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 ? 要】本文通過對山西省的10所高校進行抽樣問卷調查,對山西省高校的大學生關于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的實證調研。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大學生對移動社交媒體的各類應用的接觸非常普遍,移動社交媒體是他們娛樂、學習、日常人際交往和信息接觸的主要工具。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都認為移動社交媒體對他們的生活有巨大的影響力,但作為信息接觸工具,大學生對移動社交媒體上的內容的信任度和認可度并不高。
【關鍵詞】大學生;移動社交媒體;使用偏好;使用態(tài)度
【基金項目】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課題“山西大學生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現(xiàn)狀及沉迷對策研究(項目編號:GH-18087)”。
CNNIC第44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指出,中國20-29歲網(wǎng)民群體占比最高,職業(yè)結構中學生群體最多。艾瑞咨詢在《2017年中國移動社交用戶洞察報告》中也指出,移動社交媒體的用戶年齡分布30歲以下的用戶占到55%,移動社交用戶的學歷分布??埔陨蠈W歷占到8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群體是重要的網(wǎng)民群體,更是移動社交媒體的重要使用群體,而且移動社交媒體是大學生使用最頻繁的手機應用。基于此,本文通過對山西省高校在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研究,了解當前大學生對移動社交媒體的接觸情況、使用目的與接觸態(tài)度等方面的現(xiàn)狀。
一、調查過程說明
本次調查分別選取位于山西北部的大同大學、忻州師范學院,中部的山西大學、太原師范學院、晉中學院、太原理工大學、呂梁學院、山西旅游職業(yè)學院、山西傳媒學院,南部的山西師范大學等10所高校,覆蓋山西省全省范圍,并且囊括了綜合類大學、理工類大學、師范類以及職業(yè)類專科學校。
調查主要使用問卷星平臺以電子問卷的方式對各高校學生隨機發(fā)放,平均每個學校200份左右,共發(fā)放電子問卷2390份,另外有200份是紙質問卷,共計2590份,其中回收有效問卷2568份,無效問卷22份,有效樣本率為99.15%。
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是閉合性問題,個別輔以開放式回答,總共設置問題38個。內容主要收集山西省高校大學生在日常學習及生活中對移動社交媒體的接觸情況、使用偏好情況、媒體功能利用情況、使用原因以及媒體態(tài)度等。
為了保證樣本的全面性,此次的調查對象在性別、年級方面都比較平衡,其中男生占52.33%,女生47.67%,大一、大二學生居多,占到77.68%。專業(yè)類別上文史、理工、藝術、醫(yī)學等都有涉及,但是以比較常見的文史與理工類專業(yè)為主,二者占比約75.46%。
二、大學生對移動社交媒體的接觸情況
首先,大學生對當前市場上的移動社交媒體應用都比較熟悉,大部分人能熟知11種以上移動社交媒體,而且對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不局限于其社交功能,開始對垂直類移動社交媒體有所接觸,如網(wǎng)易云音樂、學習通等。而他們對這些移動社交媒體獲知的來源主要是通過朋友推薦占35.31%,另外社交媒體分享占19.74%、應用商店推薦占17.86%。
其次,大學生對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較長。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與移動手機終端的日益普及,大學生們大多從小學、初中時期已經(jīng)開始使用移動社交媒體。從小學就開始使用的學生有1007人,占39.21%;從初中開始使用的有1075人,占41.88%;從高中開始使用的占16.16%,而僅有2.75%的學生是從大學才開始使用移動社交媒體。故當前大學生對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長大多有7年以上的時間。
再次,大學生普遍是多平臺同時使用移動社交媒體。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在中小學時期以使用QQ為主。進入大學以后對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不局限于某一個平臺,大多數(shù)人都同時使用多個移動社交媒體平臺,其中同時使用2個以上的占95.52%,同時使用3個以上的占59.27%,而且有76%左右的大學生表示會長期使用移動社交媒體。
三、大學生對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偏好
(一)對移動社交媒體使用頻繁無規(guī)律可循,呈碎片化狀態(tài)
