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榮
[摘 要] 琯溪蜜柚是原產(chǎn)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的地方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馳名古今中外的柚類良種。但隨著琯溪蜜柚種植面積日漸擴大,田地、山地種植琯溪蜜柚已接近飽和狀態(tài),新植擴種受土地限制難以大面積發(fā)展,,加之琯溪蜜柚品種單一,嚴重影響果農(nóng)生產(chǎn)效益。近年來,地處閩南金三角漳州市西南部平和縣的廣大柚農(nóng)紛紛嘗試各種辦法,選育琯溪蜜柚芽變新品種,采取高接換種等方式加快品種結構調(diào)整,發(fā)展多樣化經(jīng)營,提高生產(chǎn)效益。但是由于品種選擇不當、高接方法不對、栽培管理不到位,經(jīng)常出現(xiàn)幼苗活率低、樹體衰弱、產(chǎn)量不高等問題。基于此,本文重點探討琯溪蜜柚高接換種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措施。
[關鍵詞] 琯溪蜜柚;高接換種;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 S66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19-92-2
平和縣地處閩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熱同期,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自然條件優(yōu)越,適合多種動植物生長。琯溪蜜柚是當?shù)伛Y名古今中外的“中華名果”“全國優(yōu)質(zhì)農(nóng)產(chǎn)品”,但隨著琯溪蜜柚種植面積逐漸擴大,田地、山地種植琯溪蜜柚已近飽和狀態(tài),加之琯溪蜜柚品種單一,制約了果農(nóng)生產(chǎn)效益的提高[1]。因此,平和縣柚農(nóng)紛紛嘗試各種辦法,加快品種結構調(diào)整,發(fā)展多樣化經(jīng)營,以提高生產(chǎn)效益,但是由于操作方法不科學,無法達到理想效果。下面主要總結琯溪蜜柚高接換種技術措施,以調(diào)整品種結構,提高當?shù)毓r(nóng)的生產(chǎn)效益。
1 接前準備
1.1 嫁接工具
所需的嫁接工具有小把鋸、修剪刀、嫁接刀、聚乙稀薄膜。
1.2 品種選擇
近年來,平和縣柚農(nóng)和農(nóng)業(yè)科技工作者從琯溪蜜柚母樹上采集接穗進行無性培育,選育出了紅肉蜜柚、黃金柚、三紅蜜柚等琯溪蜜柚新品種。這些蜜柚優(yōu)良新品種雖然都是由琯溪蜜柚芽變選育成的,但是其植物學特點、遺傳特性以及生產(chǎn)條件都不盡相同,適宜的生產(chǎn)環(huán)境也有差異。紅肉蜜柚、三紅蜜柚與琯溪蜜柚相比,植物學特點、遺傳特征特性以及生產(chǎn)條件比較相近,琯溪蜜柚種植區(qū)均適宜種植紅肉蜜柚、三紅蜜柚;而黃金蜜柚比較喜歡高海拔、年均積溫低、日照時間短的區(qū)域。因此,在琯溪蜜柚高優(yōu)換種的品種選用上,在高海拔、年均積溫低、日照時間短的琯溪蜜柚種植區(qū),可以選擇黃金蜜柚進行品種改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活率。而在采光充足的西南偏東南等低海拔山地坡面的琯溪蜜柚種植區(qū)則可以選擇積溫高、日照時間長的紅肉蜜柚、三紅蜜柚作為改良品種[2]。
1.3 換種前的柚樹管理
高接換種前,要注意清理柚園排水溝,避免根部多處積水,從而影響根系發(fā)育。在高接換種前7~14 d,要對將要高接換種的柚樹加強肥水管理,養(yǎng)壯琯溪蜜柚母樹根系。嫁接前7 d,應加強病蟲害防控,對嫁接重點部位進行噴藥防治,確保嫁接部位干凈清潔,不留病毒病菌。
2 技術要求
2.1 嫁接時間
嫁接時間應根據(jù)欲高接換種樹的情況來定,高接可以在夏、秋、冬3個時間段進行,一般在芒種前后進行夏接;寒露前后進行秋接;在樹體進入半休眠狀態(tài)的大寒前后冬末春初進行冬接。柚樹高接一般選擇冬接較好,因為此時嫁接后芽梢生長較整齊,病蟲危害較少,易于管理。
2.2 選樹定枝
柚樹高接換種是以原有老品種柚樹為砧木,通過高位嫁接新品種,來快速進行品種更新和樹冠復壯,以提高果園經(jīng)濟效益。高接換種并非嫁接部位越高越好,高接只是相對于小苗繁育的低位嫁接而言,如果嫁接部位太高,反而不利于嫁接換種后的管理?,g溪蜜柚高接換種一般選擇種植20 a以上且產(chǎn)量較低的柚樹,在主干枝條離地1 m左右的位置用彩筆標好,以便工人高接時識別。高接部位一般選擇主干枝;如果一級主干枝過粗,也可在二級主干枝上用同樣的方法對選定枝條進行高接。每株樹在一級主干枝上留3~5個嫁接枝,嫁接部位以下要留一兩條帶葉片的細弱分枝,以利于嫁接后管理[3]。
