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南京浦鎮(zhèn)車輛有限公司工會
孫景南,女,48歲,中共黨員,漢族,大專學歷,中車南京浦鎮(zhèn)車輛有限公司車體車間電焊工,是現(xiàn)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江蘇省勞動模范、江蘇省首席技師、江蘇省五一巾幗標兵、江蘇省十佳文明職工、江蘇大工匠、南京工匠、高鐵工匠、南京市特殊貢獻高級技師、“感動南京十大人物” 等榮譽,兩次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計劃,是中國中車公司首席技能專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guī)ь^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技能專家。
孫景南是軌道交通車輛制造領域掌握鋁合金、不銹鋼、碳鋼車體焊接加工技術的全能型專家,是新時代“高鐵工人”的典型代表。在我國“和諧號”系列CRH6A、CRH2G、CRH6F、“復興號”250公里動車組、160公里動力集中型動車組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A型、B型、C型地鐵等30多個品種車輛研發(fā)、制造過程中,她以精益求精的匠心、一流的工匠技術和協(xié)作奉獻的精神,為我國軌道交通車輛產(chǎn)品國產(chǎn)化、譜系化和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與企業(yè)一起經(jīng)歷了自主創(chuàng)新、為國爭光的艱難歷程中,孫景南用技術攻關、絕招絕技、帶徒傳技和近百項創(chuàng)新發(fā)明,豐富了“中國創(chuàng)造”深厚的內涵,贏得了“女焊神”的美譽。經(jīng)她和她的團隊之手焊接出來的城軌車輛遍布“長三角”“珠三角”和皖東、滇南、云貴等城市,走向印度、伊朗、新加坡等海外國家和地區(qū)。
當好電焊工,就是我的事業(yè)。這是孫景南最樸素的職業(yè)理想。
入廠第一天,她不聽父母的勸告,闖入焊接這個男人的行業(yè)。很多人都認為,搞電焊又苦又累,是個“男人的職業(yè)”,她堅持自己的選擇:男人能干好的,女人也能干好。
為了學好電焊技術,不僅跟著師傅學,跟同行學,還買回焊接方面的書籍進行自學。別人都下班回家了,她一個人留在車間,從平焊到仰焊,一次次反復練習各種焊接技術。入職兩年的1991年,孫景南就在公司技能比武中取得了第一名,以后數(shù)次在各類焊接技術比賽中摘冠奪魁。她相繼掌握了鋁合金、不銹鋼、碳鋼等不同材質的關鍵焊接技術,掌握了MAG焊、MIG焊、TIG焊等不同焊接方法的關鍵技術,成為了公司焊接技能專家。
2000年,中車浦鎮(zhèn)作為國家城市軌道車輛定點制造企業(yè),城軌車輛制造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掌握成為公司發(fā)展的第一要務。孫景南作為技能骨干被首批派到法國阿爾斯通學習車體焊接技術。前進中的每一步都面臨技術難題的考驗,也感受到了肩膀上的沉重壓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通過勤奮苦練,她完美展現(xiàn)中國制造工匠的能力水平。法方焊工不敢焊的難題,她焊的完美程度讓法方工程技術人員十分吃驚。從那以后“Madam Sun”成了孫景南在法方員工中的稱呼,她也成為法方技術專家指定的首席試制技師,只要是她親手處理的焊接工序從無返工和質量問題。
“神了,我們的女焊神!”職工們開始親切的這樣尊稱她了。她用自己行動詮釋了引進不是目標、引領才是追求的卓越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絕不是保守、沒有創(chuàng)新的代名詞,其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力量。
車體作為軌道車輛的骨架承載結構,其制造質量對運輸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掌握車體焊接技術的孫景南,敢于超越、攻堅克難,帶領自己的團隊專研技術,迅速將國外先進技術全盤掌握,并成功攻克18mm鋁合金窄間隙焊接極限難題,獨創(chuàng)鋁合金槽焊搖擺焊接操作法,解決了槽焊縫根部熔深不達標的技術難題;采用0.8mm直徑不銹鋼焊絲,提煉不銹鋼超薄板MAG焊異型接頭先進操作法,成功解決0.8mm不銹鋼超薄世界焊接難題,產(chǎn)品合格率達100%,并得到國外焊接技術專家的高度稱贊,在國際項目上全面推廣,大幅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和產(chǎn)品質量。她獨創(chuàng)了鋁合金中空型材焊接修復方法,創(chuàng)造焊接修補技藝傳奇,成為焊接缺陷修復“良藥秘方”,不靠外部設施,不破壞本體結構,憑借“眼工+手法”,完美實現(xiàn)中空型材內腔焊接缺陷修復,“眼察變化知瑕疵、微創(chuàng)手法巧修繕”,被外籍專家稱為“No.1”,員工稱她為“女神醫(yī)”。僅僅是焊接修補技術的廣泛應用,每年可以節(jié)約成本費用300多萬元。
