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騰飛
摘 要:地下管線施工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施工項目,如果質量存在缺陷,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基于此,本文對施工的要點和流程等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論述,希望能夠達到施工標準。
關鍵詞:市政工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
我國城市化進程發(fā)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對市政工程的施工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地下隱蔽的各種地下管網(wǎng)施工質量控制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著城市人民的生活質量。但是地下管網(wǎng)比如供水管道、排污管道、天然氣管道、供電管道、各種通訊管道等等相互交叉,錯綜復雜,很容易造成施工二次破壞,所以對施工技術提了很高的要求,對現(xiàn)場施工管理也是相當大的考驗,所以要重視市政工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的施工標準,通過技術的合理運用,有效的施工工藝,合理的安排好施工順序,保證市政工程地下管線的施工質量。
1 市政地下管網(wǎng)工程施工的現(xiàn)狀
在國家建設大方略下,房屋建筑及交通可能是主體,但是市政工程是整個城市正常運轉的保證,尤其是地下錯綜復雜的各種管線,相當于人體的各個血管支脈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F(xiàn)在城市的現(xiàn)狀是市政基礎工程是形象工程,而地下管網(wǎng)施工是百年大計的工程,但是許多新建小區(qū)及商業(yè)區(qū)的規(guī)劃與現(xiàn)有的市政地下管網(wǎng)往往會發(fā)生交叉沖突,造成管網(wǎng)的二次破壞并且加大了新建地下管網(wǎng)的施工難度,對地下管網(wǎng)的施工技術要求越來越高,促使著很多新興的施工技術不斷涌現(xiàn)出來。一套科學完整的施工技術是工程順利進行的保證,因為市政工程地下管網(wǎng)一旦因為相互破壞交叉影響而損失了使用功能,不但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會對人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交通行業(yè)造成極大的不方便。
2 管線施工技術要點
1)溝槽開挖施工準備。在進行管線溝槽開挖前,為確保實際施工質量和效率,需對工程項目所在區(qū)域進行全面地勘探,將地下障礙物、管線具體分布位置進行標記,并與相關市政地下管線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判斷實際勘察與資料是否存在差別,避免后期出現(xiàn)重大的設計變更和施工變更,并參考勘察結果,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管線保護措施,最大程度上提升施工質量和效率。
2)管溝開挖。一般來說,在進行市政工程管道開挖時會采用以下2種方法:人工開挖法和機械開挖法。在使用人工開挖方法時,需要嚴格控制管溝的高程和寬度,并確保管溝底部的土體不會受到破壞;若采用的是機械開挖法,則需要對其設計標高進行有效的把控,其范圍為20.000~30.000cm,并采用人工開挖的方式來進行后期清理。需注意的是,在對地下管溝進行開挖時,要嚴格遵循先深后淺的施工原則,并將土體放置在一旁,方便后期回填。
3)管道鋪設技術。為進一步有效地促進管道鋪設的順利進行,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地下管線進行有效的設計,并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來進行相關構件的采購與安放。此外,為確保管道鋪設的準確性,要對所使用的管道進行數(shù)據(jù)測量和編號處理,并采用中心線對稱法對管道鋪設的全過程進行集中控制。需要注意的是,鋼管的鋪設嚴格遵循由低至高的順序來進行,若出現(xiàn)意外情況無法按照原定的計劃進行則要將管口封堵住。為進一步有效地降低鋪設誤差,需要使用經緯儀或水準儀等器械對安裝位置進行測量從而及時地調整位置。
4)管道安裝技術。對于管道工程而言,其實際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很大程度上受到管道實際安裝質量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管道安裝前,要對管溝基礎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管溝的開挖高度、寬度符合施工設計規(guī)范,并不存在大量的異物才能進行管道的安裝。下面將管道安裝工序進行了系統(tǒng)地整理:(1)清理承插口,在進行管道安裝前,要保證管口的清潔度,需要用清水將管口進行清理;(2)套膠圈,管道與管道之間進行連接是需要套用膠圈,需注意的是,為保證膠圈的平直度,要將膠圈由上至下進行套接;(3)對口處理;(4)頂裝;(5)檢查各個接口位置是否完好。
