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2019年11月11日,意大利米蘭,由意大利建筑師斯特凡諾- 博埃里(Stefano Boeri)打造的全球首棟“垂直森林”環(huán)保摩天大樓迎來秋季美景。
人口稠密的大都市興起屋頂花園風潮,這是一種必然。在同濟大學城市與規(guī)劃學院建筑系副教授姚棟博士看來,對于樓宇屋頂?shù)睦?,是城市?jīng)過高密度開發(fā)后,人們對室外公共空間和接觸自然機會不斷增長的渴望使然。
“我最喜歡天氣晴朗的夜晚,有朋友來小坐。我們就在三樓屋頂閑聊,一杯紅酒,品出百種滋味!”坐在南京西路450弄29號的屋頂空間,尹立學向記者慨嘆道。這幢小樓是邵逸夫家族的故宅,如今由葡萄酒專家尹立學女士租來,裝修成一個別致的酒窖。而樓頂空間的神奇之處是——座下是20世紀中前期建造的小樓,放眼則有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公房、90年代建造的高層和近年的新建筑。霓虹閃爍間,都是年代感。
“比起在新的商務樓宇中尋找空間,這處小樓讓我尋到了一種舒張感?!币W說。曾為比利時布魯塞爾葡萄酒大賽評委、澳大利亞葡萄酒大賽評委等的尹立學認為,此地是在大上海浦西市中心難得的鬧中取靜之所,是適合享受葡萄酒風情的所在。
尹立學在邵逸夫故宅找到的感覺,在上海來說,實則早已有之。20世紀早期,上海南京路四大百貨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都曾在頂樓乃至樓頂開設過游樂場。這堪稱當代商業(yè)綜合體的雛形。以先施樂園為例,其屋頂花園,“樓臺起伏,花木扶疏,百戲雜陳,笙歌悅耳,尤具園林勝景”。為優(yōu)待顧客起見,免收入場費,更配有汽車馬車,專事迎送。永安公司樓頂?shù)奶祉崢怯螛穲?,場內設有一塔名為綺云閣,高居于眾樓之上,人們可以一邊喝茶,一邊俯瞰上海全景。隨著天韻樓持續(xù)盈利,為永安公司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20世紀早期,上海南京路四大百貨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都曾在頂樓乃至樓頂開設過游樂場。
曾在歐美和亞洲多國訪問講學的姚棟認為,在城市經(jīng)過高密度開發(fā),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之后,屋頂開發(fā)成為一種必然?!爱敶鷣碚f,最典型的城市是香港。”姚棟對《新民周刊》記者說:“20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地區(qū)就出現(xiàn)了一些屋頂公園、廣場,包括百貨公司的游樂場。當時開始,甚至一些開發(fā)項目在規(guī)劃文件中就預設了屋頂?shù)墓查_發(fā)項目和用途?!币澱J為,香港是一座海邊的山地城市,平地資源有限。20世紀七八十年代經(jīng)濟高速增長期,也處于房地產(chǎn)高密度開發(fā)期。這時候,如何將山體與屋頂平臺連接起來,綜合應用,成了香港建筑設計師們所需要動足腦筋的地方。如今,諸如中環(huán)Sevva酒店樓頂?shù)?60度陽臺、灣仔Wooloomooloo牛排館的露天屋頂露臺等,早已成為一些人港島之行打卡之地。
盡管香港有一些如此浪漫且對商家來說極具價值的屋頂,可在姚棟看來,香港的屋頂空間應用,不具有廣泛性。原因在于香港的山地特征,低海拔位置建筑物的屋頂往往與高海拔的城市道路平接,確保了屋頂花園的公共性??稍S多人是不得不利用屋頂,頗有無奈之感的。法國攝影師羅曼·雅克·拉格茲一組《混凝土上的故事》照片,歷時四年拍攝,主題就是高密度建筑群中的香港屋頂。在這組照片中,普通香港市民在自家樓頂晾曬、種植,甚至有父親陪娃開電動玩具汽車、兩個小女孩在跳繩?!跋啾戎袊鴥鹊睾褪澜缭S多地方人們可以在院子里交流,哪怕在客廳里交流,缺乏院子或者客廳空間的港人,選擇了‘天上的院子的交流方式。人們來到屋頂,做完家務的同時開啟閑聊模式,也不失為一種拉近鄰里關系的好方法。這也算是一種人間煙火。”拉格茲如此表述以對自己的作品加以補充說明。
海軍部村莊一景。攝影/ Patrick Bingham-Hall
至少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屋頂,就成為鋼筋水泥都市里的新生機。或為商業(yè)開發(fā),或為無奈涉足。如今的上海,以及中國各大城市,人們該從歷史和當下的國際案例中,找到怎樣的樓頂開發(fā)方向呢?