作為技能專家,孫景南始終瞄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需求,從細處著手,針對關鍵核心技術組織創(chuàng)新攻關,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和鐵路動車組等裝備的自主化、譜系化、智能化,提供了技術創(chuàng)新支撐。她引領團隊開展專項技術攻關,率先打破碳鋼焊接固化模式,創(chuàng)新鋁合金MIG焊接手法,實現(xiàn)了無墊板單面焊雙面成型的工藝突破,先后完成《鋁合金車體底架大橫梁裂紋工藝改進》等技術攻關課題30多項,攻克了單邊HV接頭單面焊雙面成型、環(huán)焊、環(huán)塞等鋁合金焊接領域的技術難題,創(chuàng)新焊接工藝89項;主持編寫了《不銹鋼車體總成焊后側墻輪廓合格率提升》的QC成果,發(fā)明《焊接試板專用夾具》專利技術,撰寫《某鋁合金車體底架邊梁的修補探討》《淺析軌道交通行業(yè)國際焊工的培養(yǎng)》《斜45°的大直徑管CO2氣保焊焊接工藝》15篇論文在省部級刊物上發(fā)表。這些成果大大加快了我國軌道交通客運裝備國產(chǎn)化進程,促進了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水平提升,為產(chǎn)品“一帶一路”走出去,為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的普及應用提供了重要支撐。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以孫景南命名的“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成為了公司生產(chǎn)一線焊接員工技能提升工作大課堂,也是公司焊接技術攻關、重大項目執(zhí)行的重要基地。她將自己總結編寫的《打磨規(guī)范》《鋁合金焊接手法》《城際動車組焊接培訓教材》《城際動車組打磨培訓教材》等培訓教材進行無私傳授,她參與編寫的《焊接結構生產(chǎn)》成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yè)能力指定教材。她親自帶徒24人,4人取得高級技師證書,12人取得技師證書,其中2名“中車技能專家”,3名中央企業(yè)技術能手,有3人在2014年、2016年“北京嘉克杯”國際焊接技能大賽中取得3個單項的第一名。
她作為勞模工匠代表積極開展宣講活動,用切實經(jīng)歷、鮮活的案例講述自身成長的過程,先后走進機關、企業(yè)、學校,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和職工立足崗位成長成才,引導技能型人才的成長;她立足一線開展技能培訓工作,先后完成培訓63批次,授課2875課時,2973人次,她已成為中國中車高級講師,多次在中車大學公開授課,先后完成集團公司級高技能人才培訓11次,培訓焊接技能人才332人次,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高鐵工人”責任和使命。
承擔了公司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工藝試驗工藝評定工作等方面的科研項目,主持完成80多項技術攻關項目、參與完成中車級項目4項,創(chuàng)造經(jīng)濟效益1000多萬元。2015年,孫景南被評為“中國南車模范技能人才工作室”,2014年獲“南京市技能大師工作室”,2017年獲“南京市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2018年獲“火車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江蘇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金藍領和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2019年獲“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這就是孫景南,一個從事焊接專業(yè)30年的女焊工,始終秉承中車人“連接世界,造福人類”的使命,以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事業(yè)心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生動詮釋了“高鐵工匠”的責任擔當。她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為我國軌道交通車輛裝備優(yōu)先“走出去”貢獻力量;她愛崗敬業(yè)、追求極致,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yè)在“一帶一路”合作共贏中擘畫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