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 程夢然, 馬曉君, 王立彬, 張翌娜
(1.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學院 鄭州,450046) (2.水資源高效利用與保障工程河南省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 鄭州,450046)(3.河南省水工結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鄭州,450046) (4.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 開封,475004)
隨著水利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大型梯級泵站的修建迅速展開,壓力管道作為關鍵組成部分,其運行質量對整個系統(tǒng)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管道的安全穩(wěn)定備受關注[1]。由于水力學條件的復雜性及結構自身動力特點,壓力管道在不同運行狀態(tài)下所受激勵大不相同,導致水工結構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傷累積和抗力衰減問題,進而引發(fā)安全事故。因此,面對壓力管道為農業(yè)、石油、化工等方面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對結構采取安全監(jiān)測,提高管道運行質量勢在必行。
管道系統(tǒng)的組成部件較多,各元素之間相互干擾,大幅振動在所難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管道的使用壽命[2],因此關于管道健康檢測的研究從未停止。早期的管道健康監(jiān)測通過人力周期巡檢完成。李宇庭等[3]利用場指紋法對金屬管道縫隙的腐蝕狀況進行監(jiān)測,并證明了其在缺陷定位、測量上的優(yōu)越性。杭利軍等[4]利用分布式光纖法對管道泄漏進行監(jiān)測,結果證實了該方法在實時管道監(jiān)測和定位上的有效性。以上方法在管道安全監(jiān)測方面成效顯著,但大多存在價格昂貴、監(jiān)測距離短、效率較低等問題,對長距離輸水管道進行大范圍、長時間的健康診斷困難較大[5]。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技術的發(fā)展,新型的管道檢測及監(jiān)測技術逐漸崛起,如小波理論、希爾伯特-黃變換(Hilbert-Huang transform,簡稱HHT)等,但小波理論的應用局限于高頻信號,辨識結果的完整度較低[6]。HHT變換中的坐標變換必然導致有效信息的丟失,進而影響分析結果,故尋找體積小、效率高、適用范圍廣的管道安全監(jiān)測方法,成為狀態(tài)監(jiān)測領域的關注焦點[7]。
遞歸理論作為一種適用于非平穩(wěn)、非線性信號的重要處理方法,具有處理過程簡便、抗噪性強、對信號平穩(wěn)程度要求較低等優(yōu)點[8]。最先將遞歸圖理論應用于實際的是生物醫(yī)學領域。隨后,生命科學、化學領域將其引入,用于信號處理。近年來,工程領域將遞歸圖和遞歸量化分析應用于信號的消噪與分析過程[9-10]。為保證壓力管道的穩(wěn)定運行,避免大幅振動,筆者以數據級融合方式-方差貢獻率為輔助,將遞歸理論引入到壓力管道的狀態(tài)監(jiān)測中,對不同工況下的結構振測信號進行檢測,并以遞歸圖(recurrence plot,簡稱RP)、確定性(determinism,簡稱DET)、對角線平均長度L、遞歸率(recurrence rate,簡稱RR)以及遞歸熵(recurrence entropy,簡稱RE)等遞歸量化指標反映各工況下的信號特征,以監(jiān)測管道振動狀態(tài),保證工程安全運行。
