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東,游福年,李 麗
(福建省龍巖市中醫(yī)院,福建 龍巖 364000)
作為慢性胃炎的一種,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產(chǎn)生和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習慣以及年齡等多種因素有關,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貧血等癥狀,常伴有腸上皮化生等,且與胃癌的發(fā)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1]。因此,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及時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由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情較為復雜,現(xiàn)代醫(yī)學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中醫(yī)學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機在于脾胃虛損,氣滯血瘀,因此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應當以健脾補血、消瘀散寒為目的,使用保胃抗萎方結合艾灸對慢性萎縮性胃炎進行治療,可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本文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對治療結果進行研究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的10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均于我院2016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36歲~68歲,平均(48.11±6.57)歲。實驗組中,男23例,女27例;年齡34歲~69歲,平均(46.24±6.71)歲。兩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①符合《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與《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②患者均知曉此次研究,并簽訂同意書。
①伴有心、肝、腎等嚴重原發(fā)性疾?。虎诎橛邢詽?;③伴有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⑤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保胃抗萎方[3](主要成分為中藥飲片:山藥30 g、黃芪30 g、知母15 g、雞內金12 g、石斛15 g、以及三七粉3 g等)中藥煎服,每天2次。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艾灸懸灸法治療,具體方法為選取內關、天樞、阿是穴等基礎穴位,左手食指、中指放于被施灸的穴位旁,右手將艾條點燃后垂直懸起于治療穴位上3 cm~4 cm照射至患者感覺溫熱、有些微熱痛感為度。若患者伴有其他癥狀,可加不同穴位進行艾灸,比如胃酸過多者艾灸時可加陽陵泉;心情抑郁者艾灸時可加肝俞、章門等穴位,艾灸每天1次。兩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均進行連續(xù)12周的治療。
對兩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癥狀表現(xiàn)改善時間以及治療后胃鏡檢查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治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無變化或病情加重。(治愈+顯效+有效)/總量×100 %=有效率。
3.4.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由于對兩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結果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6.00 %)明顯高于對照組(82.00 %),且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例(%)
3.4.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表現(xiàn)改善時間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實驗組臨床癥狀表現(xiàn)改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結果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表現(xiàn)改善時間比較
作為一種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要是由胃黏膜炎、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以及腺體萎縮等因素引起,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貧血、上腹部隱痛等癥狀,可導致胃潰瘍、胃出血甚至是胃癌等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4]。因此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及醫(yī)護人員都應當高度重視,加強診斷和治療。臨床上,通過胃鏡檢查、病理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等方法進行診斷,而由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發(fā)生時,患者胃內幽門螺桿菌陽性檢出率很高,因此應當進行抗Hp治療。
中醫(yī)學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多屬于“胃脘痛”“胃痞”等范疇,主要是由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表現(xiàn)為本;氣滯血瘀、濕熱內結,表現(xiàn)為標,本虛標實,兩者交雜,從而使得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情復雜,較難治愈[5]。因此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應以脾胃為中心,保胃氣為本,采用保胃抗萎方結合艾灸進行綜合治療,既能發(fā)揮中藥的作用,有效保護胃黏膜,又能行氣消脹,溫經(jīng)止痛,標本兼治,較中藥或者艾灸的單一治療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在保胃抗萎方中,雞內金可以提升脾胃的功能,起到恢復胃氣的效果,知母與石斛可以滋陰清熱,黃芪可以益氣健脾,山藥可以健脾祛濁,諸藥聯(lián)用,能夠對脾胃起到有效的調和、保胃氣的作用。而艾灸時選取天樞、足三里、中脘穴等脾胃經(jīng)特定穴進行調理,能起到消瘀散結、溫經(jīng)散寒的效果[6]。另外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個慢性的病理過程,因此在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時醫(yī)護人員應鼓勵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同時注意平時的飲食習慣,避免辛辣、過冷過熱等刺激食物的攝入,注意預防治療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均能有效提高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
本文通過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發(fā)現(xiàn)采用保胃抗萎方配合艾灸治療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治療效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和對照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改善時間明顯縮短,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保胃抗萎方配合艾灸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能大幅度提高治療有效率,縮短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改善時間,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