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呈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云攝影展,既是時代的影像記憶,更是對人與自然之間、國家之間、民族種族之間關系的思考……
3月22日,意大利那不勒斯。一名男子從抗擊疫情的海報前走過。海報上寫著:團結一致,無所畏懼。 卡洛·赫爾曼/攝影
4月12日,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著名的基督像被燈光照亮。當日,里約熱內(nèi)盧舉行大型彌撒,向巴西抗疫的醫(yī)護人員致敬。布達·門德斯/攝影
2020年,人類正在經(jīng)歷“二戰(zhàn)”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奪走了超過50萬人的寶貴生命,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1000萬例。病毒沒有國界,疫病不分種族。戰(zhàn)勝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疫情之下,世界各地的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下疫情中的失序生活和非常時刻。
2020年6月29日,“疫·鏡——國際抗疫影像紀實”云攝影展在中國北京啟動。此次云展覽適應新媒體新技術發(fā)展,向全球觀眾提供多語種、多終端觀展體驗,是全球首次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的同類大型展覽。
展覽精選來自中國、韓國、埃及、法國、意大利、俄羅斯、西班牙、巴西、墨西哥、秘魯、美國等27個受疫情影響嚴重國家的媒體機構和攝影師的200余幅攝影作品,分為“突如其來 全球暴發(fā)”“生命至上 人間大愛”“風雨同舟 守望相助”“社會停擺 經(jīng)濟下挫”“提振復蘇 勇敢前行”五個展覽單元,參與圖片展的中外攝影師超過100位。
通過這些影像,我們可以看到疫情面前人世間普通個體的喜怒哀樂和溫情際遇,看到人類社會面對災難時的守望相助,更能深刻感觸人類是休戚與共的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
展覽用中、英、韓、阿、法、意、俄、西8種文字,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載體,分為移動端、電腦端和社交媒體端三種呈現(xiàn)形式。其中,移動端采用3D建模技術提供虛擬觀展體驗,分為中、英文版;電腦端采用圖集模式,提供有視覺沖擊力的大圖觀展體驗。
展覽由中國外文局,韓國首爾市政府、亞洲新聞集團,埃及《七日報》、意大利特萊卡尼文化集團、中意青年會、俄羅斯《俄羅斯報》、墨西哥頭版俱樂部、《每日報》,秘魯安第斯通訊社等機構聯(lián)合主辦,由人民畫報社、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今日中國》雜志社、北京博聲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等承辦,由中國文聯(lián)攝影藝術中心提供藝術指導。
展覽是中國外文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系列國際云交流活動之一,展期將持續(xù)6個月。
(信息來源:中國網(wǎng)、《人民畫報》)
4月7日,韓國釜山。考生們在戶外保持一定距離參加海洋警察署的義務警察選拔考試。
6月12日,意大利威尼斯。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游客恢復乘坐敞篷貢多拉在運河上游覽。 安德里亞·帕塔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