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艷
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是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以下簡稱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提高閱讀速度策略”單元提出的教學要求,這一安排正式將“提高閱讀速度”這一閱讀策略呈現(xiàn)在師生的面前。
一、統(tǒng)編教材關于提高閱讀速度策略的整體編排
瀏覽統(tǒng)編教材關于閱讀策略教學的編排,可以發(fā)現(xiàn)統(tǒng)編教材在三至六年級各安排了一個閱讀策略單元,編排順序為“預測→提問→提高閱讀速度→有目的閱讀”。各閱讀策略單元間有什么聯(lián)系?其他單元就不教閱讀策略嗎?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梳理了“提高閱讀速度策略”在統(tǒng)編教材中的編排情況(如表1),以便更有效地實施本單元的教學活動。
由上表可知,統(tǒng)編教材在安排提高閱讀速度策略教學內容時,在縱向編排上呈現(xiàn)如下特點:一是同一策略反復出現(xiàn),提高閱讀速度策略并非只在五年級相應單元出現(xiàn),此前、此后的教學中都有這一策略的教學內容,只不過五年級的這一單元集中呈現(xiàn)了提高閱讀速度的具體方法;二是不同策略相互關聯(lián),統(tǒng)編教材中提到的閱讀策略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種策略相互依存,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先學會運用一種策略,然后是綜合運用多種策略;三是統(tǒng)編教材中出現(xiàn)的4個閱讀策略單元的編排,是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螺旋式上升為依據(jù)的。
根據(jù)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提高閱讀速度策略單元的課文編排,筆者梳理了本單元各篇課文關于提高閱讀速度的具體方法及教學內容(如圖1),從中可以看出本單元閱讀策略教學的如下特點:一是規(guī)范了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在本單元之前雖有“默讀要有一定速度”的表述,但沒有指出具體方法,對提高閱讀速度的質與量也未做出具體規(guī)定,本單元不僅提出了具體的方法,而且規(guī)定了閱讀速度的質與量;二是力求一課一得,每篇課文的學習均圍繞單元語文要素展開,而每篇課文關于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訓練又各有側重;三是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五年級這一單元的編排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綜合運用各種閱讀策略,使其閱讀素養(yǎng)得到漸次提升。
二、把握起點,就文而學
2019年9月全面使用統(tǒng)編教材以后,大家發(fā)現(xiàn)五年級的不少課文在人教版教材中已經(jīng)學過,如何進行“補學”、做好新舊教材的銜接,成了教學研究的重點之一。筆者以為,其關鍵在于找準學生學習的起點。以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搭石》教學為例,筆者首先分析了這篇課文在不同教材中承載的不同教學目標(如圖2),知道了五年級學生在之前已經(jīng)完成了對該課“借助關鍵詞概括畫面,體會美好情感”這一學習任務,于是設定了統(tǒng)編教材中本課新的教學目標:重點教學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如“用較快速度默讀”“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回讀”等。
具體到《搭石》這篇課文的教學,筆者這樣落實以上目標。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回到一個美麗的小山村,一起去學習《搭石》這篇課文。我聽到有同學說,我們已經(jīng)學過這篇課文了。是的,四年級時我們已經(jīng)學過這篇課文了,現(xiàn)在請回憶一下,你已經(jīng)學到哪些內容了呢?
生:已經(jīng)了解了什么是搭石;讀懂了文章的內容;記住了搭石的幾個畫面……
師:同學們記住的內容還真不少,翻翻書,想想我們?yōu)槭裁催€要學這篇課文?這次的學習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不同?
生:語文書不同了,比原來大了不少。
生:每個單元增加了篇章頁,前面幾個單元的學習我已經(jīng)知道了篇章頁上提示有本單元要學習的語文要素和人文要素。
師:是的,你真會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還有一些新的方法要學習呢!是什么呢?
生:閱讀要有一定速度。
師:真不錯哦,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同?
