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勇,何靜,唐保艷,江琴,劉科鑫,梁健,何書武,陳達虎,孫巍,陳錫霖
云南省文山州人民醫(yī)院乳腺甲狀腺燒傷科,云南文山 663000
乳腺癌發(fā)病率逐年升高, 在我國是女性第二位最常見惡性腫瘤, 給廣大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極大影響。 手術仍然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在基層醫(yī)院,腋窩淋巴結清掃術一直是對于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但是治療方法在在腋窩淋巴結陰性的患者中60%~70%沒有腋窩淋巴結累及, 對這部分患者也常規(guī)進行ALND,這樣對于無腋窩淋巴結累及的患者是一種過度治療, 同時還給患者帶來皮膚感覺異常、臂叢神經損傷、淋巴水腫、患肢疼痛麻木等,患者在罹患該疾病之后,將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SLNB)是取代腋窩淋巴結清掃(ALND)非常重要的一個技術手段。 循證醫(yī)學Ⅰ級證據證實前哨淋巴結活檢技術(SLNB)是一項腋窩準確分期的活檢技術對于腋窩淋巴結陰性患者,可安全有效地替代ALND,從而顯著降低手術的并發(fā)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研究證實, 只要能保證前的成功率達到90%, 假陰性率低于10%,即可替代常規(guī)ALND。
乳腺癌SLNB 的示蹤劑包括染料和核素標記物,推薦聯合使用藍染料和核素示蹤劑。 核素示蹤劑具有放射性,其制備、管理在基層較難,基層醫(yī)院一般無法開展。 使用納米炭注射液作為淋巴示蹤劑, 較亞甲藍注射液能更好地被淋巴吸收,染色穩(wěn)定,褪色慢,使用方便,便于初學者很快掌握SLNB 技術,可以使SLNB 的成功率提高、假陰性率降低。適合基層醫(yī)院使用。為使該技術在基層醫(yī)院得到開展和推廣,進行了該系列研究,該次實驗研究的研究時間段為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該次實驗研究的研究對象為該院接收的48 例早期浸潤型乳腺癌患者,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科收治的48 例早期浸潤性乳腺癌患者。 該組共48 例患者,均為女性,21~68 歲,平均年齡45 歲所有患者均在術前行空心針穿刺活檢病理確診為乳腺癌, 排除患側腋窩做過手術或放療、接受過新輔助化療的病例。 以納米碳作為示蹤劑, 行前哨淋巴結活檢同時常規(guī)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所有患者均為同一治療小組完成手術。根據手術時間將這些患者分為兩組, 對這兩組進行對比分析。 患者資料見表1。
以納米碳作為示蹤劑, 術前15 min 注射于乳暈區(qū)或者腫瘤表面的皮下或者皮內。 在腋前線和腋后線間垂直于胸大肌做一前哨淋巴結活檢術的常規(guī)切口標記線 (不切開);清毒、鋪巾后,常規(guī)乳癌改良根治切口,分離皮瓣至標記的前哨淋巴結活檢切口處, 從患者的胸大肌外側邊緣進行胸大肌外側方向進行切開脂肪結締組織, 找到患者的和日安淋巴管,沿著黑染的淋巴管向腋窩解剖,找到患者的黑染或者黑染淋巴管指向的淋巴結, 將其切除進行處理。
對患者進行前哨淋巴結以及非前哨淋巴結進行常規(guī)病理切片,HE 染色、免疫組化等是否有癌組織。
成功率=(成功檢測出前哨淋巴結例數/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的總例數)×100.00%;假陰性率=(假陰性例數/腋窩淋巴結轉移例數)×100.00%;靈敏度=(前哨淋巴結陽性例數/腋窩淋巴結轉移例數)×100.00%。
該研究將所有患者的相關數據錄入SPSS 22.0 統計學軟件之中,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表示方式為(±s)。 計數資料通過χ2檢驗,表示方式為[n(%)]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將所有的檢查結果進行分析,A 組前哨淋巴結活檢的成功率為95.83%,假陰性率為0.00%,靈敏度為100.00%優(yōu)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檢出結果對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detection result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伴隨著我們國家乳腺癌篩查工作的不斷開展, 我們國家對于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正在逐年提高。 一般來說早期乳腺癌腋窩淋巴結陰性率在70%以上, 但是在近些年來的研究結論當中發(fā)現, 對腋窩淋巴結陰性的患者進行腋窩淋巴結清掃并不能夠較為全面的提解決該病情。除此之外, 這種治療方法還會對患者的日后生活質量以及患者的肢體功能和生活水平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乳腺癌腋窩淋巴結的轉移遵循著一定的規(guī)律, 為此有效的探討淋巴結轉移的相關規(guī)律, 并采取相應的手段對這一疾病進行治療和處理是極為必要的。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atiens
基層醫(yī)院作為我們國家醫(y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醫(yī)院的醫(yī)療水平以及醫(yī)療能力, 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安全。 但是由于基層醫(yī)院的病理條件限制,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空心針活檢技術不太現實。 基于這樣的情況考慮,有效的探討,在手術之前對患者的檢驗手段是極為必要的, 對早期乳腺癌患者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可以有效的增加醫(yī)生對患者的腋窩淋巴結狀態(tài)的認知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該文對48 例早期乳癌患者使用納米炭示蹤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同時常規(guī)進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
該次實驗的研究結果為:A 租的成功率為95.83%,B組的成功率為70.83%,A 組的靈敏度為100.00%,B 組的靈敏度為76.47%,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文與臨床醫(yī)學界的研究結論相似,相關學者的研究結果為:選取60 例早期乳癌患者,在術前15 min 分別于瘤體或活檢后殘腔的內、外、上、下4 點分別注射亞甲藍4 mL,然后行乳癌改良根治術、 乳腺區(qū)段切除術加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切除標本沿瘤體的外上方尋找最近的藍染淋巴結即前哨淋巴結。 結果為52 例找到前哨淋巴結, 成功率為86.67%, 前哨淋巴結預測腋窩淋巴結狀況的準確率為94.23%。
綜上所述,在規(guī)范化地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后,可基本掌握前哨淋巴結活檢術的手術技術; 經過手術實踐后,可以達到較為熟練的程度。 采用納米炭示蹤前哨淋巴結活檢方法簡單、易行,適合基層醫(yī)院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