在姚棟看來,日本2004年最佳建筑與環(huán)境設計獎獲得者大阪的難波公園,是屋頂空間開發(fā)值得推介的案例。
難波公園原址是一座棒球館,位于大阪?zhèn)鹘y(tǒng)熱鬧商業(yè)區(qū),鄰近難波火車站,離機場一站之遙。而如今所見,則是從街道地面上升至8層樓的高度,層層推進、綠樹茵茵,直至樓頂。其仿佛是游離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綠洲,與周圍線形建筑的冷酷風格形成強烈對比,成為嘈雜背景下一處生動、溫馨的街景。難波公園將城際列車、地鐵等交通樞紐功能與辦公、酒店、住宅結合起來,成為日本開發(fā)成功的城市綜合體的代表項目。
姚棟認為,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以后,真正 挖掘出屋頂這一建筑的“第五立面”公共性社會效益的,是北京的建外SOHO。無獨有偶,建外SOHO的建設時間與難波公園恰恰在同一時期。盡管不能像難波公園直接通過街道到達屋頂空間,可建外SOHO的裙房屋頂也有其自身特色。
“建外SOHO的屋頂花園,不再單純是個建筑平臺空間,而是增加了綠化,改變了屋頂?shù)拇紊h(huán)境。潘石屹自己似乎很喜歡這一屋頂花園,多次選擇在這里接受專訪。另一方面,這里對普通人的吸引力也大增。”
建外SOHO的屋頂花園吸引普通人光顧,并非僅僅因為潘石屹“代言”。建外SOHO在屋頂、街道和下沉式廣場三個不同標高的公共空間有著細膩的客戶畫像。無論是屋頂酒吧,還是屋頂球場,都會有固定人群光顧。甚至還有人要做“屋頂認養(yǎng)小動物”項目。“因為建外SOHO里大部分是年輕的白領上班族。上班午休時間是1小時左右。在午休期間與小動物戲耍,可以減輕工作壓力,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與動物的感情。另一方面,現(xiàn)有的流浪小動物寄養(yǎng)地大多在郊外,路途遙遠,來回花費時間很長,行程成本較高。在屋頂寄養(yǎng)小動物,省卻了這些麻煩?!闭{研報告如此寫道。
在上海,改革開放后較早進行屋頂商業(yè)開發(fā)且較為成功的案例,在姚棟看來是位于徐匯濱江的正大樂城,堪稱屋頂公園下的購物中心。然而,更早之前,上海曾推廣過一系列屋頂綠化等舉措,卻鮮有大面積成功者?!缎旅裰芸酚浾吡私獾?,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屋頂綠化的形式上,上海努力嘗試多種形式,主要分三種:一是“地毯式”,主要針對承載力較弱的屋面,用適合薄土生長的草種密集種植;二是“花園式”,對承載力較強的屋面種植喬灌木樹種;三是“組合式”,主要在屋頂四角和承重墻邊用缸栽盆栽方式布置成花園式綠化。
然而,通過多年實踐,卻發(fā)現(xiàn)無法大面積推廣。在姚棟看來,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屋頂綠化,或者屋頂空間利用,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財力、物力和技術支持,特別是屋頂綠化的維持需要長期的維護投入,20多年前的上海,上述條件均不充分。更為重要的——是市民接觸自然需求的催生了屋頂垂直花園的建設。十多年前上海市民對于接觸自然的需求遠不如今日強烈,參與治理和建設室外公共空間的條件并不成熟。
而如今,上海市中心可開發(fā)的空地越來越少。這時候,在已經(jīng)有不少商業(yè)設施開發(fā)出不錯的屋頂商業(yè)設施的情況下,下一步該如何去做?
新加坡海濱灣金沙酒店,距離地面198米的頂樓無邊泳池,是個能夠讓人“瘋狂”的所在。在泳池建造時,邊緣的圍墻采用了一種顏色特殊的瓷磚,再加上水流會漫過泳池的邊緣,因此看起來就像是沒有邊框一樣。在這里一邊游泳、戲水,一邊俯瞰獅城風光,怎不令人激動?