5)淺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淺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作為地下管線施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人員在應用淺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時,必須運用加蓋法對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保護,才能實現(xiàn)延長地下管線使用壽命的目的。另外,淺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必須與市政工程施工方案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制定出滿足市政工程施工需要的技術措施。而這些技術措施則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如果挖槽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管徑過大的現(xiàn)象,則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管線的加固,才能在充分發(fā)揮混凝土材料優(yōu)勢的基礎上,實現(xiàn)有效保護淺埋地下管線的目的;(2)如果挖槽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了管徑過小的現(xiàn)象,則必須采取加槽蓋法對管線進行相應的保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挖槽管徑與設計方案之間存在的誤差,以便于淺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性能的充分發(fā)揮。
6)深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在應用時要對灌漿孔的位置進行合理分布,通常情況下在管路兩側進行漿孔設置,需要按照均勻分布的原則進行。漿孔之間的距離應該在1m左右,漿孔和管線的距離需要控制,標準在20cm,如此可以使得加固達到為最佳效果。漿液的擴散問題也需要進行重點管控,注漿的標準流程是應該是先外排,之后進行內排,按照這個順序進行注漿能夠形成堅固的加固層,使得加固效果得到提升。注漿材料選用在一般情況下應該是水玻璃、水泥漿液,而注漿的加固目標應主要放在土體中。如果土體加固時厚度達到2m,就可以分成四層注漿。為了保證充分且均勻的漿液分布效果,需要用振動鉆機進行注入。
3 地下管線施工質量控制
1)井室砌筑。井內砌筑是市政工程管線施工項目尤為重要的施工環(huán)節(jié),為進一步有效地提高實際施工質量,在進行施工前期,同樣需要對砌筑部分進行全方位清理。首先,將井室作為管道安裝掛線的中心處,緊接著便可以進行基礎設施的砌筑,需要注意的是,在砌筑過程中要檢查井室的尺寸,確保各項施工順序都符合相關設計標準。在進行井室砌筑時,還可以采用丁磚砌筑法,即層層砌筑、層層澆筑的方式,以保證砌筑質量和效率。
2)試驗檢測技術。管道工程施工過程的試驗檢測主要指的是閉水檢測。由于管線閉水封口常存在井下,并使用磚墻封堵,因此需要在磚墻砌筑之前,完成試驗檢測,確保管道封閉性良好。在封口施工結束之后,開展閉水試驗。試驗之前檢測管道材料的質量以及實際的施工質量。重點對管道接口的密封性、管身是否存在裂縫和沙眼等質量問題進行檢查,一旦質量不符合標準,應立即使用砂漿修補,涂刷滲水區(qū)域。試驗之后對于不符合施工標準的管段,應使用有效的修補措施,問題嚴重難以通過修補方式解決的,應更換管道重新鋪設。
3)安全控制。在地下管線中,分布著水管、燃氣管、電纜等重要設施,一旦損失將會為工業(yè)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損失。如果因為特殊管線的損壞,會釀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在施工中,安全施工是工程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在施工前做好調查工作,制定嚴密的預防保護方案,在施工中,負責管線保護的相應責任人要做好監(jiān)督工作,督促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執(zhí)行。對于施工中可能會發(fā)生損壞的管線,要提高做好各項應急措施,只有搶修設備準備齊全才可以施工,對于燃氣管線的施工,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一旦管線被損壞,要在二十四小時內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對于特殊管線的損害,要及時匯報并通知相關部門進行搶修。
4 結語
綜上所述,市政工程建設迎來了新的契機,對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地下管線施工是一項重要內容。必須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針對地下管線的特點,把握施工技術的要點,增強工序的合理性,保證達到規(guī)定標準,發(fā)揮出管線的作用,促進市政工程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曉榮.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線施工技術探討[J].江西建材,2016(23):90-91.
[2]范梅開.探討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線施工技術[J].低碳世界,2016(32):78-79.
[3]柳英穎.在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線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民營科技,2015(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