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霖
說實話,剛看到這本紅白相間、滿是插圖的書時,我根本沒有想到看完后會有那么深的感悟。畢竟這本書的封面就已經(jīng)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本書肯定很有趣,趕緊看!
這本書果然名不虛傳,成功刷新了我原本的動物觀!這本書里,每一個小知識都能夠讓你目瞪口呆,每一張插圖都能夠讓你啼笑皆非!舉個小小的例子吧:現(xiàn)在很多人都習(xí)慣說“肥豬肥豬”,但事實已經(jīng)證明,別看豬圓滾滾的,似乎很胖,其實它們一點兒都不肥!就以人來說吧,一般情況下,男性的體脂率較低,而就算是年輕人,體脂率在20%以上就算偏胖了。你知道豬的體脂率是多少嗎?答案讓人大跌眼鏡,是15%。這是什么概念呢?簡單來說,15%是很多健身者夢寐以求而又求之不得的數(shù)字,有許多人即使達到了,也很有可能又開始慢慢回升。所以,以后啊,可不要再亂叫什么“肥豬”了。不過,為什么它看起來圓滾滾的呢?也許連豬都不得不承認這是因為它們天生就骨架子大吧!光是這個原因,估計就有一大部分人不知道吧。
在這本書里,我們可以了解到一百種不同動物的不完美日常,它不斷改變著我們對動物的認知,比如說:鴕鳥的腦子居然比它的眼球還小;北極熊雖然是白色的外表,卻是黑色肉底;大家公認具有多重營養(yǎng)成分的穿山甲鱗片,其成分和人類的指甲相差無異;外表兇猛殘忍的獵豹,叫聲居然是“喵喵”;有一種毒蛙的叫聲居然是和牛一樣的“哞哞”聲;臺灣黑熊馳名中外,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叫聲是如狗般的“汪汪”聲……
而當我們在看此書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個反應(yīng)都是驚訝:“?。吭趺纯赡苣??”出現(xiàn)這種情況充分說明,我們受到了“刻板印象”的束縛。
什么是“刻板印象”呢?它主要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這種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種特征,而忽視了個體差異。這個說法我認為是最完整最全面的。比如說,小孩子從小就聽說兔子愛吃蘿卜,甚至還編了童謠??墒悄阒绬幔啃挛魈m的白兔如果只吃胡蘿卜,就會中毒身亡!也許你聽了會不以為然:不就是一些小小的細節(jié),有必要這么關(guān)注嗎?請看前面對“刻板印象”的詮釋,其中就有“忽視了個體差異”的問題,由于這一點,我們就會產(chǎn)生對某事或某物的偏見。如果不拘泥于這個小細節(jié),或許最終造成的后果連你自己都無法想象。
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話:“警察就該男生當,你一個女生去添什么亂嘛!”“喝茶?喝什么茶?那是老年人才愛干的事兒!”“天吶!他身上有文身,一看就是社會人!”等等等等,各式各樣的“刻板印象”籠罩在人們心中。但是,有句話說得好,“凡事都有例外”嘛,誰說女子不如男?女警的英姿颯爽甚至比男警更加耀眼;喝茶是養(yǎng)生之道,年輕人就不該養(yǎng)生嗎;文身什么時候成了社會人的代表,完全沒道理啊。不是嗎?
我們的大腦中已經(jīng)對許多事物產(chǎn)生了思維定式(成人占多數(shù)),很難改變。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能怪孩子,他們?nèi)皇鞘艿街車h(huán)境和話語的影響,一步步走向思維定式。美國曾有一個母親責(zé)怪一位幼兒園老師,原因是原本她的女兒能將“O”看成雞蛋、月亮、大餅等等事物,而自從上了幼兒園,“O”在她腦中就只有字母的意思了。也許有些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這的確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不是嗎?還記得什么時候,月亮在我們眼中就只是月亮,而不是燈之類的其他東西?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同學(xué),為什么一定是雙胞胎而不可能是三胞胎中的兩個呢?
認知事物固然是好的,但是因此而丟失我們本身所帶有的想象力,那又有什么好的呢?
思維定式的力量真的很可怕,我們不能任它橫行霸道。那我們該如何去調(diào)整和改變它呢?方法有很多:換個角度思考;勇于用新的眼光和思維對待問題;勇敢地動手去做……這都很不錯。
所以,請拋開“刻板印象”,這很可能從此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指導(dǎo)教師:洪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