.2.1 對照組患者:復方甘草酸單銨S 治療?;颊哽o脈滴注復方甘草酸單銨S 注射液(山西普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4328),取160mg 與250m0.9%的氯化鈉注射液混合,每天一次。
1.2.2 觀察組患者:異甘草酸鎂治療?;颊哽o脈滴注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942),取150mg與25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每天一次。
以上兩組患者均停止抗結核藥物的服用,并且治療周期為2周時間。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對比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6.67%,高于對照組的53.33%,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對比(例)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谷丙轉氨酶為(179.44±86.71)U/L,血清總膽紅素為(67.62±20.05)μmol/L,對照組患者的谷丙轉氨酶為(179.11±86.76)U/L,血清總膽紅素為(67.81±20.03)μmol/L,兩組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谷丙轉氨酶為(43.11±22.42)U/L,血清總膽紅素為(24.52±13.13)μmol/L,對照組患者的谷丙轉氨酶為(77.67±31.28)U/L,血清總膽紅素為(38.16±15.46)μmol/L,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對比(±s)
時間 治療前 治療后組別 n 谷丙轉氨酶(U/L) 血清總膽紅素(μmol/L) 谷丙轉氨酶(U/L) 血清總膽紅素(μmol/L)觀察組 15 179.44±86.71 67.62±20.05 43.11±22.42 24.52±13.13對照組 15 179.11±86.76 67.81±20.03 77.67±31.28 38.16±15.46 0.01 0.03 3.48 2.60 0.99 0.98 0.01 0.01 t p
抗結核藥物所致藥物性肝損害的發(fā)病率僅次于胃腸道不良反應,在確診后,第一時間要將抗結核類藥物停止,這樣又會對結核病不利,因此,抗結核藥物所致藥物性肝損害的治療,在臨床上的難度較大[2]。常見的抗結核類藥物涵蓋利福平、異煙肼、吡嗪酰胺等,他們在經(jīng)過肝臟時,可以轉化為一些有毒物質,這些物質會與肝細胞中的大分子物質進行結合,形成脂質過氧化物,從而導致肝細胞死亡,進而出現(xiàn)肝衰竭等嚴重情況[3]。
抗結核藥物所致藥物性肝損害在臨床上的治療多采用藥物治療。復方甘草酸單銨S 是一種復方制劑,成分主要有甘草酸單銨、鹽酸半胱氨酸、甘氨酸,而異甘草酸鎂是單一成分的18-α甘草酸鎂鹽制劑[4]。相關研究表明,相比較于甘草酸單銨來說,18-α 甘草酸的親脂性更強,受體蛋白結合的概率更高,并且在機體內(nèi),能夠迅速的分布開來,對肝臟的靶向性更強[5]。與此同時,18-α 甘草酸還能夠維持藥物濃度,促進肝細胞增殖,在治療抗結核藥物所致藥物性肝損害方面,效果更佳。異甘草酸鎂注射液還是一種肝細胞保護藥劑[6],通過保護肝細胞來改善肝功能,它能夠將機體內(nèi)的血清轉氨酶升高,從而使得肝細胞的壞死過程變得緩慢,防止壞死、炎癥細胞的浸潤,降低肝細胞的炎性反應,從而降低肝細胞的纖維化程度[7]。
本文的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異甘草酸鎂能夠將整體治療效果大大提升,尤其是改善肝功能方面,它能夠起到非常關鍵性的作用,可以作為常用手段作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