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華
李軍躍,杭州市臨安區(qū)島石鎮(zhèn)新二村黨支部書記,杭州市第十二、十三屆人大代表,臨安區(qū)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人大代表。
當選代表20多年,李軍躍時刻關注民生,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以實際行動展示了一位基層人大代表的為民情懷。
日常履職心系民
五月的新二村,綠樹成蔭,草木蔥蘢,漫山遍野的山核桃樹下,套種著油菜和各式青草、灌木,即使到了秋冬季節(jié),山上也依舊看得見綠。而在往年,每到秋冬季,只要山核桃樹掉光了葉,山上便看不到一絲綠意,外地來的客人都把這些只見核桃樹、毫無綠意和生氣的大山稱作“瘌痢頭”。
“瘌痢頭”的評價,深深刺痛了李軍躍的心。多年來,在大力發(fā)展山核桃種植的風潮下,茶葉、樟樹、水果樹等喬木灌木紛紛被砍倒,全都種上了“搖錢樹”??扇缃瘢r(nóng)民錢袋鼓了,大山卻病了,水土流失、土壤酸化、植被單一,極易導致山體滑坡。
此外,由于核桃樹多生長在懸崖峭壁,人工敲打的采收方式極易造成人員傷亡,最多時一年有16人死亡,這也讓山核桃成了“帶血的果子”。
怎么辦?李軍躍找資料,問專家,勤調研,常發(fā)聲。
“山核桃是兩昌地區(qū)農(nóng)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想讓這棵‘搖錢樹屹立不倒,就必須走生態(tài)化經(jīng)營之路!”“政府部門要對參與山核桃采收的人員進行強制性保險,指導農(nóng)戶和民工簽訂勞務合同,并推廣使用安全帶等采收工具?!薄耙ㄟ^生態(tài)林基地模式,利用林地資源優(yōu)勢,實行套種、套養(yǎng),促進生態(tài)循環(huán)。”……
每年人代會上,李軍躍提交的諸多建議中,必定有關于山核桃的,力促政策性農(nóng)業(yè)保險、張網(wǎng)采收、自然落果、林下套種、退果還林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推廣,使山核桃安全采收和生態(tài)化經(jīng)營的路子越走越寬。
而每一項新舉措的推廣示范名單中,都有新二村,每一項利好政策推廣的背后,都凝聚著人大代表李軍躍的汗水和心血。
危難時刻顯本色
2019年8月10日,超強臺風“利奇馬”正面來襲,臨安山區(qū)狂風肆虐,短時內暴雨如注,沖斷了新二村的路,電源、通信設施盡毀。
面對風雨飄搖的新二村,李軍躍連夜組織了一支15人的應急小隊,兵分5路沿溪查看村里情況。面對及腰深的水,他們一手拿著手電、一手拄著木棍,挨家挨戶查看情況。直至第二天早上5點,他們跑遍了20多個村民小組的200多家農(nóng)戶,確定沒人傷亡才返回村委會。
洪水逐漸退去,他又帶領村民動手修復家園,全力開展災后重建,把污水和淤泥從冰箱、窗臺、床底清理出去,把門口的垃圾、雜物、車輛清理安置好。同時,他還提出了《關于8·10“利奇馬”災后重建的建議》,推動政府加快受災區(qū)域的道路修復,爭取第一時間讓群眾恢復正常工作生活。
2020年春節(jié),新型冠狀病毒突然來襲,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全面打響。一直為災后重建忙碌到年底都沒停歇的李軍躍,又毫不猶豫地沖到了防疫最前線,帶頭落實防控措施,上門宣傳防疫知識。
“只要能讓群眾少一份擔心、多一份安心,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就是李軍躍,往往在群眾最需要他的時候,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