基于方差貢獻率[11]的數據融合方法,在汲取了傳統(tǒng)融合方法[12-14]的優(yōu)勢后,為避免融合系數固定這一弊端,提出了系數動態(tài)化的融合方式。該方法不僅能減少單組錯誤數據導致的誤診現象,還可降低噪聲與位置對單一傳感器精度的干擾。此外,該方法的突出優(yōu)勢是:每一傳感器所采數據的融合系數隨時間而自動變化,增加了信號融合的普適性,并保證所采信號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同時提高了信號評價的有效性。具體步驟如下。
假定某一傳感器在采樣時間t內得到一組由離散信號值s(1),s(2),…,s(h)構成振測數據S(h),定義點s(i)對此序列的貢獻率為
Ki=(si-μ)2/hσ2
(1)
若p個同類傳感器在同一時段內一同測得p組數據序列,各組序列包含h個數據點,令第p組數據中的第q個數據點的值為spq,由式(1)可知,spq對本組全部數據的貢獻率為Kpq
(2)
若第p組數據序列的第q個數據spq分配到的融合系數為apq,則apq的求取公式為
(3)
融合后q點的值sq為
(4)
方差貢獻率的數據融合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方差貢獻率的數據級融合流程圖Fig.1 Flow chart of data fusion on the basis of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遞歸圖思想由遞歸圖(RP)和遞歸量化分析(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簡稱RQA)兩部分組成,以相空間重構為前提,其目的是用來展現時間序列的內在規(guī)律。
遞歸圖具有可預測性,體現的是信號遞歸性,即一定時間段內某一結構運行特征的頻發(fā)或復發(fā),由大量黑白點及兩條時間軸組成,并利用二維平面將這種遞歸性直觀地展現出來,以定性的方式表示信號的時間平穩(wěn)性。遞歸圖具體建立方法如下
(i,j=1,2,…,N)
(5)
且有
(6)
其中:Ri,j為N×N方陣;N為狀態(tài)向量xi的個數;ε為閾值;Θ(x)為Heaviside函數;‖xi-xj‖為Euclidean范數;m,τ分別為嵌入維數和延遲時間。
遞歸圖存在不同的模式,每一模式都代表信號不同的演變規(guī)律,依據圖形呈現的遞歸特性,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便可定性得出信號特征。遞歸圖模式及宏觀分析見表1。
表1 遞歸圖模式及其宏觀含義
以上模式是對遞歸圖的宏觀分析,而針對圖中點與線的分析則是從微觀角度展開,具體研究對象及其含義見表2。
表2 遞歸圖微觀分析
遞歸量化分析(RQA)是以各種遞歸指標,從不同側面以定量的方式反映信號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幾種參數。
1) 確定性(DET):指主對角線上遞歸點的百分比,反映軌跡周期遞歸的程度,其值越小隨機性越大,即
(7)
其中:P(l)為長度等于l的對角線的分布概率;lmin為最小對角線長度,一般為2。
2) 對角線平均長度(L):指系統(tǒng)中兩時間序列相互靠近的平均時長,又稱平均預測時間,即
(8)
3) 遞歸率(RR):在設定的閾值下,遞歸點在遞歸圖中所有點的比例,系統(tǒng)動力特性越相似,RR值越大,即
(9)
4) 遞歸熵(RE):指在遞歸圖中與主對角線平行的線段長度分布的復雜性,其值越大表明系統(tǒng)的復雜性越大,即
(10)
遞歸理論對泵站壓力管道的振動狀態(tài)監(jiān)測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遞歸理論對泵站壓力管道的狀態(tài)監(jiān)測流程圖Fig.2 Flow chart of state monitoring of pressure pipe by recursion theory
甘肅景泰川工程,是一項分期建設的高揚程、大流量、多梯級電力提水灌溉工程,多年運行后,管道結構存有一定程度的損壞和老化問題,直接影響其運行安全。以景泰川二期七泵壓力管道為研究對象,現場測點布置圖及壓力管道傳感器放置點如圖3所示。
圖3 景泰川7泵壓力管道現場測試及拾振器布置圖Fig.3 Field test and measuring point layout of 7 pumping station in Jingtai Sichuan
