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慧霞,王彩萍
(中國人民解放軍96604部隊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并且其病因較為復雜,臨床上分型不一,并且在當前的臨床上治療方法尚無統(tǒng)一。本研究主要探討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應用在本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臨床療效。
選取自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觀察組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齡在32歲~58歲,平均年齡(45.1±1.32)歲。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在31歲~59歲,平均年齡(44.2±1.27)歲。比較兩組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影像學、實驗室以及內(nèi)鏡檢查確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治療依從性高。
1.2.2 排除標準
上消化道器質(zhì)病變;
重度肝功能不全、嚴重心肺腎疾病及妊娠;
哺乳期婦女及對上述藥物過敏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生產(chǎn)廠家: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15;規(guī)格:5 mg*24片)治療,餐前口服,每日3次。
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使用埃索美拉唑(生產(chǎn)廠家: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379;規(guī)格:20 mg*7片)治療,早餐前1小時口服,每日1次。兩組均治療2周。
癥狀分級評分:0級,患者在經(jīng)過治療之后,無發(fā)生明顯的癥狀;I級:在經(jīng)過治療之后,患者偶爾出現(xiàn)癥狀,但無明顯不適;Ⅱ級,在治療后,出現(xiàn)癥狀但不頻繁并且伴隨著不適感;Ⅲ級,癥狀頻繁,有明顯不適;Ⅳ級,癥狀比較嚴重,需要使用藥物控制。藥物不良反應則表現(xiàn)為惡心、頭痛、腹脹、腹瀉、便秘等。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來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s表示,使用方差分析,組間率比較則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兩組患者進行治療之前,各項指標均不具備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在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明顯要比對照組好,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經(jīng)過治療之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比較(±s)
組別 n 胃部燒灼感 餐后飽脹 上腹痛 噯氣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x2 P 40 40 2.7±0.3 2.8±0.2 0.418>0.05 0.7±0.1 0.5±0.1 8.944<0.05 1.7±0.3 2.8±0.3 7.562<0.05 3.3±0.6 3.2±0.8 0.359>0.05 1.5±0.1 2.9±0.2 10.217<0.05 3.1±0.8 3.2±0.7 0.279>0.05 1.1±0.3 0.8±0.3 5.243<0.05 3.6±0.6 3.4±0.6 0.278>0.05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當前對于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認為可能是由于胃腸動力障礙、激素紊亂、幽門螺桿菌感染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具有直接的關系[1]。
莫沙必利屬于促胃腸動力藥,為強效選擇性5-HT 4受體激動藥,口服莫沙必利可以有效地促進患者的正常胃排空,并且還可以明顯的改善各種胃排空遲緩等問題[2]。但是,眾多相關的資料顯示,單純給予促胃腸動力藥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并沒有去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而埃索美拉唑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種常規(guī)性藥物,在改善患者的胃部燒灼感以及腹痛等方面具有著良好的效果[3]。埃索美拉唑應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機制,是特異性地作用于患者的胃黏膜壁細胞上,從而降低H+-K+-ATP酶活性 ,從而對于基礎胃酸、胃酸分泌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4]。
本次研究對于本院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行分組,并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然后對于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比較,結(jié)果顯示,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不具備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在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和治療效果明顯要比對照組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應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并且用藥不良反應少,具有確切的療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