根據(jù)調查結果數(shù)據(jù)顯示,42.76%的學生每天使用移動社交媒體的次數(shù)超過16次,90.36%的學生每天超過6次使用移動社交媒體,而且使用時間隨機,75.16%的學生每天都是隨時打開并使用移動社交媒體。有80.57%的學生在學校所有地點都使用過移動社交媒體,大學生們對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地點都非常隨機,沒有規(guī)律,呈碎片化狀態(tài)。
(二)以使用綜合類移動社交媒體為主,垂直類也有涉獵
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顯示,大學生使用過的移動社交媒體排名前10依次為:微信97.97%、QQ
96.77%、微博77.29%、QQ空間74.64%、網(wǎng)易云音樂62.24%、學習通55.1%、知乎49.17%、作業(yè)幫47.92%、全民K歌41.82%、美圖秀秀35%。而其中能牢牢占據(jù)大學生手機端的移動社交媒體分別為:微信96.98%、QQ95.89%、微博72.55%、網(wǎng)易云音樂55.83%、學習通50.83%。在這些移動社交媒體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兩款分別是綜合類移動社交媒體微信(87.97%)和QQ(84.11%)。另外興趣類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以網(wǎng)易云音樂和全民K歌為主,圖片社交方面以美圖秀秀和B612為主,校園學習類移動社交媒體以學習通和作業(yè)幫為主,而且學習通在所有移動社交媒體中排名第5。結合所有情況看,大學生目前最常使用的移動社交媒體為微信、QQ、微博、網(wǎng)易云音樂、學習通等。
從年級角度與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選擇進行交叉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微信與微博的使用比例從大一到大四呈一直增長的趨勢,尤其是微博,在大一時期微博的使用率大約為60%,到大四時增長到95%左右,而QQ的使用率從大一到大四有所下降。
另外從專業(yè)類別角度與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進行交叉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藝術類專業(yè)的大學生在微博的使用方面要明顯多于其他專業(yè)的學生,占比約86.9%,而其他專業(yè)的學生大多在60%到70%。且藝術類專業(yè)的大學生對圖片類與音樂類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明顯高于其他專業(yè)的學生,而在校園學習類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上明顯低于其他專業(yè)的學生,以學習通為例,文史類專業(yè)學生使用占比62.36%、理工類45.41%(作業(yè)幫的使用較多)、醫(yī)學類89.47%、其他專業(yè)為59.85%,而藝術類專業(yè)學生只有30%。
四、大學生對移動社交媒體的利用情況
(一)作為日常聯(lián)系工具
首先是大學生將微信、QQ等移動社交媒體作為電話的替代品與家人、朋友、同學進行日常聯(lián)系。有90.78%的學生采用此種方式,而且普遍認為利用移動社交媒體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有49.11%的學生認為讓彼此的關系和以前一樣,不因距離而疏遠彼此,有42.97%的學生認為讓彼此的關系更加親密。
其次是大學生喜歡使用移動社交媒體的交友功能。有52.64%的大學生希望使用移動社交媒體來擴大自己的社交圈,能認識更多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好友。因而這些大學生在使用移動社交媒體時以熟人為主要交往對象,偶爾也會與陌生人交往的占68.8%,而且大學生基于安全考慮,與陌生人的交往大多是線上交往,并不會熱衷于線下見面,僅有17.71%的大學生見過網(wǎng)友,說明當前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或安全意識比較高。
(二)作為個人展示平臺
調查結果顯示,幾乎全部的大學生都在移動社交媒體上發(fā)布過個人動態(tài),而且60%的大學生在2個以上的移動社交媒體同時發(fā)布動態(tài),77.92%的大學生在移動社交媒體上都是在分享個人近況與個人情緒,52%的大學生希望自己發(fā)布的內容能得到好友的回應與關注。移動社交媒體為大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從年級角度與移動社交媒體使用功能的交叉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隨著年級的增長,大學生自我表達的需求增加,因而展示個人生活的頻率也有所增加,同時對基于個人展示平臺的微博的使用率也在增長。