生:發(fā)現(xiàn)了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如集中注意力,不停下來,不回讀……(師相機板書)
師:有兩位同學已經(jīng)讀了這篇課文,聽聽他們是怎么提高閱讀速度的。(播放二人對話)
師:從他們的交流中,你受到啟發(fā)了嗎?
生:遇到不理解的詞,可以暫時不管。
師:原來這樣就是跳讀。(板書:跳過讀)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試著這樣(板書:集中注意力/跳過讀)練習加快速度閱讀吧!老師為大家準備好計時器了哦。
這樣的教學設計,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回顧了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找到了本課學習的起點。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起點開始教學,既檢查了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讓學生在情景交流中自然體會到文中所寫鄉(xiāng)親們的美好品質,感受到散文的特質,實現(xiàn)了“雙線并行”的語文課堂。
在統(tǒng)編教材中,《搭石》是提高閱讀速度策略單元的開篇文章。因此,教學時教師要不斷提示學生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引導學生閱讀時要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跳過讀,讓學生初步感知快速閱讀的方法。
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而不是以教師的意志為中心設定學習起點,這樣的學習設計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學習的情境之中。
三、傳授學理,依法而學
“卓越閱讀者=閱讀量+閱讀策略的熟練運用”,這已成為教師們的共識。閱讀策略是學生為了達到某個閱讀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閱讀方法和技巧。就提高閱讀速度策略而言,提高閱讀速度是策略,集中注意力讀、連詞成句讀、帶著問題讀等是具體方法,而引導學生運用具體的方法提高閱讀速度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本單元課文《將相和》,用“完璧歸趙”“澠池會面”“負荊請罪”3個故事,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失和到和好的過程,3個故事既相對獨立又聯(lián)系緊密。鑒于五年級學生分析整合的能力還比較弱,他們能夠發(fā)現(xiàn)每個故事的脈絡,但對于厘清故事間的關系仍然感到困難,而這會嚴重影響學生閱讀文本的速度。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依托課后習題或借助小標題等方法去厘清故事內容,讓學生學會運用“連詞成句讀”的方法,提高閱讀和理解的速度。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很長,人物語言的描寫很多。(屏顯: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我怕有負趙王所托,已經(jīng)讓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了。如果您有誠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我們怎么敢為了一塊璧而得罪強大的秦國呢)
師:這么長的課文該怎么讀呢?請看這兩位同學是怎么讀的,誰讀得更快。(視頻呈現(xiàn)方法:生1一字一句讀,生2借助關鍵詞連詞成句讀)
生:我覺得第二名同學先劃出幾個關鍵詞,這樣連起來讀速度會更快。
師:這就是連詞成句的閱讀方法。(板書:連詞成句。同時出示導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盡量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
出示《作業(yè)本》中的“速讀小貼士”(如圖3)。
師:你們看,這個“速讀小貼士”告訴我們,在閱讀中盡量連詞成句地讀,跟一目一詞和一目一個短語相比,一目一句看到的內容更多,還能提高閱讀的速度呢。(板貼:閱讀有速度)
師:我們把長長的句子讀成這4個字——負荊請罪。你是怎么讀出來的呢?
生:我是從課文中找到這個詞語的。
師:對的,我們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關鍵詞(順勢出現(xiàn)圖4),不能直接提取的還可以試著概括。(板書:概括提取。同時屏顯:但藺相如和大將軍廉頗認為對秦王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才決定動身,讓藺相如隨行)
師:你把他讀成了——
生:澠池之會。
師:我們就用學到的方法快速默讀課文,看看你能了解多少內容。要把閱讀時間記錄下來哦。當然,這里的閱讀時間是指讀懂課文的時間,而不僅僅是目光掃過文字的時間。(計時器計時)
……
科學研究表明,人在閱讀時,眼跳運動的時間占整個閱讀時間的10%,而眼睛停留在各個注視點上的時間則占90%。有鑒于此,筆者在教學時會引導學生逐步拉長停留在一個注視點上的時間,這樣能有效擴大學生的視覺幅度,增加學生在注視點上獲得的信息量。這樣的方法能讓學生快速、正確地掌握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達成學習目標。
梳理本單元時,筆者還發(fā)現(xiàn)各篇課文的安排是循序漸進的,所涉及的方法也是遞進式編排?;谶@樣的特點,筆者設計了《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的教學。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讀著這樣的課題,同學們猜測一下,這篇文章會寫些什么呢?
