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東區(qū)第二幼兒園 孫麗靜
近年來,隨著家長教育理念的普遍提升,社會和家庭對學前教育的關注度也大幅度提高?!?—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明確指出:“學前教育離不開家庭、幼兒園及社區(qū)和社會資源的合作共同努力。”因此,家園共育被提到了常態(tài)化的層面,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并達成一定意義上的共識。幼兒園作為幼兒教育的首要執(zhí)行者,承擔著教育孩子、引領家庭教育方向的重要角色。
在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開放、平等、互動等優(yōu)勢特點,教育資源獲得優(yōu)化,教育結構和教育模式獲得完善,同時先進的網(wǎng)絡技術和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為家庭、幼兒園及社會攜手合作,共同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盎ヂ?lián)網(wǎng)+”時代的幼兒教育不是強制孩子使用各種網(wǎng)絡電子產(chǎn)品,而是最大限度地使兩者分離,其先決條件就是讓家長接受《指南》的科學教育理念。筆者參與了天津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指南>背景下幼兒園家園合作共育的實踐研究》的研究,并在此期間探索了依托“幼教365”平臺、微信、QQ、幼兒園公眾號等數(shù)字平臺促進家園共育質量提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雖然網(wǎng)絡上各種幼教信息、APP、公眾號越來越多,但是內(nèi)容良莠不齊,因此需要教師用專業(yè)的眼光篩選適宜的教育資源,然后再推薦給家長。為了避免因教師自身局限性而出現(xiàn)問題,我們每月召開教師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會。一方面,借助專家型教師的專業(yè)性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把關,遴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學習、分享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對教師專業(yè)成長進行有效推動和整合。
我們在幼兒一日生活游戲中加入蘊含著教育內(nèi)容和方法的有趣故事,選擇適宜的角度,匹配充滿童趣的文字,用照片進行呈現(xiàn),以幫助家長讀懂幼兒,從而理解幼兒、支持幼兒游戲,達成家園共育的一致性。
如一張關于種植的照片,畫面中是排成圓圈狀的孩子們?yōu)趿锪锏念^頂,如果僅僅輔以一句類似“孩子們正在種植”的平淡話語,對于家長來說,肯定是平淡乏味的,既看不到自己孩子,又覺得這件事情沒有吸引人的地方。我們可以進行簡單的調(diào)整,在每個孩子的頭頂上加上俏皮的疑問表情,給孩子的頭頂上畫上可愛的“嫩芽”,畫面立刻生動活潑了。再輔以這樣的話:“寶寶們充滿愛心地種下小種子,好奇心伴隨著小種子在寶寶們心里萌芽!它會長出什么樣的葉子?會開花嗎?真是好期待?。〖议L們要經(jīng)常問問寶寶們:小種子有什么變化,并鼓勵寶寶們堅持照顧和觀察小種子的成長喲!”如此,不僅能吸引了家長的注意力,而且引導家長了解種植帶給孩子的教育價值,從而全力配合幼兒園的教育。
為了解決“星期一綜合癥”和“假期后遺癥”帶來的困擾,一方面我們根據(jù)幼兒在園的良好作息表現(xiàn),評選出“每周生活小能手”并定期發(fā)布在班級群里,在展示榜樣風采、激發(fā)幼兒主動進步的同時,把正確的教育方法推送給家長。另一方面我們在假期前發(fā)布溫馨提示,鼓勵家長展示孩子們在假期里的良好生活行為及表現(xiàn),假期后由教師組織孩子們一起互看、互評彼此的良好表現(xiàn),用點贊和小貼紙的形式鼓勵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如為了幫助孩子養(yǎng)成飯前主動洗手的好習慣,我們在“每周生活小能手”評選中融入教導孩子們正確洗手步驟的內(nèi)容。孩子們都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小手和笑臉展示在照片中,紛紛主動認真學習洗手,回家后還請家長看照片,主動讓家長將自己洗手的照片做成洗手步驟圖。家長們看到孩子們的表現(xiàn),紛紛在班級群里留下評論:“我家瑤瑤一邊念著兒歌,一邊教我洗手?!薄安粣巯词值拇髮毦谷恢鲃右笙词?。”“東東在家里教爺爺奶奶洗手六步法。”……在幼兒園分享環(huán)節(jié)里,孩子們通過大屏幕看到爸爸媽媽曬出的照片開心極了?!澳莻€是我?!薄斑@個是我?!薄⒆觽儬幭瓤趾蟮亟榻B自己。實踐證明,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家長感受到孩子的快樂和成長,而且將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進行了有機結合。
《指南》強調(diào)應“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并明確指出,“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fā)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焙I哒n程模式提到:“撰寫學習故事就是記錄孩子學習方法和學習品質的最好、最適宜的方式。”學習故事描述孩子學習游戲的過程,解析孩子的思維和行為,展現(xiàn)孩子的學習品質,非常適合家長客觀了解孩子學習的特點,正視游戲的教育價值。不僅有利于家長改變只重知識技能的錯誤教育觀,而且有利于家長重視在家庭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品質。
如學習故事《撿毛毛蟲》,本書描述了孩子們認識毛毛蟲狀的楊樹花、收集“毛毛蟲”的游戲過程。在教學活動設計中,孩子們表現(xiàn)出令人欣喜的學習品質——好奇心、專注性、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觀察力等。孩子們和家長共讀故事時,不僅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欣賞,重溫了游戲的快樂,而且能大膽表達、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和快樂。與此同時,家長記錄孩子學習故事的過程,并在家長群里相互分享、欣賞和交流,也能夠使家長的教育意識得到有效提升。
教育現(xiàn)場故事是教師把自己教育活動的設計思路、教育過程和活動反思展現(xiàn)給家長,輔以教育現(xiàn)場照片,深入淺出地解讀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育意義。家長在閱讀中很容易理解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看似簡單游戲背后的用意,從而理解和認可教師的專業(yè)性,使家長在體驗中感悟到教育活動蘊藏著豐富的價值。
這四種將科學育兒理念具象化的教育故事,既滿足了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活動狀態(tài)了解的愿望,又潛移默化地將科學育兒的方法傳遞給了家長,增進了家長對幼兒園、對教師的信任和了解,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
針對個別幼兒問題,我們?nèi)绻軌蚯捎梦⑿艤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從小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的蘇蘇(化名),缺少爸爸媽媽的關愛,因生活不規(guī)律、飲食不健康導致身體呈亞健康狀態(tài),與同伴相處越發(fā)不自信。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通過微信與家長密切溝通,共同制訂了針對蘇蘇的教育措施,從蘇蘇的特長入手幫助蘇蘇制訂了健康的食譜、合理的運動計劃、有趣的親子游戲等。這些良好的措施使蘇蘇慢慢地改變,越來越自信,重新對生活充滿了熱情,每天臉上都帶著笑容。
教師有針對性地運用群聊的方式進行溝通,其效果非常明顯。通過微信群發(fā)布各種溫馨提示,給予家長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設計不同的教育主題,引導家長交流育兒經(jīng)驗,分享家庭教育的智慧,進一步調(diào)動家長參與家園合作共育的積極性。通過微信群聊的方式進行家園互動頻繁而有益,家長的教育意識和技能得到提升,家園共育的質量得到提升,從而使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高家園合作教育水平。
《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兒園和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暖、關愛、平等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發(fā)展自信和自尊?!痹谡n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利用數(shù)字平臺組織家園進行有益互動,家長的教育意識和教育技能得到提升,家園共育的質量有顯著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得到全面發(fā)展,有效地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