2.3 鋸干剪枝
按照事先準備好的樹枝標識,使用高接專用鋸子鋸除要高接果樹的枝干。由于定植砧木柚樹主干較粗大,若單從樹干一邊鋸斷,很容易出現(xiàn)樹干鋸口處撕裂,對砧木柚樹造成損傷,影響樹勢恢復,降低成活率。因此,短截時需用鋒利的鋸子先從一邊鋸,再從另一邊鋸,注意鋸口平整。對樹木進行短截后,要注意對樹干進行包扎保護,避免由于過度曝曬導致樹木爆裂。
2.4 接穗選取
如果選擇在春夏季嫁接,應選上一年抽生且未萌發(fā)新梢的健壯春梢或秋梢。如果在秋冬季嫁接,接穗應該選擇一年內(nèi)摘下來的、已經(jīng)停止生長的春季生灌木叢。對于接穗的保護工作要做好,要及時摘除葉片和刺,盡量隨采隨用,若采穗?yún)^(qū)域與高接換種樹之間的距離較遠,則剪取接穗后需要用濕毛巾包裹住切口,保證接穗成活率。
2.5 高接方法
2.5.1 削取接穗。嫁接時要先用嫁接刀削取穗芽備用,為了保證削切口平整,嫁接刀必須要鋒利,削取時用手握住接穗,食指托住欲取穗芽的另一面,芽眼朝上,拇指按住芽點下方,用嫁接刀從芽眼上方0.5 cm處快速向下斜削長約1.8 cm,再從芽點下方斜削取約1.5 cm的穗芽,削下接穗后放入干凈的容器中,蓋上清潔濕毛巾,以提高成活率。
2.5.2 削切砧木、嵌芽。在砧木樹鋸口平面向內(nèi)側(外側接芽易造成“裂腿”)選滑膩平整處沿木質(zhì)部與韌皮部之間切一刀,作為接穗與砧木的切面,深度約為能夠到達木質(zhì)部,削面寬約1.5 cm,長約2.0 cm,要削去1/3的削面樹皮。當接穗與砧木粗度大小不等時,深度以見白為準,長度略長接穗,然后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內(nèi),可以用單芽,也可用雙芽并排,一般采用雙芽接法。將芽穗插入砧木的切口后,要注意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貼緊,以提高成活率。
2.5.3 薄膜包扎。一般選用聚乙稀薄膜包扎。先用較寬單層薄膜把鋸口全部覆蓋,一把握住切口不使接穗上下或左右移動,再把薄膜沿切口周邊扎緊,使切口與鋸面水分不流失。若薄膜沒有全部覆蓋鋸口或者薄膜沒有將切口周邊扎緊,會使接穗與切口結合不緊密,不利于愈合,也會導致切口與鋸面水分流失,影響接穗成活。
3 接后管理
3.1 檢查、補接
嫁接后要經(jīng)常檢查包接的塑料薄膜是否受螞蟻、鳥、老鼠影響而破損,同時及時防治病蟲害。如果發(fā)現(xiàn)塑料薄膜破損,應立即重新包扎,發(fā)現(xiàn)爛芽也要及時補接。接口愈合后要及時去除嫁接口綁扎的薄膜。
3.2 接后管理
嫁接后果園要保持濕潤,秋接和春接的柚樹若遇到干旱天氣,接芽抽發(fā)會受阻。積水也會對砧木根系造成影響,使根部活動受阻,造成樹體衰弱,甚至會導致部分接芽形成啞芽。因此,嫁接后10 d若持續(xù)不下雨,應經(jīng)常澆水,保證接芽抽發(fā)整齊、生長健壯[4]。
3.3 樹干防護
冬季有霜期,冬季高接換種后要及時在嫁接芽上方搭架覆蓋防凍,及時用防寒材料包扎主干,避免部分主干由于受凍或失水嚴重而表皮龜裂壞死。
3.4 及時補接
嫁接后15 d左右可檢查成活率。頂芽應視情況進行葉片疏剪和枝梢加固,若接穗枯萎、顏色變暗變黑就表示沒有成活,接芽鮮綠或芽已萌動說明已嫁接成活;若接穗未成活,應及時補接,保證穗芽的形成層與砧木削接口的形成層對齊貼緊,以促進葉片轉綠,加快二次萌發(fā),保證植株生長整齊。
3.5 抹芽
要及時抹除砧木樹側的嫩芽。若砧木上有萌發(fā)的新梢,要及時抹去,嫁接穗芽萌發(fā)的第2次梢轉綠后,注意切口周邊砧木芽的抹除。應每隔15~20 d進行抽芽檢查,一次接芽抽出五六葉時應摘心。以氮素加0.3%磷酸二氫鉀混合噴灑,補充營養(yǎng),促進第2次芽梢萌發(fā),加快樹冠形成。
參考文獻
[1]李金盾.琯溪蜜柚高接換種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措施[J].東南園藝,2019(2):41-43.
[2]趙雙雙.琯溪蜜柚興農(nóng)助力經(jīng)濟騰飛[J].中華商標,2018(1):86-87.
[3]賴文瑞.平和琯溪蜜柚套袋技術[J].河南農(nóng)業(yè),2017(35):26,28.
[4]唐佳虹.提高龍眼高接換種成活率的栽培技術[J].農(nóng)技服務,2014(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