生:到底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呢?
生:獵豹的速度有多快?
生:我猜火箭的速度肯定比獵豹快。
師:文章寫的是不是跟你們的猜測一樣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你還記得哪些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嗎?
生:在《搭石》這一課中,我們學會了跳讀。
生:我們在《將相和》一課中學會了掃讀、連詞成句讀、一目一句讀甚至由句到段讀。
師:像這樣跳讀、掃讀都是瀏覽的一種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除了繼續(xù)運用這些方法,還要用到別的什么閱讀方法呢?(出示導語)
生:借助關鍵詞句加快讀書的速度。
師:你們知道怎樣的詞句叫關鍵詞句嗎?
生:比較重要的,能夠幫我們抓住主要信息的。
生:關鍵詞句往往提示我們主要內容的關鍵信息。
師:同學們,那就讓我們繼續(xù)運用之前學過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再通過找關鍵詞句進一步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更快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吧。
策略的學習和運用不應該也不可能是孤立的,教授學生閱讀策略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能夠獨立進行閱讀。因此,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多個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融合起來運用,讓學生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更好地捕捉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四、基于心理,順勢而學
策略學習不能簡單植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期待才能事半功倍。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順應學生的天性,閱讀策略單元教學尤其如此,切不可把學習過程變成枯燥乏味的灌輸。如教授《將相和》一課時,筆者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了“視覺定位訓練小游戲”,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積極注意。
師:同學們,今天上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比比誰的眼力好”游戲。讓我們來試試,眼睛跟著箭頭走。(學生安靜游戲,嘗試讓自己的眼睛跟著箭頭)
師: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關,老師這里有一組詞語,誰能夠一眼就看清它們?(學生開始速記詞語,現(xiàn)場氣氛熱烈)
師:能跟大家分享一下秘訣嗎?
生:我就是看的時候多看一些,不要盯著一個詞語看。
生:我看得速度很快,就可以看全所有的詞語了。
師:你們的方法真不錯!接下來,難度升級,讓我們挑戰(zhàn)第三關——試著一眼看清楚句子。(學生的積極性又一次被調動,好多都能夠完整地說出句子)
這個小游戲既符合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又強化了集中注意力訓練,還為學習掃視、跳讀等做好了鋪墊,可謂一舉多得。
基于學生心理進行閱讀策略教學,還可以運用“微課”方式展開教學?!拔⒄n”的制作和學習,能夠很好地凸顯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夠將課中所要學習的策略生動、形象地傳遞給學生,為課堂增色。如教材對《冀中的地道戰(zhàn)》這篇課文的設計,學生要學習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是帶著問題讀。筆者講解這篇文章的第5自然段時,就用微課方式示范了帶著問題讀的方法,微課分4個步驟展開:第一步,提出問題“如何在地道里攻擊敵人”;第二步,邊讀邊理解,圈劃關鍵詞;第三步,畫出思維導圖;第四步,連起來說一說。
用微課呈現(xiàn),能讓教學目標更明確、方法策略更形象,也更符合學生心理,示范性更強,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學生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相關的閱讀策略,并運用到自己的閱讀實踐中。
總而言之,教材已然“變臉”,教師不再是只教“課文”的教書匠,而應是讓學生學會快速閱讀的方法,在大量閱讀中篩選有用信息的啟發(fā)者,切實幫助學生成為獨立的閱讀者。
(責編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