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珍容
(玉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胃腸腺體外科 廣西 玉林 537000)
留置胃管是臨床中常見的護理操作,其通常應用在患者胃腸減壓、給予患者營養(yǎng)支持,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非計劃性拔管問題的出現(xiàn),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同時增加治療費用,在對胃管進行重置時,會對組織造成損傷,導致感染問題的發(fā)生[1]。出現(xiàn)非計劃拔管,從問題發(fā)生的根本原因進行入手,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擬定并實施有效整改措施。除了加強與患者溝通,宣教留置胃管的重要性、非計劃拔管對疾病康復的影響、加強巡視外,固定胃管牢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胃管固定不牢固,患者活動或打噴嚏很容易松脫。我科重點是改進了固定胃管的材料與固定方法,使用自粘性彈力繃帶+高舉平臺發(fā)固定胃管。現(xiàn)將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在我科接受治療的留置胃管患者,共有299 例,所有患者均為成年人,其中,男性:182 例,女性:117 例,患者中,年齡最小為17 歲,年齡最大為92 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9.98±5.40)歲。
在方法改進前,我科使用的胃管是硅膠胃管F16,主要使用的膠布是普通白色膠布固定胃管,貼鼻翼的膠布剪成工字形,寬6cm,長6 ~8cm 貼臉頰的膠布剪一成條固定,寬1 ~1.5cm,長8 ~10cm,此方法對油性皮膚的患者,如下床活動或打噴嚏很容易松脫。對留置胃管的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情況進行分析,得出導致非計劃性拔管出現(xiàn)的原因,除了膠布固定不牢固和固定方法不妥之外,還包括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不足,護士健康宣教工作不到位和患者耐受性較差等多個方面。
在整改過程中,我科護士除了加強與患者溝通,宣教除了加強與患者溝通,留置胃管的重要性、非計劃拔管對疾病康復的影響、加強巡視外,重點是改進了固定胃管的材料與固定方法:使用自粘性彈力繃帶+高舉平臺發(fā)固定胃管。
改進后使用的材料與固定方法:使用的材料:使用的胃管仍是硅膠胃管F16;主要是將膠布和固定方法進行改善,我科現(xiàn)固定胃管是使用日本生產(chǎn)的5cm×5m 的自粘性彈力繃帶,插胃管前先將自粘性彈力繃帶剪好,剪一塊大小為2.5cm ~3cm×6cm,并從中間剪開成人字形至一半,再剪一塊大小為6cm×6cm,從兩邊對稱剪開1.5cm,另外備一條普通白色膠布寬約1cm、長5 ~6cm 作為預固定。插胃管成功后,用將剪好的自粘性彈力繃帶固定胃管。固定方法:先將一塊大小為2.5cm ~3cm×6cm 自粘性彈力繃帶的離型紙撕掉,將一半繃帶貼于鼻部,另一半人字形的兩條自粘性彈力繃帶反方向將胃管固定;再將另一塊大小為6cm×6cm 自粘性彈力繃帶的離型紙從中間撕掉,利用高舉平臺法將胃管二重固定于臉頰,再將剪開的繃帶重疊固定于臉頰;此固定胃管方法較普通白色膠布固定胃管牢固,且美觀。平時注意對胃管的妥善固定,患者臥床時將接胃管的引流袋固定在患者床邊,患者坐起或行走及外出檢查時,將接胃管的引流袋固定在患者的衣角上,注意觀察并及時傾倒引流液;注意觀察患者的胃管是否存在脫出、移位等情況,避免患者在不注意時對胃管造成拖拽滑脫[2]。其次,在胃管外露5cm處用油性筆做好標識,加強班班交接胃管在胃情況,在中夜班中適當增加人力,對患者進行巡視觀察,并對其展開正確評估,保證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具有自行拔管的危險因素。并加強留置胃管期間的護理工作,保證患者的舒適度,從而降低患者的不耐性,可以將黃瓜和蘋果等切成薄片,敷在患者的口唇上,從而將患者的脫皮現(xiàn)象進行緩解。并定期幫助患者進行翻身叩背等,從而改善患者的舒適程度。
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 為工具,對此次研究中所出現(xiàn)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計量資料(±s)的比較結果予以t值驗證,對計數(shù)資料(n,%)的比較結果予以χ2值驗證,當結果呈現(xiàn)出P<0.05 時表示組間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分析價值[3]。
表 實施改進固定胃管材料與方法前后的非計劃性拔管率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施改進前其非計劃性拔管的發(fā)生率為11.00%,實施改進后其對應的發(fā)生率為3.00%,實施改進方法可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其組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留置胃管的非計劃性拔管,是臨床中需要加強重視的重要問題,其發(fā)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很容易導致各種醫(yī)患糾紛問題的發(fā)生。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臨床以科學防護工作為主。留置胃管是臨床中常見的護理操作,留置胃管是臨床中常見的護理操作,其通常應用在患者胃腸減壓、給予患者營養(yǎng)支持,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非計劃性拔管問題的出現(xiàn),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同時增加治療費用,在對胃管進行重置時,會對組織造成損傷,導致感染問題的發(fā)生。出現(xiàn)非計劃拔管,從問題發(fā)生的根本原因進行入手,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擬定并實施有效整改措施。除了加強與患者溝通,宣教留置胃管的重要性、非計劃拔管對疾病康復的影響、加強巡視外,固定胃管牢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胃管固定不牢固,患者活動或打噴嚏很容易松脫。由于自粘性彈力繃帶具有一定彈性和粘性,還具有良好的柔軟度和吸水性,所以粘貼皮膚后具有透氣性和舒適感,而且不易脫落。改進了固定胃管的材料與固定方法,使用自粘性彈力繃帶+高舉平臺法固定胃管,此固定胃管方法較普通白色膠布固定胃管牢固,且美觀。其方法改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能夠從非計劃性拔管問題的發(fā)生因素進行入手,對其情況進行改進,將護理人員在臨床中的慣用思維方式和行為等進行改善,加
強科室間的合作能力,凝聚科室力量,促進其集體榮譽感的增強,從而將團隊合作意識進行有效提高。本方法在將改進實施應用后,其結果顯示:實施改進前其非計劃性拔管的發(fā)生率為11.00%,實施改進后其對應的發(fā)生率為3.00%,實施改進材料與方法可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發(fā)生率,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其組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改進固定胃管材料與方法:使用自粘性彈力繃帶+高舉平臺法固定胃管能夠有效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率,將護理質量進行提高,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此材料與方法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