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春玲
(西安交大一附院,陜西 西安 710061)
靜脈穿刺術是臨床護理常用的一項護理操作技術,是日常臨床護理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靜脈穿刺的成功是與否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痛苦,而患者常常將靜脈穿刺技術的好與壞作為衡量護士執(zhí)業(yè)水平的標準[1]。但事實上在靜脈輸液和靜脈采血中止血帶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由于止血帶太過于普通,護理人員易放松警惕,在操作過程中未按相關流程,且未正確使用止血帶,會導致嚴重的后果發(fā)生,最終釀大錯?;诖耍疚膶⑿滦椭寡獛Ц倪M并在臨床上應用,具體內(nèi)容報告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間神經(jīng)外科輸液患者120例,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為(33.26±5.22)歲;觀察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齡19~62歲,平均年齡為(33.32±5.41)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止血帶:患者采取坐姿,選擇靜脈并于手完全放松在穿刺點上部5cm處將止血帶拉伸,貼緊手部皮膚,將止血帶扎上并使活結頭位于上方,指導患者握拳多次后,于靜脈上方處化將針頭置入皮膚,回血之后將針頭放平并些許推進,確保穿刺成功[2];觀察組患者應用新型止血帶,改進與應用的具體方法:(1)制作方法:新型止血帶制作是由一個治療巾長35cm 和寬30cm 的治療巾,在治療巾上方5公分處各項中間剪開5cm,將止血帶固定于治療巾上,中間20公分符合上肢寬度,試用于臨床使用;(2)使用方法:將治療巾墊與患者肢體下,選擇靜脈,扎止血帶與穿刺點6cm處,以穿刺點為中心,螺旋轉(zhuǎn)式皮膚消毒兩遍,穿刺成功松開止血帶,撤去治療巾,注意在為松開止血帶時,治療巾是無法撤去的。
詳細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靜脈一次穿刺成功情況,同時應用我院的滿意度調(diào)查量表評定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其中包含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三項,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對照組患者中靜脈一次穿刺成功43例,成功率為71.67%(43/60);觀察組患者靜脈中一次穿刺成功58例, 成功率為96.67%(58/60),比較結果為(x2=23.454,P=0.000)。觀察組患者的靜脈一次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對照組患者中非常滿意21例(35.00%),基本滿意25例(41.67%),不滿意14例(23.33%),總滿意度為76.67%;觀察組患者中非常滿意32例(53.33%),基本滿意27例(45.00%),不滿意1例(1.67%),總滿意度為98.33%,比較結果為(x2=21.447,P=0.000)。觀察組患者的靜脈穿刺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神經(jīng)外科輸液室往往患者病情較急且人雜,一些患者還需要連續(xù)性不斷的輸液,患者及家屬會要求護理人員穿刺時一次成功,若是再次穿刺不僅會使患者的痛苦增加,還會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更為嚴重還會引發(fā)護患糾紛,不利于醫(yī)院建立的社會形象。
本次研究觀察組患者應用新型止血帶其靜脈一次穿刺成功率與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應用傳統(tǒng)止血帶,由此說明新型止血帶能夠避免再次穿刺的情況出現(xiàn),并可獲得患者的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新型止血帶的優(yōu)點在于:(1)一人一用一消毒,同時遵守醫(yī)院院感規(guī)定,可有效避免造成交叉院內(nèi)感染[3]:(2)將止血帶固定于治療巾上,并將治療巾墊與患者肢體下,可防止衣物遮蓋止血帶,以免護理人員忘記取下止血帶,遺落于患者身上,導致出現(xiàn)長時間結扎造成截肢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后果;(3)新型止血帶的取材普通,制作簡單,操作簡便簡單,可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4];(4)在應用新型止血帶時避免了再次穿刺情況,不僅能夠使患者的痛苦減輕,還減少護理人員的心里負擔與壓力,進而提高護理技術質(zhì)量與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將新型止血帶進行改進并應用在臨床中具有顯著的效果,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與質(zhì)量,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