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博文
可能汽車廠商在進行產(chǎn)品宣傳的時候絞盡腦汁想的什么美學(xué)豪華旗艦,SUV新物種、最美轎跑之類的浮夸詞匯對于年輕人來說著實無感,但是只要看一眼實車哪怕是某個角度的照片,他們立刻就會被打動,他們單純就是喜歡某個點,而這些點看似隨性,其實還真不是隨意而為。這些能夠讓人喜歡的點,背后一定有一些硬實力在支撐,比如顏值,比如精致,比如品牌力,比如與眾不同。
年輕消費人群是真的打心眼里看不上平庸,別說95后,就連已經(jīng)30歲的90后們都看不上隨大溜這事兒。你想,90后們畢業(yè)工作已經(jīng)有幾年了,正好處于事業(yè)上升期,年輕自信,本來就是應(yīng)該挑戰(zhàn)一切并小有所成的時候,你讓他們買一輛漢蘭達,那恐怕是不行的,所以放開那輛漢蘭達,讓我們這些80后們?nèi)ミx擇吧,至少我身邊的年輕人,只要手里預(yù)算能稍微夠得上,選擇基本就是BBA,不是他們盲目要高端品牌,而是關(guān)鍵的一個點,顏值,他們是堅信一見傾心的,川端康成的雪國中,島村對葉子就是一見傾心并不能自拔,見過一眼之后便再也忘不了的愛情故事在古今中外都數(shù)不勝數(shù),所以買喜歡,必須得看顏值,在顏值即正義的時代,這事兒太重要了,而碰巧在顏值這件事上,奧迪、奔馳、寶馬一直做得相當(dāng)不錯。所以從豪華品牌里面挑選往往是正確的選擇,只要錢包跟得上。
年輕消費者們?yōu)橄矚g買單,而打動他們的點往往就是某些我們忽略的地方,比如某種顏色,比如某個尾燈造型,比如某種輪轂樣式,或者必須轎跑。
其實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有能夠讓人一見鐘情的車,但過去的門檻太高,情是鐘了,但預(yù)算是真不夠,所以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是幸福的,想買一輛高顏值的轎跑SUV需要多少錢?100萬?必須不能,請移步到Q8展廳,50萬?也不至于,雖然車明天才上市,但我預(yù)估30萬左右的價格區(qū)間剛好覆蓋這輛車的高低配置,對于年輕人來說走個金融政策,到手難度真不高。在我們那個時代,連馬6都能算轎跑,看看今天的轎跑SUV已經(jīng)武裝成什么樣了,空氣擴散器,上翹尾翼,大進氣口,運動后尾,Alcantara翻毛皮內(nèi)飾,拉絲金屬裝飾條,全液晶儀表,多種駕駛模式,ACC等等,任何一項配置,放在當(dāng)年的時代都是最香的。
高顏值就一定是樣子貨嗎?真不是,高配2.0T的四驅(qū),第三代EA888可以輸出162kW的最大功率,350N·m的最大扭矩,這套動力配這輛靈巧的車,典型的大馬拉小車,擋把往下一拉上S擋,立刻變身小鋼炮,說起EA888必須得說,沒玩兒過這套機器的年輕人,玩兒車生涯是不完整的,鑄鐵缸體為日后壓榨潛力提供了極佳的基礎(chǔ),耐造,鋁硅銅合金的缸蓋,輕便,刷個3階段,分分鐘秒掉各種偽超跑。明明可以靠顏值,非要把自己又弄得特別生猛。
我突然想起來一個很久不用的詞——Crossover,在車輛的類型還不夠豐富的時代,如果一輛車同時具備兩種以上的特性,往往會被定義為Crossover,本義就是跨界。今天這個詞被越來越少提及,因為我們的汽車市場越來越成熟,產(chǎn)品越來越豐富,一個簡單的“Crossover”描述越來越不夠準(zhǔn)確,于是介于SUV和跑車之間的車型就有了自己清晰明確的定義,轎跑型SUV,奧迪則更加干脆利索,直接將一輛車的名稱如此取名,比如我們今天的這輛Q3轎跑。
總之,這是奧迪送給年輕一代后浪們的小禮物,價格不貴,顏值高,性能小強,品牌硬。不想做平庸之輩的年輕人,他們接受過這個世界上最先鋒的思維意識洗禮,他們年紀(jì)輕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早已閱歷豐富,他們是因品味而挑剔的顏控一族,選擇一輛城市轎跑SUV穿梭于屬于他們的高樓大廈與燈火夜色中,享受城市的繁華與戶外美好的時光,這才是年輕該玩兒的生活。
總之,這是奧迪送給年輕一代后浪們的小禮物,價格不貴,顏值高,性能小強,品牌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