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潔瓊,張 宇,滿都拉,孫子羽,陳忠軍
(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小米(Setaria italica)是由粟(北方稱其為谷子)脫殼而制成的糧食,廣泛分布于全世界,中國、印度、尼日利亞、尼泊爾、馬里等發(fā)展中國家種植較多[1]。小米的營養(yǎng)非常豐富,含有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質、脂肪、維生素、脂肪酸和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且各種營養(yǎng)成分比例適中,是很好的食品營養(yǎng)源[2-3]。
食醋是人們?nèi)粘I钪胁豢扇鄙俚闹匾{(diào)味品,不僅具有調(diào)味功能,還具有軟化血管、降血脂、延緩衰老、清除自由基、消除疲勞、減少肌肉疼痛等多種營養(yǎng)保健功能[4-7]。食醋組成以醋酸為主,乳酸、琥珀酸、蘋果酸、延胡索酸等多種有機酸為輔,還包含有由菌種發(fā)酵后形成的各種酯類,因而使得食醋成為具有酸、香、綿、甜特色的食品,并且根據(jù)所用菌種的不同,形成的食醋風格和口味各異[8]。
食醋生產(chǎn)主要有固態(tài)發(fā)酵和液態(tài)發(fā)酵兩種方式[9]。傳統(tǒng)的固態(tài)發(fā)酵過程中菌株結構比較復雜,包括不同的酵母、醋酸菌以及各種霉菌。固態(tài)發(fā)酵的原料為酒醪、糧食等,在原料基礎上加入一定量的輔料,輔料的加入極大程度上豐富了產(chǎn)物的種類。固態(tài)發(fā)酵周期較長,會經(jīng)歷幾個月甚至一年,因此固態(tài)發(fā)酵所含有的成分復雜,生產(chǎn)的醋色香味體俱佳,通常色澤紅亮,呈琥珀色或紅棕色;具有食醋固有醇香和酯香;酸味柔和、回甜醇厚;體態(tài)澄清[10-12]。本試驗以小米為原料,采用固態(tài)發(fā)酵法研制小米食醋,旨在提高小米的綜合利用價值,為相關企業(yè)開發(fā)小米醋提供理論依據(jù)。
小米(山西產(chǎn)):市售;米糠、麩皮、細糠:市售;萬家興高產(chǎn)生料酒曲:廣州市酒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琪釀酒曲: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活性醋酸菌:濟寧玉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釀醋醋酸菌:上海迪發(fā)釀造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春豐本釀醋酸菌:沂源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糖(分析純):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3,5-二硝基水楊酸(dinitrosalicylic acid,DNS):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氫氧化鈉(分析純):天津風船化學試劑科技有限公司;甲醛溶液:天津永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pHS-29A型酸度計:儀器廠;3-18KS型離心機:德國希格瑪實驗室離心機公司;DK-8D電熱恒溫水槽: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T6新世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0-100型精密酒精計:河北省華鷗縣儀器儀表廠;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3.1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操作要點:
(1)蒸米:蒸米目的是糊化小米中的淀粉,使之更容易轉化為糖類物質。要保證蒸至熟而不黏、內(nèi)無生心的狀態(tài)。蒸米所需水米比例為2∶3,蒸米大約10 min即可。
(2)拌料:待小米冷卻至30 ℃,加入原料20%的輔料及酒曲,安琪釀酒曲進行活化(10倍32~35 ℃的溫水,活化10 min),混合后攪拌均勻入缸,密封發(fā)酵。
(3)酒精發(fā)酵:酒精發(fā)酵采用低溫發(fā)酵,放入大缸,室溫25 ℃進行酒精發(fā)酵,在酒精含量達到8%vol的情況下停止酒精發(fā)酵。