信息采集由安裝在結構表面的傳感器完成,為保證收集效果,泵站壓力管道共放置了22個傳感器。開關機組瞬間,壓力管道的主支管連接處受水流激勵和自身的激振力尤為復雜,因此,在連接處重點放置了3個速度傳感器,分別為水平x方向、水平y(tǒng)方向和鉛錘z方向,其他位置則分別布置了不同數量的傳感器。管道振動測試激勵以開關泵的方式獲得,總體分為開關機瞬間與機組穩(wěn)定運行期間兩類振動狀態(tài),共劃分為(A~K) 11種狀態(tài)。各狀態(tài)下的振測數據為連續(xù)采集,鑒于其時長過大,A~K工況為所測數據的代表性時間片段。
為全面反映各工況下管道振動特性,選取1~3號機開關瞬間均受影響較為明顯的交叉口處的振測信號為研究對象,即以15,16和17號傳感器(分別對應x,y,z三方向)在不同工況下所測信號的遞歸圖與遞歸測度的變化為例,說明該方法對管道結構振動信號監(jiān)測的有效性。具體實驗工況如表3所示。
表3 管道原型試驗測試工況
為得到一組全面反映結構振動特性的綜合信號,并簡化對同一位置不同方向信號的監(jiān)測過程,對15,16,17測點三方向信息實施遞歸圖分析與遞歸量化分析之前,將其以方差貢獻率的方式進行數據融合。以15,16,17測點在工況E狀態(tài)下的融合效果為例,圖4為x,y,z三方向及數據融合后的功率譜密度曲線。
圖4 E工況下的振動信號功率譜密度曲線Fig.4 Power spectral density curve of vibration signal under E condition
相空間重構是繪制遞歸圖、計算量化指標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選取合理的m和τ成為相空間重構的關鍵一步。采用偽近臨法與互信息法分別選取相空間重構參數m和τ。恰當的維數m為相空間中偽近臨點的百分比趨于零(至少小于5%)時對應的維數,且該維數之后,偽近臨點百分比不再變動,最佳延遲時間τ為第1次達到最小值所對應的延遲時間,實測數據中m不小于2,τ不小于1。
經計算,景泰川二期七泵站壓力管道在以上(A~K)11種狀態(tài)下的相空間重構參數相差甚微,分別穩(wěn)定在m=4,τ=4狀態(tài),限于篇幅,給出數據融合后工況E狀態(tài)下參數選取圖,如圖5所示。
圖5 相空間重構參數的選取Fig.5 The Selection of parameters for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壓力管道的運行狀態(tài)總體分為開關機瞬間(B,D,F,H,J工況)與平穩(wěn)運行(A,C,E,G,I,K工況)兩大類狀態(tài),為檢驗遞歸圖方法在壓力管道不同振動狀態(tài)下對信號的評估效果,分別從開機瞬間與穩(wěn)定運行期間各選取一種工況繪制遞歸圖。其中,嵌入維數m=4,延遲時間τ=4,閾值取融合后原始信號標準差的15%,遞歸圖形態(tài)如圖6所示。
圖6 兩種工況下壓力管道振動信號遞歸圖Fig.6 Recursive plot of vibration signal of the pipe under two operating conditions
由圖6可知:D工況下的遞歸圖中遞歸點匯聚成條狀與塊狀,且分布較均勻,隨時間變化在主對角線方向呈現一定規(guī)律,幾乎不存在獨立遞歸點,平行于主對角線的線段多且長,屬于周期模式;E工況下的遞歸圖的線條分布不均勻,獨立遞歸點較多,平行于主對角線的線段模糊且較短,存在極為模糊的“十”字帶狀區(qū)域,屬于飄移與突變的混疊模式。由此可知,兩種工況下的振動信號均屬于非平穩(wěn)信號,相對于E工況,D工況振測信號的隨機性差,確定性較強,呈現一定的周期性,復雜度較小。
遞歸圖雖能直觀辨別管道劇烈振動與平穩(wěn)運行兩種狀態(tài),但在圖形識別上需要一定的經驗,為此,在管道振動信號實施遞歸圖識別的基礎上,從周期性、非線性角度對信號進行量化分析。分別作出開關機瞬間(B,D,F,H,J工況)與平穩(wěn)運行(A,C,E,G,I,K工況)兩類狀態(tài)的遞歸量化指標變化曲線,并將各指標浮動區(qū)間歸一化,對比得出不同運行狀態(tài)下的結構特征。
3.6.1 管道信號的周期性監(jiān)測
