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換
[摘? ?要]專門學校學生學業(yè)基礎遠落后于同齡學生平均水平,在學習時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在專門學校開設趣味課程是很有必要的。專門學校可以開設“Scratch趣味編程”校本課程,采用游戲項目學習法引導學生從玩游戲到學編程,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yǎng)計算思維能力。文章以一個具體的游戲項目——“接蘋果”雙人對戰(zhàn)游戲的開發(fā)教學實踐為例,談趣味編程課程的教學。
[關鍵詞]趣味編程;Scratch;游戲開發(fā);專門學校
[中圖分類號]? ?G633.67?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0)24-0039-02
一、在專門學校開設趣味編程課程的必要性
專門學校學生上課注意力易分散,學業(yè)基礎遠落后于同齡學生的平均水平,容易產生對學習的畏難情緒以及對學習的厭惡。在專門學校開設趣味課程,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愛學習、會學習。
Scratch 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fā)的一款圖形化程序設計軟件,以搭積木的方式編寫程序,用其可以很容易地創(chuàng)編出互動故事、創(chuàng)意動畫以及趣味游戲,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武漢市礪志中學,我們嘗試開設了一門校本課程“Scratch趣味編程”,本課程目前包括初級課程和提高課程。
初級課程分為5個主題活動,每個活動2課時,設計由易到難,知識由淺入深。通過5個主題活動,學生應能掌握Scratch的界面、角色、場景、變量、常用功能模塊的應用等知識,能夠進行簡單趣味程序的開發(fā),具備基礎程序設計能力。提高課程分為10個主題活動,每個活動2課時,分為簡單算法學習和趣味游戲的制作,可以模擬生活、學習中的常見問題,采用程序設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學生掌握程序設計的一般方法后,能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趣味程序的設計與開發(fā)。本文中的“接蘋果”雙人對戰(zhàn)游戲的開發(fā)屬于提高課程的一個主題活動。
二、Scratch“接蘋果”雙人對戰(zhàn)游戲的開發(fā)教學實踐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鞏固Scratch“動作”“事件”“外觀”“聲音”“控制”“偵測”“數據”等功能模塊的應用,掌握“控制”模塊中“克隆”指令塊的應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接蘋果”雙人對戰(zhàn)游戲制作,讓學生了解程序設計的基本過程,厘清基于計算機編程的問題解決基本邏輯。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驗游戲開發(fā)的奇妙之處,激發(fā)學生學習編程的興趣和熱情。
2.教學實施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玩網絡游戲嗎?“接蘋果”游戲,你們玩過嗎?下面我們請一個同學上臺來玩這個游戲。
學生回答:玩過。
一名學生上臺玩“接蘋果”游戲,其他學生觀看。
師:你們覺得他玩得怎么樣?想和他一起玩這個游戲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用Scratch來設計并制作一個雙人對戰(zhàn)游戲——接蘋果。
學生回答:他玩得很棒,我也想和他一起玩。
【設計意圖】游戲導入,引入課題。
(2)分析游戲,化繁為簡
提出問題,分析游戲規(guī)則: 網絡游戲“接蘋果”中有哪些角色,應用到了什么變量? 游戲規(guī)則是什么?