(4)醋酸發(fā)酵:酒精發(fā)酵結束后,添加輔料使料醅水分含量達到50%左右后接種醋酸菌,在27 ℃左右室溫下進行醋酸發(fā)酵。醋酸發(fā)酵期間需每天翻醋醅兩次,以起到通氧與降溫散熱的作用,保證品溫不超過40 ℃,醋酸發(fā)酵正常進行。
(5)淋醋:以80 ℃的熱水按醋醅重1.2倍的質量將醋醅浸泡24 h,用淋醋裝置進行淋醋,為提高澄清度需反復多次進行淋醋,待獲得比較澄清的醋液淋醋停止。
(6)陳釀:將所得的醋液置于4 ℃的冰箱進行陳釀。
(7)殺菌:將所得醋液于95 ℃,保溫10 min以達到殺菌的目的,殺菌冷卻后即得成品新醋。
1.3.2 酒精發(fā)酵階段最佳工藝的確定
單因素試驗設計:添加1.5%復合酒曲進行糖化發(fā)酵,分別調(diào)整酒曲復配比(生料酒曲∶釀酒曲=1∶1、1∶2、2∶1、3∶1)、料醅的水分含量(66%、69%、72%、75%)、不同輔料(麩皮、細糠、米糠)、入缸初始溫度(25 ℃、27 ℃、29 ℃、31 ℃)進行酒精發(fā)酵,直到酒精含量達到8%vol左右,添加輔料至料醅含水量為50%,接種醋酸菌進行醋酸發(fā)酵,最終測定成品新醋總酸含量以及進行感官評定,確定小米醋酒精發(fā)酵階段各單因素對小米醋質量的影響。
依據(jù)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主要影響因素進行正交試驗,確定小米醋酒精發(fā)酵階段最佳工藝條件。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1。
表1 固態(tài)法小米醋酒精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alcoho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of millet vinegar by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1.3.3 醋酸發(fā)酵階段最佳工藝的確定
單因素試驗設計:在酒精發(fā)酵完成后的酒醅中添加輔料至料醅含水量為50%,接種醋酸菌進行醋酸發(fā)酵,最終測定成品新醋總酸含量并進行感官評定,研究初始酒精度(4%vol、6%vol、8%vol、10%vol)、不同醋酸菌(活性醋酸菌、釀醋醋酸菌、春豐本釀醋酸菌)、醋酸菌接種量(0.13%、0.15%、0.17%、0.19%)、入缸初始溫度(28 ℃、30 ℃、32 ℃、34 ℃)對小米醋總酸含量及感官評定的影響,確定小米醋醋酸發(fā)酵階段的主要影響因素。
依據(jù)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影響主要因素進行正交試驗設計,確定小米醋醋酸發(fā)酵階段最佳工藝條件。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2。
表2 固態(tài)法小米醋醋酸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 2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acetic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of millet vinegar by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1.3.4 測定方法
還原糖:3,5-二硝基水楊酸法[13];酒精度:按照GB/T 5009.225—2016《酒中乙醇濃度的測定》[14]中的酒精計法;總酸(以醋酸計):NaOH滴定法[15];氨基酸態(tài)氮:甲醛法[16];可溶性固形物:烘干法[17];不揮發(fā)性酸:酸度計法[17]。
感官質量評定:選取10名有相關經(jīng)驗的人員進行品評打分,將品評分數(shù)取平均值為該樣品最終的評分結果。小米醋感官評定標準見表3。
表3 小米醋感官評定標準Table 3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millet vinegar
續(xù)表
2.1.1 不同輔料對酒精發(fā)酵的影響
圖1 輔料種類對酒精發(fā)酵的影響Fig.1 Effect of adjunct types on alcohol fermentation
由圖1可知,采用麩皮、細糠和米糠3種不同的輔料進行發(fā)酵,麩皮制得食醋的總酸含量為5.1g/100 mL,細糠制得食醋的總酸為3.8 g/100 mL,米糠制得食醋的總酸含量最高,為7.1 g/100 mL,米糠為輔料釀出的小米醋感官評分最高,為86分。因此采用米糠作為輔料進行發(fā)酵。