圖7為管道(A~K) 11種狀態(tài)下的周期性指標變化曲線,由圖可知:開關機瞬間,DET值位于0.97左右,L值位于0.72~0.98之間,管道信號的確定性較強,對角線平均長度較大;穩(wěn)定運行期間,兩值隨管道振幅的減小而減小,DET位于在0.82左右,L值位于0.72~0.98之間,管道信號的確定性較差,對角線平均長度較小。兩振動狀態(tài)下管道信號的確定性指標DET相差約為0.15,最大差值為0.24;對角線平均長度L最大相差0.78。
圖7 開關機瞬間與平穩(wěn)運行兩工況下的周期性指標對比圖Fig.7 Index comparison diagram of periodicity under two types of working conditions
分析可知,周期性指標DET值與L值在管道劇烈振動與穩(wěn)定運行兩類狀態(tài)下有明顯差距,兩者均能有效區(qū)分結構的振動狀態(tài),可作為管道振動狀態(tài)監(jiān)測中的參考指標。其原因是:泵機開關的短時間內,水體拍擊與泵機振動均明顯影響管道自身振動,促使管道振動呈現一定周期性,因此,信號的周期遞歸程度與平均預測時間增加,即DET值、L值增大;泵機穩(wěn)定運行期間,水體拍擊、泵機振動相對較弱,兩者對管道的影響減小,進而結構振動信號的隨機性升高,此時,信號的周期遞歸程度與平均預測時間降低,DET值、L值隨之減小。
3.6.2 管道信號的非線性監(jiān)測
管道結構在不同運行狀態(tài)下,振動信號的非線性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非線性指標遞歸率(RR)、遞歸熵(RE)也可作為監(jiān)測結構振動特性的參考指標。圖8中,開關機瞬間,RR值位于0.5左右,ENTR值穩(wěn)定在0.35,系統(tǒng)振動的相似性較高,復雜度較低;隨著泵機的穩(wěn)定運行,水流對管道的激勵減小,使系統(tǒng)振動的相似性降低,復雜度升高,RR值減小至0.05,RE值升高至0.88。兩工況下信號的遞歸率RR最大相差0.5,遞歸熵RE最大相差0.53。
圖8 開關機瞬間與平穩(wěn)運行兩類工況下的非線性指標對比圖Fig.8 Index comparison diagram of nonlinear indexes under two types of working conditions
分析可知:在管道不同運行狀態(tài)下,非線性指標RR值與ENTR值能以數值大小顯示結構的振動幅度,當RR值偏高、ENTR值偏低時,說明結構振動較為劇烈;相反,則代表管道穩(wěn)定運行。
根據前面遞歸圖與遞歸量化指標在不同振動狀態(tài)下的變化可知,排除人為及偶然因素后,若遞歸點隨時間變化在遞歸圖45°對角線方向呈現一定規(guī)律,且平行于該對角線的線段多且長,同時DET,L和RR三值均較大,而RE較小,說明此時管道結構的振幅偏大,其運行狀態(tài)極有可能不利于自身的安全穩(wěn)定。一段時間后,若遞歸圖及各指標仍保持上述狀態(tài),應盡快檢查管道安全,及時解決各種不利因素導致的異常振動。除檢測管道損傷外,還可利用遞歸圖與遞歸量化指標的敏感性,布置合理的管道轉角,避免個別工況下的低頻共振,監(jiān)測泵站機組穩(wěn)定性等。
1) 利用遞歸理論對管道的振動特性進行在線監(jiān)測,相較于諸多學者提出的局限性較強的監(jiān)測方法,更具有推廣性和實用性。相較于利用諸多價格昂貴的機械設備對結構進行不定期檢測的方法,經濟性與自動化程度更高。
2) 將方差貢獻率方法應用于壓力管道的數據融合,能精準提取結構x,y,z三方向振動信號的特征信息,較大程度上提高了狀態(tài)監(jiān)測效率,且過程簡單、快捷,在管道結構安全監(jiān)測中有良好的實用性。
3) 遞歸圖與遞歸量化分析皆能有效識別管道振動的劇烈程度,其中,遞歸圖以不同的圖形模式體現其振動程度,遞歸量化分析以各指標在0~1之間的不同幅值辨識管道振動狀態(tài)。圖形與指標分析相結合的監(jiān)測方式,提高了狀態(tài)識別的準確性,可推廣至管道損傷診斷與在線監(jiān)測領域。
4) 遞歸圖與遞歸量化指標雖能有效監(jiān)測管道運行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結構異常狀態(tài),但結構從“健康”到“不健康”發(fā)展過程中,圖形及量化指標的變化狀況并未涉及,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