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依嶷,趙志權
(南寧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腎內科,廣西 南寧 530000)
尿毒癥指腎臟疾病病情發(fā)展至終末期的表現,臨床常用治療方式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癥患者主要憑借血液透析把人體中毒物和代謝廢物排出,但血液透析僅可將小分子物質清除,清除中分子物質(>500 D)的作用較小,若長時間僅給予血液透析治療,會導致人體中蓄積大量中分子物質,誘發(fā)并發(fā)癥。因此,近年來,倡導將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兩者聯(lián)合使用[1],但有關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對其皮膚瘙癢、血清PTH、血清β2-MG 的改善作用的報告仍然較為少見,現納入180 例尿毒癥患者分組討論此點。
1.1 一般資料。按治療方式分組180 例尿毒癥患者。入選標準:①患者血液透析時間>12 個月;②病情穩(wěn)定;③均存在皮膚瘙癢癥狀;④患者與其家屬均自愿同意接受此次診治。排除標準:①肝腎、心功能異常者;②合并感染、免疫性疾病者;③營養(yǎng)不良者;④中途脫落研究者。對照組:男48 例,女42 例,年齡25-71 歲,平均(45.3±1.6)歲。原發(fā)疾?。?4 例腎小動脈硬化,9 例多囊腎,32 例慢性腎炎,20 例糖尿病腎病,5 例其他腎病;研究組:男49 例,女41 例,年齡26-70 歲,平均(45.6±1.5)歲。原發(fā)疾病:25 例腎小動脈硬化,8 例多囊腎,31 例慢性腎炎,21 例糖尿病腎病,5 例其他腎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用肝素抗凝、碳酸鹽透析液、透析機(貝郎機710200T 型),超濾系數為40 mL/h.mmHg,表面積為1.3 m2,透析量為500 mg/min,血流素為200-250 mL/min,3 次/周,4 h/次;研究組接受血液透析(與對照組一致)聯(lián)合血液灌流治療,在透析器前串聯(lián)HA130 樹脂血液灌流器,實施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串聯(lián)治療2 h 后,再單獨給予血液透析治療2 h,3 次/周。均持續(xù)治療1 個月。
1.3 指標判定。按照Dirk R KuyPers 評分法[1]評估患者皮膚瘙癢狀況,1 分:無需抓繞,僅單個部位出現瘙癢,每次瘙癢時間<10 min,不影響患者睡眠;2 分:需抓繞,多個部位發(fā)生瘙癢,每次瘙癢時間<30 min;3 分:抓繞后,癥狀無緩解,全身瘙癢,且瘙癢程度無法忍受,影響睡眠;4 分:抓繞后,癥狀無緩解,且有抓傷,全身瘙癢,瘙癢時間>30 min,影響其睡眠;5 分:患者因瘙癢出現煩躁不安,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睡眠等。治療前、治療后3 d 時抽取其動脈血,用膠乳增強散射免疫比濁法測定其血清β2-MG 指標,用化學發(fā)光法測定其PTH 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3.0 進行數據分析,血清β2-MG、血清PTH、瘙癢癥狀評分等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若P<0.05,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瘙癢評分。治療前組間瘙癢評分比較(P>0.05),治療后,研究組瘙癢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瘙癢評分(±s)
表1 比較瘙癢評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90 4.21±0.31 0.89±0.01對照組 90 4.23±0.29 1.36±0.02 t-0.4469 199.4041 P-0.6554 0.0001
2.2 血清PTH、β2-MG。治療前組間血清PTH、β2-MG比較(P>0.05),治療后,研究組PTH、β2-MG 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血清PTH、β2-MG(±s)
表2 比較血清PTH、β2-MG(±s)
組別 例數治療前 治療后PTH(ng/dL) β2-MG(mg/L) PTH(ng/dL) β2-MG(mg/L)研究組 90 568.32±121.32 24.65±3.28 320.21±85.35 12.36±3.23對照組 90 568.34±121.35 24.66±3.26 592.32±151.21 26.68±3.68 t - 0.0011 0.0205 14.8672 27.7448 P - 0.9991 0.9837 0.0001 0.0001
目前暫不完全明確尿毒癥發(fā)病機制,但腎性貧血、周圍神經變化、無菌性骨壞死、異位鈣化、腎性骨病、皮膚瘙癢等癥狀均與機體各毒素和代謝廢物存在密切關系[2]。目前治療尿毒癥的主要方式則為血液透析,但此方式利用半透膜透析,將體內廢物清除,但無法徹底清除體內毒素,如中分子物質,而中分子物質為誘發(fā)疾病癥狀的主要毒素[3],所以,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后,其異位鈣化、腎性骨病、皮膚瘙癢等癥狀得不到徹底改善[4]。近年來,臨床倡導將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聯(lián)合治療尿毒癥患者,血液灌流時采用的樹脂型灌流器屬于高分子網狀立體結構,相比于血液透析,其吸附能力更強、表面積更大,不僅可清除機體中肌酐、尿素,且可清除機體內中分子物質[5-7]。但血液灌流方式無法保持血液內酸堿平衡和水電解質穩(wěn)定[8-9]。所以,臨床倡導將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聯(lián)合使用。本研究結果也顯示,研究組皮膚瘙癢癥狀評分、血清PTH、β2-MG 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證實了血液灌流透析治療更具優(yōu)勢。
綜上所述,尿毒癥皮膚瘙癢患者接受血液灌流透析治療,可顯著改善其皮膚瘙癢癥狀和血清PTH、β2-MG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