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輝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醫(yī)院,云南楚雄 675000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償期極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狀, 目前對于這一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為胃鏡下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 這種治療方法雖然可以較大程度上的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 但是患者極容易產生惡心、嘔吐等并發(fā)癥狀,從而進一步的導致患者的食管以及胃蠕動速度加快,分泌物增加,加大了操作的難度。 為此,該文選擇100 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作為研究案例,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作為該研究的時間范圍, 探討了無痛胃鏡下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的應用療效和具體的治療效果, 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所收治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100 例,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組間分布為實驗組(n=50)與對照組(n=50)。 實驗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4:26,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的年齡分布在31~81 周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62.24±2.21)周歲。 其中患者的分布為:乙肝硬化患者10 例,丙肝硬化患者2 例,酒精肝硬化患者20 例,血吸蟲性肝硬化10 例,其他8 例。 對照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5:25,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的年齡分布在30~82 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14±2.22)周歲。 其中患者的分布為:乙肝硬化患者11 例,丙肝硬化患者3 例,酒精肝硬化患者17 例,血吸蟲性肝硬化10 例,其他9 例。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學歷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該次實驗研究已經得到了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認可。 所有患者均知曉了該次實驗研究的研究內容,并自愿加入到該次實驗研究當中。
所有患者在治療之前均為患者服用了鹽酸達克羅寧膠漿(國藥準字:H20041523)0.1 g。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清醒的狀態(tài)下進行治療。
1.2.2 實驗組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在心電監(jiān)護、氧飽和度的檢測下,鼻導管吸氧1~2 L/min,靜脈注射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42022076)10 μg、 異丙酚注射液 (國藥準字:H50020020)10~20 mg,常規(guī)插入胃鏡,重點檢查患者的曲張靜脈程度以及曲張靜脈部位, 先行胃底曲張靜脈組織膠注射,然后在通過患者的食道靜脈曲張進行治療,插入準備好的內徑穿刺針對準曲張的胃底靜脈進行治療。 治療方法為先注入碘化油 (國藥準字:H31021603)1 mL,然后快速注射組織膠(國藥準字:H20057035)0.5~1 mL,然后再注入碘化油1 mL。 在手術結束之后讓患者禁食并給予患者生長抑素常規(guī)劑量持續(xù)泵入24 h, 必要時給予對癥止痛以及營養(yǎng)支持治療,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兩周。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操作時間、患者的治療滿意度、食管以及胃蠕動情況、視野清晰度。 其中食管以及胃蠕動情況的滿意度判定為: 無明顯可見蠕動為滿意;有可見蠕動,不影響操作為較滿意;影響操作,有較強蠕動為一般; 有強烈蠕動或者惡心嘔吐等癥狀為不滿意。 視野滿意度的判定為:無分泌物為滿意;有較少的分泌物,分泌物不影響視野為比較滿意;分泌物較多且影響視野為一般;分泌物極多,嚴重影響視野為不滿意。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把全部的數據錄入到相關軟件當中。 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 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的治療時間比較[(±s),mi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time betwee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in two groups[(±s),min]
表1 兩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的治療時間比較[(±s),mi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time betwee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in two groups[(±s),min]
組別 套扎治療 組織膠注射 總治療時間實驗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3.59±1.07 4.19±1.24 2.591 0.0110 6.28±2.26 8.42±3.13 3.920 0.000 9.28±3.24 12.09±4.08 3.814 0.000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的治療滿意度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實驗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實驗組患者的食管以及胃蠕動情況、 視野清晰度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極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狀, 根據我們國家臨床醫(yī)學界的相關研究,可以得出結論:40%~70%的肝硬化患者會發(fā)生食管胃靜脈曲張, 而這些患者當中的30%會因為曲張靜脈破裂出血而死亡。 綜合以上因素分析,探討該疾病的治療方法以及治療手段是極為必要的。 胃鏡下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是目前對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這一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 但是在常規(guī)的普通胃鏡操作過程當中,由于胃鏡操作時間相對較長,患者的咽喉部位往往會出現一定的反應,患者的食管以及胃蠕動將會增強,增快,這就會導致患者的咽喉部位的分泌物增加,而這些分泌物的增加將會為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 與此同時,普通胃鏡操作的過程當中,患者將會產生一種嘔吐感,而劇烈嘔吐將會讓患者的曲張靜脈壓力進一步上升, 讓患者的內徑前端難于密切接觸曲張靜脈且與曲張靜脈的摩擦增大,從而會進一步增加手術過程當中患者的出血量[4~6]。 無痛胃鏡作為一種較為成熟的技術, 使用無痛胃鏡對患者治療可以有效的緩解常規(guī)胃鏡治療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 患者在無痛胃鏡治療的過程當中將會處于松弛狀態(tài),不容易產生惡心、嘔吐、食管以及胃蠕動等現象。 讓操作者的視野更加清晰, 在臨床治療上一方面增加了治療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保證了患者的安全性以及舒適性[7~10]。在該次研究當中,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為98%、術中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狀為4%、治療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 該次實驗研究與臨床醫(yī)學界的研究結論相似, 相關學者的研究結果為:平均隨訪6 月,顯效24 例(70.6%),有效9 例(23.5%),無 效2 例(5.9%);21 例(61.8%)患 者 術 后 出 現 胸 骨后或 劍 突 下 疼痛,8 例(23.5%)低 熱,6 例(17.7%)近 期 再 出 血,其中5 例(14.7%)分別于第一次治療后第3~12 周出現再出血,另1 例(2.9%)術后8 天并發(fā)大出血,最終因肝性腦病死亡,2 例(5.9%)發(fā)生腦梗塞。 由此說明,該次實驗研究具有研究意義。
表4 兩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食管以及胃蠕動情況、視野清晰度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esophagus and gastric motility and visual field clarit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in both groups
在該次研究調查當中,可以明確得出結論,無痛胃鏡下組織膠注射聯合套扎術用于食管到胃底靜脈曲張的治療效果明顯,可以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食管以及胃蠕動情況,提高患者的視野清晰度,值得再臨床治療當中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