“金沙酒店的屋頂花園是對全民開放的。然而,無邊泳池只對酒店住客開放?!币澫蛴浾呓忉尩溃凹词故墙鹕尘频甑奈蓓敾▓@,本質上還是一個商業(yè)設施。商業(yè)設施是有排他性的,譬如社區(qū)居民如果進入屬于商業(yè)設施的屋頂花園,意圖如果并不在購物,相當于進入了一個‘私人領域的公共空間,這就具有爭議性。甚至令人想到,譬如低收入居民進入這些屬于商業(yè)設施的屋頂花園,多多少少會受到歧視?!?p>
新加坡海濱灣金沙酒店頂樓無邊泳池。
未來的都市將有更多陽臺和屋頂成為垂直綠化和室外公共空間,開展讓城市更美的行動。
同在新加坡,姚棟認為,“海軍部村莊 ”的屋頂項目,不僅塑造了大面積的公共空間,還讓社區(qū)居民受惠。姚棟告訴記者:“‘海軍部村莊是位于新加坡島北部海軍部地鐵站一側的新類型公共服務設施,以馬來語的村莊(Kampung)命名是希望設施能夠重塑人與人之間守望相助的甘榜精神。比之商業(yè)設施項目上的屋頂空間開發(fā),‘海軍部村莊的屋頂開發(fā),將居住在這里的所有人的生活連接在一起?!鄙鐓^(qū)醫(yī)院、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幼兒園、商場,統(tǒng)統(tǒng)都容納進來。還有新加坡著名的食閣文化,也就是我們上海習慣稱為美食林、美食廣場的所在,讓“海軍部村莊”成為打破區(qū)隔,促進各年齡層人群互動的所在。
盡管WOHA建筑事務所設計的“海軍部村莊”是新加坡首個專為年長者打造的公共組屋綜合項目,然而,其使用三年來,已被不少媒體譽為“未來生態(tài)住宅新模式”。在姚棟看來,“海軍部村莊”使得居民能住在高樓而同時擁有容易接觸自然的環(huán)境?!按朔N建筑模式的另一個典型是意大利米蘭的‘垂直的森林?!币澑嬖V記者,“其更是在追求一種讓每個住戶都能在高密度建筑環(huán)境下接觸自然。”
2016年4月,《新民周刊》記者曾在上海九江路501號“德必外灘”采訪過米蘭垂直的森林(Vertical forest)的設計師斯坦法諾·博埃里先生。這位米蘭理工大學教授、前米蘭副市長如此解讀自己在米蘭設計的這兩棟高樓:“我在參加一次植樹活動時,突然想到,為什么不能將平鋪的森林立起來,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里建造一處人與自然共同的家呢?”博埃里所說的植樹活動,發(fā)生在1972年。當時還是個16歲高中生的博埃里,看見奧地利藝術家白水先生(Hundertwasser)在米蘭搞一場藝術活動,宣揚他的建筑理念——圍繞著樹木,建造房屋、庭院和房間。2007年,已經(jīng)51歲的博埃里在阿聯(lián)酋迪拜真正動起了建造垂直森林的念頭?!?007 年初,在新興石油與金融資本的搖籃——迪拜,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建造一棟四周被樹木環(huán)繞的塔樓。當時,作為歐洲設計學院《Domus》雜志的主編,我正在跟蹤報道這座正瘋狂建設摩天大樓的沙漠城市。所有的建筑表皮都由玻璃、陶瓷材料或金屬構成。所有的建筑都反射著陽光,成為一個個巨大的加熱器,炙烤著空氣,炙烤著地面上的行人?!辈┌@锔嬖V記者,“當時,我也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任教。扎埃拉·波羅在哈佛的一份??豆鹪O計雜志》第一期上發(fā)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其中提到,2000 年后至2007年新建的高樓中有 94% 的建筑外立面被玻璃覆蓋。玻璃表皮、金屬外觀及人造礦物立面,在城市中越來越普遍?!?因為迪拜之行,博埃里產(chǎn)生了至今他仍認為是“一個沖動怪異的想法”——創(chuàng)造兩棟生態(tài)友善的塔樓;他們從樓頂?shù)礁鱾€立面,不被玻璃,而是被樹葉覆蓋,不僅是灌木的樹葉,更重要的是喬木的樹葉。
姚棟向記者披露,目前博埃里事務所正在國內三個住宅項目和一個大型公共設施項目中實踐“垂直森林”的理念?!皬那靶┠陣鴥纫恍┥唐贩肯M者注重封陽臺,包括一些開發(fā)商喜歡‘偷面積,到如今國內也開始有人更多追求在高密度人居中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這無疑是一種進步?!币澱f,“我曾在德國生活過一段日子。當?shù)厝藗儗﹃柵_有著更多接觸自然方面的追求,包括屋頂、露臺等等。我覺得,這與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方面,德國城市住宅套內面積總體上還是比上海寬敞 ;另一方面,隨著二戰(zhàn)之后歐美家庭烘干機普及,‘萬國旗晾曬不再出現(xiàn),人們對陽臺的使用有了更多追求?!币澱J為,隨著國家經(jīng)濟技術實力的全方位提升,市民對于室外公共空間和接觸自然的需求也日漸增長,越來越多的上海市民正投身于城市第五立面的建設中。未來的都市將有更多陽臺和屋頂成為垂直綠化和室外公共空間,開展讓城市更美的行動。與此同時,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也將有更多更美好地開發(fā)屋頂環(huán)境的案例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