2.1.2 料醅的不同水分含量對酒精發(fā)酵的影響
由圖2可知,當料醅水分含量<69%時,小米醪的水分含量越高,小米醪中的糖轉化成酒精含量也越多,以至于后期的醋酸發(fā)酵產(chǎn)生的醋酸也多。因此總酸含量逐漸上升。當水分含量>69%的時候,由于水分過多,導致發(fā)酵能力受限,小米醪中糖無法充分轉化成酒精,酒精度值下降,后期產(chǎn)酸能力也隨之下降。料醅水分含量為69%時,發(fā)酵所得的成品醋總酸為7.2 g/100 mL,且其感官評分最高,為85分。因此選擇料醅水分含量69%進行發(fā)酵。
2.1.3 不同酒曲接種比例對發(fā)酵的影響
圖3 酒曲接種比例對酒精發(fā)酵的影響Fig.3 Effect of Jiuqu inoculum ratio on alcohol fermentation
由圖3可知,兩種酒曲的復配比例(生料酒曲∶釀酒曲)為1∶1時,食醋感官評分最低;當復配比例為1∶2時,食醋總酸含量最低;當復配比例為2∶1時,其總酸含量為7.0 g/100 mL,感官評分為83分,均最高;當復配比例為3∶1時,其總酸含量和感官評分都低于2∶1的復配比例,這可能是因為生料酒曲的添加量過高,而釀酒曲的添加量過少,不利于酒精發(fā)酵的進行。因此選擇生料酒曲∶釀酒曲=2∶1進行發(fā)酵。
2.1.4 不同入缸初始溫度對發(fā)酵的影響
圖4 入缸初始溫度對酒精發(fā)酵的影響Fig.4 Effect of initial entry temperature of cylinder on alcohol fermentation
由圖4可知,入缸初始溫度25~29 ℃范圍內(nèi)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小米醋中的醋酸含量也越來越高,這是因為在此溫度范圍內(nèi),酵母生長釋放熱量后溫度不會太高,處于酵母的生長溫度范圍,酵母菌的活力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越來越強,小米酒中乙醇含量越來越高,導致小米醋中的醋酸含量也越來越高。但當入缸初始溫度高于29 ℃時,由于微生物生長迅速產(chǎn)熱,溫度迅速上升,溫度過高抑制甚至破壞了酵母的活性,小米醪中酒精含量減少,所以生成的醋酸也隨之減少,在入缸初始溫度為29 ℃時,小米醋的感官評分最高,83分。
2.1.5 酒精發(fā)酵正交試驗結果
依據(jù)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料醅水分含量、酒曲接種比例、入缸初始溫度進行L9(34)正交試驗,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固態(tài)法小米醋酒精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Table 3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alcoho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of millet vinegar by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由表3可知,水分含量的極差最大,其次是酒曲的接種比例,入缸初始溫度極差最小,說明水分含量是影響酒精發(fā)酵的主要因素,酒曲接種比例是影響酒精發(fā)酵的次要因素,而入缸初始溫度對其影響最小。依據(jù)正交試驗結果得出的最佳酒精發(fā)酵條件組合為A2B2C2,即料醅水分含量為69%,酒曲接種比例為2∶1,入缸初始溫度為29 ℃,在此條件下制得的食醋總酸含量為7.0 g/100 mL,感官評分為84.3分。
2.2.1 不同醋酸菌種類對發(fā)酵的影響
采用不同的醋酸菌株進行發(fā)酵釀造食醋,測定其總酸并進行感官評分,結果見圖5。
圖5 醋酸菌種類對醋酸發(fā)酵的影響Fig.5 Effect of acetic acid bacteria types on acetic fermentation
由圖5可知,釀醋醋酸菌的產(chǎn)酸量均高于其它兩種醋酸菌,為7.0 g/100 mL,說明釀醋醋酸菌活性強于活性醋酸菌和春風本釀醋酸菌,且釀醋醋酸菌的感官評分也都高于其它兩種醋酸菌的感官評分,為81分,所以選擇釀醋醋酸菌進行小米醋醋酸發(fā)酵。
2.2.2 不同初始酒精度對發(fā)酵的影響
圖6 初始酒精度對醋酸發(fā)酵的影響Fig.6 Effect of initial alcohol content on acetic fermentation