學生回答:角色有出現在隨機位置的蘋果,還有接到的蘋果數Saved、失去的蘋果數Missed。
師生總結游戲規(guī)則:蘋果向下移動,通過鼠標控制“碗”的左右移動,如果碗接住了蘋果,Saved數字增加1,否則Missed數字增加1。
【設計意圖】分析游戲規(guī)則,了解本課任務。
(3)探究互動,學習新知
提出問題:如何實現有多個蘋果不斷落下呢?這就是Scratch中“克隆”功能的應用。
教師講授“克隆”模塊功能:在Scratch中,圖章和克隆是有區(qū)別的,圖章復制的只是本體的一個印記,是靜止的,而克隆出的新個體是有自己的行為動作的。
舉例“猴子的分身術”:
第1步,首先用控制模塊中的“克隆自己”語句克隆5只小猴,然后再對這5只克隆出的小猴編寫腳本。
第2步,用控制模塊中的“當作為克隆體啟動時”命令,編寫克隆體腳本的控制語句,當作為克隆體啟動時,隨機出現5只顏色不同的小猴,并讓它們隨機在舞臺中移動。
第3步,同樣也讓本體小猴自由移動,最后本體小猴還會自曝身份,說:“我的分身術是不是很厲害呢?”整體腳本如下:
學生活動:認真聆聽教師的講解,觀看案例效果,理解Scratch中的“克隆”指令塊的應用方法。
【設計意圖】寓教于樂,案例“猴子的分身術”很有趣味性,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新知。
(4)拓展提升,改進游戲
任務:雙人對戰(zhàn),分別計分
① 設置兩種不同的蘋果。
提示:復制原來的蘋果角色得到角色Apple2,并在其腳本中根據需要加以修改,得到下落速度更快、更不容易接到的綠蘋果。
② 實現雙人對戰(zhàn)。
提示:復制原來的碗角色得到角色Bowl2,并修改其腳本,設置鍵盤上的A鍵、D鍵為Bowl2的左右控制鍵。
③ 實現分別計分。
讓Bowl只接紅蘋果Apple,分數記錄在變量Score1中;讓Bowl2只接綠蘋果Apple2,分數記錄在變量Score2中。
計分規(guī)則:Bowl接到一個紅蘋果,加2分,錯過一個紅蘋果,扣2分;Bowl2接到一個綠蘋果,加6分,錯過一個綠蘋果,不加分不扣分。
提示:游戲的具體運行規(guī)則,大家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創(chuàng)意,自行設計。
(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學生活動:參考導學案,嘗試改進游戲,實現雙人對戰(zhàn)游戲的設計和制作。
綠蘋果Apple2的腳本設計如下:
【設計意圖】實現雙人對戰(zhàn),增添游戲的競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5)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請每個小組評選出本組的最優(yōu)作品進行展示,讓小組代表說一說此作品的特別之處,小組之間進行互評。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出組內最優(yōu)作品參加班級展示和組間交流,欣賞他人作品,提出改進建議。
【設計意圖】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作成果,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創(chuàng)作的快樂和成就感。
(6)課堂小結
師:本次課,我們完成了對“接蘋果”雙人對戰(zhàn)游戲的設計和制作,綜合應用了“動作”“事件”“控制”“偵測”“數據”等模塊功能。另外,今天還學習了一個新的功能,是什么?
學生回答:還學習了“控制”模塊中“克隆”指令塊的運用,其中“當作為克隆體啟動時”指令塊可以對克隆出的新個體的行為動作進行定義。
【設計意圖】總結本課所學的新知識,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實踐與反思
本次教學的主旨是“為創(chuàng)作而教”,讓學生在游戲設計和制作的過程中學習編程知識,創(chuàng)作自己心目中的趣味游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學生通常喜歡玩市面上的游戲,不喜歡玩自己設計的游戲。通過本次活動,學生在游戲設計的過程中學習了新知識和編程技能,了解了程序設計的基本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會發(fā)現原來自己也可以設計出好玩的游戲,甚至比市面上的游戲還有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學生有了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習知識也會更加主動。如在設計多個蘋果從隨機位置不斷落下時,應用到“克隆”指令塊,此時教師運用案例“猴子的分身術”講解新知識,寓教于樂,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讓學生應用“克隆”功能實現多個蘋果的隨機出現和下落效果,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針對學生作品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讓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并根據自己的創(chuàng)意改進游戲,發(fā)現更多的編程技巧,同時體驗Scratch趣味編程的魅力,提高學習編程知識的興趣。
總之,教師利用游戲向學生傳遞特定的知識和信息,將游戲作為與學生溝通交流的平臺,從而擺脫傳統(tǒng)的單向說教模式,讓專門學校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這正是當前流行的創(chuàng)客運動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 ?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