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長環(huán)
摘要:本文通過對開展教職員工心理健康服務實踐過程的探索,分析不同崗位教職員工心理健康服務需求,闡述如何組建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室、開展心理健康服務,探索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對進一步做好員工心理健康服務提出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教職員工;心理健康
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穩(wěn)定發(fā)展,人民群眾對精神層面的追求越來越高,對心理健康問題越來關注。近年來國家相關部委相繼印發(fā)心理健康方面的政策,2018年11月,國家衛(wèi)健委等10部委印發(fā)《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探索社會心理服務模式。2019年7月國家衛(wèi)健委提出提升心理健康素養(yǎng)水平、減緩心理疾病上升趨勢的兩項行動目標。
為適應當前形勢和教職員工的心理健康服務需求,打造一支心理健康輔導培訓師隊伍,為教職員工提供長期心理健康服務勢在必行。
一、教職員工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分析
教職員工包括專職教師、管理部門及后勤保障部門員工。不同的崗位,人員構成不同,工作任務的分工不同,職業(yè)特點不同,心理狀況及對心理建設的需求也會有很大區(qū)別。
(一)專職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主體,工作對象是富有活力的青年學生,與學生直接面對的專職教師,其心理健康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既有工作中考核、晉升的壓力,還有社會和學生家長高期望造成的壓力,教師的社會壓力普遍較大,獲得持續(xù)性的心理健康服務非常有必要。
(二)職能管理部門及后勤保障部門的員工,間接為學生服務,工作性質及內容與普通單位的職能及后勤保障部門相仿。行政管理崗位的員工,學歷基本在本科及以上,普遍關心職業(yè)發(fā)展、人際關系、情緒壓力疏解、家庭教育、親子有效溝通等。服務保障崗位的員工,學歷相對低一些,普遍關心社會公平、尊重需求、婚姻家庭、親子溝通等。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服務,保障員工個人的健康發(fā)展很有必要。
二、組建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室
作為員工福利長期做心理健康服務,不能只憑借外部聘請的心理專家,需要打造一支自己的心理健康培訓師隊伍,建立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室。
首先從對心理咨詢有興趣并且對心理咨詢相關專業(yè)有一定的學習和研究基礎的本單位員工中選拔人員,組建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室。邀請心理專家定期對工作室成員進行專業(yè)培訓輔導,當工作室成員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技術技能后,在專家的指導下開發(fā)心理健康培訓課程。
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室成員最初全部為兼職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兼職開展心理健康服務。邊學習、邊實踐,運作一段時期后,有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再設置專職心理健康服務崗位,此時工作室成員既有全職人員,又有兼職人員,基本可以滿足本單位心理健康服務的正常運轉,必要時還可以向外擴展。
三、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方式
(一)心理健康調研
心理健康調研建立在自愿參加的基礎上,確保得到真實信息。通過心理健康調研工作,了解輔導對象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員工心理輔導需求,找出共性和差異,使心理健康服務更有針對性。
(二)專題心理講座
針對不同需求的教職員工群體,聘請相關的心理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如職場人際關系、婚姻愛情、子女教育、兒童心理發(fā)展、師生溝通等專題講座。心理講座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傳遞心理健康理念為主。
(三)心理健康團體輔導
定期分批組織心理健康團體輔導,以某一部門或幾個部門為一組,每組輔導人數在20人左右,適合開展情境模擬、互動游戲等,保障輔導效果。
(四)硬件設施利用
配備團體輔導室、沙盤游戲室、宣泄室、減壓室、個體咨詢室等,充分利用各種方式,為員工開展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改善心理健康狀況的心理健康服務。
四、遇到的問題
(一)員工對心理健康問題認識不足。在開展團隊輔導時,通常是按部門集體下達的通知,來參加活動的員工很多是抱著完任務的思想,對單位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務不領情,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員工對心理健康知識沒有正確的認識,不清楚心理健康與自己有什么關系,不知道情緒、壓力和很多行為問題是可以通過專業(yè)方式來解決,更不知道人際相處這樣的個人能力提升問題也是心理健康服務的內容。
二是對心理問題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將心理健康問題等同于精神疾病,認為有心理問題就是精神不正常,自己是正常的,所以沒有心理問題,因而不需要心理健康服務。
(二)在同事熟人跟前不能敞開心扉。參加輔導團隊的成員相互熟識,很難展露內心真實想法,更不愿意被當眾心理剖析,很大程度會影響心理輔導的效果。
(三)單位福利下個案咨詢難以開展。一來,做個體咨詢需要占用大量時間,單位不可能派出專門的咨詢師長時間大工作量,為某幾個人做個案咨詢;二來,咨詢師與來訪者均為一個單位的同事,同事關系妨礙咨訪關系的建立。
五、解決方法與建議
(一)宣傳國家對心理健康的重視
在我國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長足發(fā)展的今天,從國家層面對于心理健康的重視已經提到了很高的程度,2019年國家衛(wèi)健委布局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個人和家庭九項行動措施,社會和政府九項行動措施。同時,“新聞聯(lián)播”、“學習強國”等國家層面的媒體都在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的相關內容、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在此契機下,在單位內部進行大力的宣傳,促進員工重新認識心理健康服務的內容,提高心理健康意識。
(二)選擇合適的內容和輔導技巧
因參加輔導的學員熟識而有所顧慮時,更多地采用案例講述,而非現(xiàn)場對當事人剖析。當涉及到個人隱私的部分,可以讓學員自我分析而不需要分享,讓學員自行對號入座?;迎h(huán)節(jié)盡量避開涉及隱私的問題,必要時也點到為止。輔導過程保持開放、輕松,讓參加輔導的學員感受到放松與平和的氛圍,從而愿意接納心理輔導。
(三)個案咨詢的開展
鼓勵員工在出現(xiàn)心理行為問題時及時求助,可以求助于自己信任的本單位咨詢師,給予基本的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如果需要正規(guī)的心理輔導,可以幫助推介到社會上的心理咨詢機構。
參考文獻:
[1] 江蘇省總工會干部學校課題組,關注職工心理 加強心理健康服務[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35(2):51-55.
[2]梁彥蕊,柴小玲,高職院校教職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師資培養(yǎng),2017(0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