醋酸菌對酒精耐受能力有限,酒精濃度超過10%(V/V)會逐漸抑制醋酸菌的生長,鈍化其氧化酒精能力,而且在較高酒精含量條件下,乙醛脫氫酶沒有乙醇脫氫酶穩(wěn)定,會造成乙醛的積累,不利于醋酸發(fā)酵的進行,因此選擇初始酒精度4%vol~10%vol[18-20]進行醋酸發(fā)酵,結果見圖6。由圖6可知,初始酒精度為4%vol時,起始發(fā)酵速度快,但最終酸度低,影響產(chǎn)品質量。初始酒精度在5%vol~8%vol時,發(fā)酵比較平穩(wěn)且最終酒精度隨著初始酒精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初始酒精度8%vol時,總酸含量含量和感官評分均最高,分別為7.0 g/100 mL和83分。初始酒精度在9%vol~10%vol時,由于初始酒精度過高,抑制了醋酸菌的生長,導致了產(chǎn)酸量降低。
2.2.3 不同醋酸菌接種量對發(fā)酵的影響
圖7 醋酸菌接種量對醋酸發(fā)酵的影響Fig.7 Effect of acetic acid bacteria inoculum on acetic fermentation
由圖7可知,醋酸菌添加量低于0.15%時,隨著醋酸菌添加量的增加,小米酒中越來越多的酒精轉化成醋酸,小米酒逐漸轉化為小米醋,因此總酸含量隨著醋酸菌添加量越來越多。但是,小米酒中酒精含量有限,當醋酸菌接種量高于0.15%時,雖然其總酸含量稍高,但感官評分卻較低,口感稍差。所以,當醋酸菌接種量為0.15%時,總酸含量與感官評分均最高,為7.0 g/100 mL和86分。
2.2.4 不同入缸初始溫度對發(fā)酵的影響
圖8 入缸初始溫度對醋酸發(fā)酵的影響Fig.8 Effect of initial entry temperature of cylinder on acetic fermentation
由圖8可知,入缸初始溫度低于30 ℃時,小米醋中的總酸含量隨著入缸初始溫度的升高而越來越多。當初始溫度高于30 ℃時,由于初始溫度過高破壞了醋酸菌的活性,從而抑制甚至破壞乙醇轉化為乙酸,小米醋中總酸含量減少。所以,30 ℃為最優(yōu)的入缸初始溫度,此時的總酸含量為7.0 g/100 mL,感官評分為80分。
2.2.5 醋酸發(fā)酵正交試驗結果
依據(jù)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初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種量、入缸初始溫度進行L9(34)正交試驗,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固態(tài)法小米醋醋酸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Table 4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acetic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of millet vinegar by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由表4可知,初始酒精度是影響醋酸發(fā)酵的主要因素,醋酸菌的接種量是影響醋酸發(fā)酵的次要因素,而入缸初始發(fā)酵溫度對其影響最小。依據(jù)正交試驗結果得出的最佳醋酸發(fā)酵條件組合為A2B2C3,即初始酒精度為8%vol,醋酸菌接種量為0.15%,入缸初始溫度為31 ℃,在此條件下制得的食醋總酸含量7.1 g/100 mL,感官評分為87.6分。
由表5可知,小米醋的理化指標檢驗結果均符合GB/T 18187—2000《釀造食醋》的要求。
表5 小米醋理化指標的檢驗結果Table 5 Result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 of millet vinegar
通過對小米醋的固態(tài)釀造工藝路線進行探索,采用對酒精發(fā)酵和醋酸發(fā)酵兩階段單因素及正交試驗確定了最佳的原料配比及生產(chǎn)條件。即采用米糠作為輔料,在酒精發(fā)酵階段料醅水分含量為69%,酒曲接種比例為2∶1,入缸初始溫度為29 ℃,酒精度為8.0%vol時接種釀醋醋酸菌,接種量為0.15%,入缸初始溫度為31 ℃。在此最佳條件下釀造的小米醋理化指標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總酸含量為7.1 g/100 mL,小米香突出,酸味柔和,風味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