除此之外,大學生在移動社交媒體的發(fā)布平臺轉發(fā)一些自己平常關注的人、事件、活動等信息,轉發(fā)率非常高,其中轉發(fā)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達到50.69%,自己關注的學者、明星等動態(tài)信息約23.28%。而且大學生對移動社交媒體上的公共活動的參與度非常高,約90%左右的大學生在移動社交媒體上參與過投票、點贊等活動。因此大學生在移動社交媒體上發(fā)布的內容除了個人生活的信息以外大多是轉發(fā)個人感興趣的信息資訊,原創(chuàng)度不高。
(三)作為資訊獲取工具
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66.3%的大學生使用移動社交媒體的目的是為了獲取資訊,而且移動社交媒體是大學生獲取資訊的主要工具,大學生利用微信、微博、QQ基本能滿足其資訊需求。通過對大學生年級與移動社交媒體使用目的、資訊獲取途徑的交叉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隨著年級的增長大學生獲取資訊的需求增加,從大一時期的60%左右增加到77%。大學生在大一時主要用QQ(55.95%)來獲取資訊,微信(27.88%)次之、微博(13.06%)最少。到大四時,大學生用于獲取資訊的移動社交媒體發(fā)生改變,微信(37.78%)與微博(35.56%)增加趨勢明顯,而QQ(22.22%)明顯下降。
(四)作為學習工具
作為學生群體,基于學習需求大學生對校園學習類移動社交媒體類型的使用偏好也非常明顯,校園學習類移動社交媒體中作業(yè)幫與學習通的利用率較高,在大學生的手機終端上有50.83%的學生裝有學習通,作業(yè)幫約21%,而且有66.3%的大學生使用移動社交媒體的原因是為了學習知識和了解更多資訊。由此說明,移動社交媒體日益成為大學生學習的工具和了解世界的窗口。
(五)作為娛樂工具
隨著移動社交媒體普及率的提高,娛樂類的移動社交媒體也越來越多,而且綜合類移動社交媒體的娛樂功能也日益增多,在大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余,移動社交媒體成為大學生打發(fā)時間的重要娛樂工具。有40%左右的大學生通過使用移動社交媒體來消遣,23.33%的學生通過移動社交媒體關注娛樂資訊。另外也有55.83%的大學生使用網(wǎng)易云音樂,26.46%的大學生使用全民K歌,24.53%的大學生使用美圖秀秀,24.17%的大學生使用B612。由此可以看,出各種垂直類的移動社交媒體基本能滿足大學生的娛樂需求。
五、大學生對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態(tài)度
(一)付費態(tài)度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盈利模式的轉變,內容付費已經(jīng)成為其重要盈利來源,社交媒體也不例外,大學生在移動社交媒體上獲取差異性資訊內容的同時,付費獲取也成為重要社交行為。根據(jù)調查顯示,有67.98%的大學生在移動社交媒體上有過付費行為,54.28%的付費金額在50元以下。說明當前大多數(shù)大學生已經(jīng)適應了移動社交媒體的付費機制,但是目前付費行為還處于起步階段,有付費意愿,但是付費金額并不大。付費的目的也是為了獲取更多信息或平臺的內容及功能。
通過對大學生年級與付費金額、付費目的的交叉分析發(fā)現(xiàn),大三、大四學生有過付費行為的比例明顯多于大一學生,在付費金額上也明顯高于大一學生,大一學生中雖然有付費行為,但大多在50元以下。而且隨著年級的增長,大三、大四學生用于購買平臺付費內容的比例也要高于大一學生。
(二)生活態(tài)度
97%的學生認為移動社交媒體對大學生個人生活具有影響力,其中51%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力巨大。大學生對移動社交媒體的態(tài)度比較客觀,能理性地認識到移動社交媒體對他們的影響。在積極影響方面,49.35%的大學生認為使用移動社交媒體可以幫助自身獲取資訊,28.34%的大學生認為有助于人際關系的親密。但是大學生們也認為使用移動社交媒體有消極作用,42.66%的大學生認為對移動社交媒體的使用會使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社交能力下降,對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關系沒有幫助。由此說明,大學生普遍認為移動社交媒體對其自身最大的作用在于可以獲取資訊,而對人際社交方面的幫助作用并不大。
(三)信任態(tài)度
目前大學生的信息資訊來源渠道主要是移動社交媒體,但對移動社交媒體上的資訊內容信任度并不高,53.7%的大學生認為可信度一般,另外有28.7%的大學生表示移動社交媒體上的資訊只是看個熱鬧,并不相信其內容,僅有5.42%的大學生認為其可信度高。由此可見,由于移動社交媒體發(fā)布內容信息過于龐雜,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觀點相左或自相矛盾的信息內容,大學生大多是基于其消遣或娛樂目的而接觸移動社交媒體平臺上的信息。
參考文獻:
[1]顧明毅.中國網(wǎng)民社交媒體傳播需求研究[M].北京:中國出版集團,2014.
[2]曲欣欣,姚江龍.大學生社交媒體沉迷現(xiàn)象的實證分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7(05).
(作者:晉中學院文學院新聞學專業(yè)教師)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